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穎
一次次大火,“燒”出了相似的問題:房屋結構不耐火、電路老化、居民生活用火存在安全隱患、消防意識差……
2014年1月25日晚,貴州省黔東南州報京侗寨發生大火,突如其來的大火將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報京侗寨瞬間吞噬,共燒毀房屋148棟975間,受災296戶1100余人,直接經濟損失980余萬元。
此次發生的大火并不是孤例,就在報京侗寨大火發生前十幾天,2014年1月11日凌晨1時27分,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位于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的獨克宗古城發生大火?;馂脑斐傻膶嶋H受損建筑面積為5萬9980余平方米。共造成獨克宗古城倉房、金龍、北門3個社區受災,總受災戶數335戶。火災燒毀房屋100多棟,除造成房屋、商鋪、基礎設施等受災外,還造成古城內部分文物、唐卡及其他佛教文化藝術品燒毀,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城幾乎毀于一旦,經濟損失逾1億元。此外,2013年5月7日凌晨2時左右,云南省瀘沽湖景區小落水村發生一起火災,造成兩家客棧被燒毀,財產損失300多萬元。2013年3月11日晚8時30分許,云南省麗江古城光義街現文巷突發火災,火災燒毀民房107間,涉及13戶,其中客棧4家,6個院落,過火面積2243.46m2。
相繼發生的大火,觸痛了所有人的神經。一次次大火,“燒”出了相似的問題:房屋結構不耐火、電路老化、居民生活用火存在安全隱患、消防意識差……尤其值得深思的是,一點火種,為何會造成“火燒連營”的慘痛后果。
肆虐的大火
報京侗寨古稱“京檔洞”,位于貴州鎮遠縣城東南部37km,是報京鄉的中心寨,周圍有松柏、極有、白巖、龍奔等十幾個侗族村寨。報京侗寨居住著近400戶、2000名侗族同胞,是中國最大的北侗大寨。
突如其來的大火將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報京侗寨瞬間吞噬,人們在痛惜哀嘆的同時,也不禁思考,事故原因是什么,為何火災會造成如此慘重的損失?
根據中國青年報的報道,報京侗寨里的村民們大都喜歡把寨子分為上、中、下寨,靠近山坡的東邊常被稱作上寨,西邊山腳為下寨,上下寨之間是中寨。凌晨,村民發現中寨的一間房子突然起火,火借著風勢很快大了起來。村民們向起火點聚集滅火,村民劉木恩趕緊往上寨的大水井邊跑,那是全寨消防設施集中存放的地方。
劉木恩記得,當時情急之下自己使勁把房子里的手抬機動消防泵拉到水井邊,一頭接上管子伸進水里,一頭接上管子對著寨子。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消防泵會順利發動,水會從地下抽上來,加壓噴射向著火的房子。
遺憾的是,發動并不順利,“大約弄了10來分鐘?!眲⒛径髡f。泵終于發動了,可水無論如何也抽不上來。在救火的黃金時間,一點水也抽不上來。急紅了眼的村民放棄了對消防泵的努力,拉著一條水帶就往山上跑——離起火點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大水窖,水窖的出水口應該可以接消防水帶。
當村民跑到大水窖附近時,突然聽到“接水帶的龍頭壞了,出不了水?!贝蠹覂蓷l腿一下子就軟了,眼看著大火已經連成了一片,兩個救命的消防設備一個也沒用上。
而就在不久前,云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的獨克宗古城發生大火時,也遭遇了同樣的困境。在獨克宗古城火災后,迪慶州有關方面稱,火災造成嚴重損失的重要原因是古城內部道路非常狹窄,大型消防車輛無法進入受災核心區。在獨克宗古城火災中,由于天寒地凍,取水點較遠,造成消防設施水壓不足,給撲救帶來極大困難。中西部地區古城及古寨居民生活用水普遍來源是井水、山泉和溪水,天然水源附近往往沒有停車位置,消防車無法取水,不能及時撲滅火源。根據云南省公安消防總隊防火監督部提供的消息,滅火救援指揮部昆明支隊負責利用手抬機動泵和消防車接力供水,從1.5 km外的龍潭河天然水源取水,保障火場供水,才最終將大火撲滅。
消防隱患威脅古城
根據新華網記者的調查,列出了中西部地區古城、古村寨的四大安全隱患。
房屋結構不耐火,是多數古城古寨共同存在的第一大安全隱患。以洪江古商城和鳳凰古城為例,幾乎所有古老房屋都是木質結構,且經過多年風干,居民們習慣在木材表面刷桐油保持干燥,一旦起火,火勢極易蔓延。
據湖南懷化市消防支隊副支隊長文全介紹,僅懷化市30棟建筑以上的農村古寨就有974個。多數古城古寨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群眾大多集聚生活,房屋結構耐火等級低、房屋密集導致防火間距小,一旦發生火災,極易形成火燒連營、傷亡慘重的局面。
電路老化是第二大消防安全隱患。據文全介紹,古城古寨村民亂拉亂接電線的情況非常嚴重,而且普遍存在電線老化現象,保險絲大多用銅線和鐵絲代替,起不到保險作用。同時,電路改造舉步維艱。
居民生活用火也存在安全隱患。由于絕大多數古城、古村寨生活習慣相對落后,居民都在室內以柴生火做飯、取暖,在廚房和臥室等地,大量干柴、干草隨意堆放,一旦遇到火源將迅速燃燒。
消防意識差也是火災多發的隱患。消防工作人員介紹,中西部及農村地區青壯年大量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婦女和小孩留守,“這部分人一方面滅火和自救能力薄弱,另一方面缺乏消防安全意識,極易造成火災并發生人員傷亡。”
加強事故防范
古寨、古城,不僅僅是當地居民居住、游客游覽的地方,更承載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一旦發生火災,無形資產的損失遠大于實際資產的損失。所以,想要避免類似情況的再次發生,預防是關鍵。
根據公安部消防局的消息,公安部消防局號召全國開展“清剿火患”戰役。云南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大火后,云南省政府召開會議,部署開展古城鎮消防安全專項治理,要求所有古城鎮地區開展一次排查整治,并成立消防工作辦公室,明確領導專門負責;加強消防水源建設,組織專職、志愿消防隊,配備消防器材裝備。西藏自治區逐一排查重要文物寺廟、古城區火災隱患,實行領導干部包干制和責任追究制。山西省平遙縣對平遙古城的消防供水進行地毯式摸底排查,并對14條重點街巷的主干電力線路和5700戶居民的電線線路進行排查整治。國家文物局也下發緊急通知,在全國開展文物火災隱患排查整治行動。各部門、各行業系統與公安、消防部門并肩作戰,打出了“清剿火患”戰役的組合拳,形成了排查整治火災隱患的強大合力和聲勢。
大火已經被撲滅,但留在人們心頭的震驚和遺憾還遠未消散。但愿這些火災能給所有的古寨、古城保護者以警醒,增強憂患與責任意識,加強安全隱患排查,讓類似的事故不再發生。
編輯 韓 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