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4228-2012《木材加工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范》的頒布實施,對木材加工和人造板制造業的相關設計者、制造者、使用者起到了指導作用。本刊特約請該標準的主要起草人——吉林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張春慧對該項標準進行了解讀。
2012年12月10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公告(2012年第29號)中,批準了18項安全生產行業標準,其中AQ4228-2012《木材加工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范》被列為第14項,該行業標準自2013年3月1日起開始施行。
立項背景
我國是一個木制品加工生產大國,木制品加工企業約有十幾萬家,遍布全國各地,主要生產木地板、人造板、膠合板、纖維板以及木家具等。這些企業的木材加工設備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木粉塵,當木粉塵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且其濃度處于爆炸極限范圍之內時,遇火源就會引起爆炸。
我國每年由于木材粉塵爆炸引起的各類事故有數十起,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數目很大。僅2010年上半年,有報道的7起木材加工廠火災爆炸事故中,就有6起為木材粉塵爆炸事故。
國外也有許多類似的事故發生,據美國在1966-1988年間對357起粉塵爆炸事故的統計,木材生產及加工設備的粉塵爆炸事故占32%,是其中粉塵爆炸事故頻率最高的設備。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很多此類事故報道。針對這種情況,美國早在1930年就已經制訂了相應的木材粉塵的防爆標準,迄今已出版及修訂了8版。
但我國在《木材加工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范》提出之前,尚無木材粉塵爆炸防護和管理方面的標準。而我國的木材加工行業多為中小企業,僅北方四大人造板生產基地的邳州、宿遷、臨沂和菏澤,就有1萬多家人造板加工企業,這些企業更急需有這方面的管理標準。
因此,為了使我國木材加工及人造板生產企業在整個設計、施工、運行及維護全過程中,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木材粉塵爆炸的發生,確保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及減少企業的財產損失,國內首次制定了AQ4228-2012《木材加工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范》。
主要內容
AQ4228-2012《木材加工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范》共分正文10章。
第一章為范圍。規定了標準的適用范圍為工業生產中木材及木制品、人造板、木粉的加工處理系統中產生的木質及其他纖維質材料的粉塵的防爆安全要求。該標準只適用于在生產過程中產生木粉塵的單位或車間,而不適用于以木粉塵為原材料的生產過程。
第二章為規范性引用文件,給出了標準引用的相關標準。
第三章為術語和定義。對標準中的一些術語給出了解釋和定義。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本章中給出的“木材”定義,將本標準中的“木材”做了延伸,即“來自樹木的纖維質材料及其他纖維質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麥秸、亞麻、甘蔗渣、椰子殼、玉米秸桿、麻、稻殼、紙張和其他作為添加物來代替木材或填加于木材中的纖維。”“木粉塵”則對應著上述纖維質材料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木粉塵。
第四章為木粉塵爆炸性環境危險區域劃分。本章中除根據可燃性木粉塵出現的頻率和持續時間,將爆炸性木粉塵爆炸危險環境劃分為20區、21區、22區外,還特別強調了“存在木粉塵的粉塵層、沉淀和堆積的場所也應被視為可能形成爆炸性危險環境”。
第五章為一般要求。對一些通用的要求給出了相應的規定。
第六章為生產設備、設施。在本章中,根據生產設備、設施的不同用途、功能及特點,分成7個部分,分別給出了詳細的安全防爆要求。本章中的數據均經過多次實驗論證得出,或出自相關的標準文獻。有充分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第七章為儲存設施。對木粉塵儲存過程及儲倉的防爆給出了具體的規定。
第八章為防爆設施的檢查及維護。為了進一步增加標準的可操作性,本章不僅對檢查和維護做出了具體的要求,還列出了具體應檢查、維護的防爆設施。
第九章為清理。對木材加工系統中產生粉塵的沉積和粉塵清掃方法和清掃工具給出了具體的規定。
第十章為管理及培訓。針對存在木材加工系統的企業的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訓做了具體的規定。
主要技術指標及說明
《木材加工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范》主要技術指標均參照美國國家防火協會標準《木材加工和木工設備的火災和粉塵爆炸預防標準(2007版)》中有關粉塵防爆的條款。
木質粉塵直接接觸的設備和裝置,其表面最高允許溫度260℃。這一最高允許溫度稍低于報告的纖維材料開始高溫分解放熱的溫度;易爆燃木質粉塵的平均粒徑小于等于420?m。粉塵爆燃試驗顯示,假設所有木材廢料都在一個封閉除塵器里可能產生爆燃,在木材廢料平均粒度小于420?m且10%混合物含有粒度小于80?m粉塵的混合物時,這樣的木材廢料一般都有粉塵爆燃危險。平均粒度大于420?m,只能產生微弱的爆燃。
干燥器內部、干燥器上面的天花板區域及屋頂排風扇開口周圍等處,應定期清掃,保持粉塵沉積厚度小于3.2mm;一個相對較小的初始粉塵爆炸,會對聚集在建筑物或設備表面上聚集的粉塵產生擾動,并使之懸浮在空中,形成粉塵云。粉塵云為二次爆炸提供燃料,一般是產生損失的主要部分。經計算,在一個通高(最高)3m的建筑物中,建筑物的地面上覆蓋的粉塵層為3.2mm,足以產生最佳濃度的粉塵云,這是理想化的情況。但是,在實驗中,如果僅有3.2mm厚的粉塵層,而其中的50%懸浮空中,這些物質就足以產生最佳濃度的粉塵云,并為二次爆炸提供燃料。因此,空間中充滿可燃濃度粉塵的建筑物應該考慮其容積比。可以樓(地)面覆蓋的百分比確定危險。例如,一個3m×3m的房間地面上粉塵層厚3.2mm,顯然有危險,應進行清掃。
《木材加工系統粉塵防爆安全規范》在結合本國國情的基礎上,與GB15577-2008《粉塵防爆安全規范》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細化。
在建筑結構防爆及防火設計方面,與GB50016-200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相一致。
在設備布置上,參照GB 15606-2008《木工(材)車間安全生產通則》。
編輯 韓 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