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安全生產監管范圍還需相應的配套措施。”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要加強安全生產監管,新通過的《安全生產法(修正案)》也再次強調擴大監管范圍。易安網友感慨:隨著近兩年擴權強縣的逐步落實,安監部門監管職責越來越大,范圍越來越廣。作為直接面對監管一線的縣級安監局,職責增加了,人員、權力卻不加,又缺乏專業人員,后續難免會有失職。強化安全生產監管,需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不然只能流于空談和美好愿望,基層監管人員被追責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造成人心渙散。
“要想干好安監工作,就得把持住自己的‘手和嘴,抵住誘惑。”
——身處安監一線的易安網友總結安監系統最容易滋生腐敗的5個環節:一是事故調查處理時,失去原則,當罰不罰或輕罰;二是安全設施“三同時”評審備案及驗收時,條件隨意放寬;三是日常安全執法檢查時,對待隱患避重就輕;四是安全評價時,指定專門機構,讓企業無從選擇;五是安全生產許可方面易犯錯。權力是把雙刃劍,用不好會傷到自己。
“安全管理上最大的教訓就是不接受教訓,不接受教訓必將迎來更大的教訓!”
——易安網友發布博客文章稱,眾多的安全事故中,同類型的事故被復制,同樣的事故原因被粘貼,甚至同一個人,前后犯同樣的錯誤。這些都說明,安全管理上最大的教訓就是不接受教訓。接受教訓,重中之重是加強環節管理的同時加強事故教訓的宣傳,事故不能捂著蓋著,廣而告之才能及時堵塞漏洞和隱患。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還需細化評審職責和操作細則。”
——易安網友爆料稱,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過程中出現兩點問題:一是評審機構與咨詢機構的職責未分清,有的地方,評審機構、咨詢機構同時參加,相互交換評審,導致出現“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其二,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打分不夠合理,三級達標只要60分就通過,沒有否決項,于是企業找易得分的隱患進行整改,導致出現“單位已達標,重大隱患卻還在”的現象。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其主流是好的,但在實際操作中,責任的劃分及具體操作還需完善。
“安全員,自稱‘糾結的人。”
——某易安網網友是一建筑工地安全員,發帖自嘲:安全員就是在一個企業里,一直找茬而不參加生產活動的人。“紅袖箍”是顯著的身份標識,與人發生爭吵是家常便飯,盯著“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是主要業務。一年到頭提心吊膽,操心費力,但與績效獎金絕緣,因而也被冠名“糾結的人”。
“應該明確基層安監人員盡職免責事項,使他們敢干、能干,而不是不愿意干、被迫干。”
——易安網友發帖稱:安全生產涉及方方面面,安全檢查要求全覆蓋,可是基層安監人員人少、事多、難以專業化,有些隱患根本就難以排查,一旦發生大事故,安監人員又難逃其咎。為了保護基層安監人員,讓他們更好更有效地從事安全生產工作,應該細化崗位職責,明確盡職免責事項,公平追責。
編輯 張艷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