鄭君
現代職場中,女職工的人數逐漸增多,她們所面臨的各種職業傷害不容忽視。目前,政府、科研機構正在積極探索對女工職業安全健康有益的模式和方法。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在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一些存在職業危害的工作場所,也毫無疑問對女職工產生或輕或重的職業傷害。
流動女工傷害重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所婦女勞動衛生與生殖健康研究室主任俞文蘭研究員介紹,近幾年該所在工礦企業開展的調研情況顯示,中小企業的職業危害問題突出、流動女工面臨的職業危害問題嚴重,特別是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方面的。
隨著經濟的發展,大批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城務工,在這些外出務工人員中,流動女工的數量超過40%,人數接近1億人。俞文蘭介紹說,雖然流動女工就業的人數不斷上升,但是工作條件較差,待遇較低,生理及心理健康都比較脆弱。無論與流動男工相比,還是與城市固定女工相比,流動女工的就業機會都相對較少,就業層次也較低,穩定性差。
“像我們在電子行業、制藥行業、制鞋行業、寶石加工行業開展的調研發現,70%以上的女工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其中30%左右的女工,在工作場所中接觸兩種以上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俞文蘭說,這些女職工大多為流動女工,很多十五六歲就開始外出打工,平均年齡只有20多歲,70%以上的流動女工處于17~47歲的生育旺盛期,但是她們所面臨的月經紊亂、痛經等生殖系統疾病或婦科疾病都比較嚴重。
流動女工除了職業健康、生殖健康令人擔憂外,心理健康問題也逐漸凸顯。俞文蘭介紹說,在調研中,這些行業由于勞動強度大,重復性勞動多,工作內容枯燥,很容易使流動女工產生焦慮、敵對、恐懼等負面情緒,再加上流動女工難以融入城市生活,缺乏家庭及社會支持,超時間、超負荷的工作壓力更加難以排遣。
“而女工的職業健康與安全,不僅關系到其自身的權益,還關系到未來我國的人口素質及勞動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俞文蘭認為,需要進一步加強流動女工的職業健康保護。
多方協力
共同推進女工職業健康
分析威脅流動女工職業健康的原因,俞文蘭將其歸納為兩點。一方面是大批中小企業不重視或沒有能力改善勞動條件,提供相應的職業衛生服務;另一方面流動女工缺乏自我保護意識,不懂得職業安全健康的知識,更不會從法律層面去維護自己的權益。
“比如某些制藥企業,看著環境挺干凈整潔的,但是各類危害因素,像高強度噪聲、強光、電磁輻射等對人體的潛在危害非常大。”俞文蘭說,但是,某些女工并不了解這些職業危害因素的嚴重性,也不知道企業應該提供哪些職業安全健康措施。日積月累,健康損害就慢慢形成了。
目前,我國在保護女工職業健康方面,已初步形成了法律體系,如《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規定》等,還有一些地方法律法規也對保護女職工健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接下來是需要加強對企業及女工的宣傳落實。”
俞文蘭介紹說,近幾年,我國政府和研究機構在努力推動我國女工的職業健康及勞動保護工作。衛生計生委婦幼司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婦幼中心,從婦幼保健的角度關注女工健康;全國婦聯的婦女研究所及中華女子學院,從婦女維權的角度關注女工的健康權益與平等待遇;全國總工會的女工部,從工會角度關注女工的權益與勞動保護。
2013年,全國總工會成立了女工工作專家委員會,將相關部門的力量組織到一起,共同推動女職工的勞動保護及其他相關工作。據了解,2014年,該委員會將組織開展箱包、制鞋等行業貫徹落實《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的情況督導調研,開展職業女性心理壓力與職業緊張等情況的調研,并進一步推動《女職工禁忌勞動范圍》的修訂。
我國目前由于國情原因,對于女職工的禁忌勞動范圍進行明確的法律規定。而據俞文蘭介紹,發達國家的通常做法,沒有明確規定女職工禁忌勞動的法律法規,而只針對女職工懷孕、哺乳等特殊時期,限制其從事危險性工作。保障男女職工的平等就業,重點在于強調女職工自身的自我健康保護。
這從國際勞工組織公布的一系列公約可以得到證實。1935年的《婦女在各類礦山井下作業公約》中,明確規定“任何婦女,不論其年齡如何,一概不得受雇從事礦山井下作業”;1952年《保護生育公約》也強調為保護生育健康限制女工從事危險工作;2000年修訂后的《保護生育公約》,逐漸弱化女工禁忌勞動范圍的概念,只是強調對孕期和哺乳期女工的保護,如“禁止或限制孕婦、哺乳期婦女從事對婦女和兒童健康有公認或重大危險的工作”。而普通女職工,法律支持其具有與男工競爭相同工作的機會,對于暴露于危險中的工作,有“被告知的權利”,當發現工作環境不安全或不健康時,“可以拒絕從事”,并要求雇主改善危險情況或更換工作。
俞文蘭認為,國外對女工勞動保護相關法律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源于工藝、技術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工作的危險性。針對我國的現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衛生所開展了女工職業危害預防控制策略研究,了解女工總體的健康水平、常見病與多發病、職業病與職業相關疾病的發病率,發現影響女職工健康的因素與工藝流程,為政府決策、企業改善工藝流程(如采用危害小的物質或環節的替代)、女工采取合理有效的個體防護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另外,我們正在探討女職工生殖健康風險評估模式。”俞文蘭希望能夠建立一種風險評估與風險管理的模式,或者開展職業危害干預。在職業危害發生之前,對女工所在的崗位及其個人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識別、分析、控制、管理,以達到“預防為主”的目的。
在開展的調研中,俞文蘭認為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鑒。他們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可以概括為5個方面:嚴格遵守職業安全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規;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預防職業傷害和疾病;評估新的行為和產品的職業安全健康影響;減少使用和排放有毒或有危害性的材料;確保職業安全健康體系是完整的、可操作性的策略。
通用電氣(中國)有限公司還專門成立了兩個關注女工健康與發展的組織,職業女性協會和工會聯合會的女工委員會。以關注女職工健康為重點,組織系列活動,如:職場準媽媽孕期講座、新媽媽育兒講座等活動,并組織開展女工心理健康促進活動。
編輯 鄭 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