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立++++吳志嶺
2013年10月29日,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神華集團等相關單位在神華寧煤集團大峰煤礦紅梁井,舉行了煤礦瓦斯爆炸事故綜合應急演練。本次演練與以往相比有何特別之處?暴露的問題又有哪些?我們從中能得到怎樣的啟示?
2013年,吉林八寶煤礦、四川杉木樹煤礦相繼發生救援人員在事故搶險和排除礦井隱患中犧牲的事故,暴露出煤礦企業和礦山救護隊對預案演練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應急演練工作不扎實的突出問題。
為推動煤礦企業應急預案演練活動深入開展,2013年10月29日,本著“面向基層、貼近實戰、注重實效”的原則,由國家安全生產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神華集團牽頭,寧夏煤礦安監局、寧夏自治區安全監管局、石嘴山市人民政府、神華集團安監局、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神華寧煤集團”)等單位參與,在神華寧煤集團大峰煤礦紅梁井舉行了煤礦瓦斯爆炸事故綜合應急演練。
現場再現
演練模擬了大峰煤礦紅梁井某工作面采空區頂板大面積垮落,采空區高濃度瓦斯涌出;又因電氣失爆產生明火,引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工作面頂板冒落,井下通風系統部分受到破壞,風流部分短路,9人被困的情景。按照既定的工作方案,在應急演練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各有關部門和應急救援隊開展了井下緊急撤人、現場警戒和交通管制、井下偵查與人員搜救、醫療救護和傷員緊急轉移等科目的演練。和以往的應急演練相比,本次演練還有一些特別之處。
突出實戰性
此次演練嚴格按照各參演單位應急預案,在確保礦區其他礦井生產秩序正常、礦區主要交通干道暢通的前提下,科學設計演練事故情景、真實搭建瓦斯爆炸事故場景,確保了煤礦瓦斯事故處置過程的真實再現。演練歷時3個半小時,從事故預警與報告、指揮與協調、事故監測與評估、交通管制、疏散安置、現場處置、醫療救護和社會溝通等多方位進行演練,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基本做到了井下真撤人、真停電、指揮部真行動,礦山救護隊真拉動、真救援,最大限度地真實檢驗了煤礦企業調度人員應急響應能力、井下職工自救互救能力、指揮部應急決策和指揮能力,以及地方政府應急保障能力。
應用新型裝備
此次演練,使用了工業視頻系統和移動攝像系統,做到了井口演練現場、演練指揮部、神華寧煤集團應急救援指揮部互聯互通。演練動用了KTE-5救援可視化系統、KJ-139人員定位系統、KJ90NB安全監測系統、KT31無線通信系統、DH-2000數字程控調度系統、工業視頻系統、移動攝像系統及衛星通信指揮車、應急偵檢照明車、應急電源車、多功能救援裝備保障車等大型裝備,既為應急救援決策和行動提供了有力保障,又檢驗了新型裝備的使用技能。特別是神華寧煤集團礦山救護總隊使用的KTE-5救援可視化系統,實現了向現場演練指揮部、神華寧煤集團救援指揮部同步實時傳輸井下救援情況,為指揮部科學決策打下了良好基礎。礦山救護隊在井下救援中,使用了鋁合金輕型支架、液壓剪切鉗、手動泵,蛇形探測儀、雷達搜尋儀、心肺復蘇儀等先進救援設備,及時處理冒頂區域,打通救援通道,搜尋傷亡人員,縮短了現場救援時間,提高了救援效率。
注重演練評估
此次演練還制定了評估工作方案和評估表,對演練的準備和組織實施進行全面評估。演練結束后,立即召開了參演單位自評會和評估專家會,重點討論研究了演練的經驗做法、存在的問題等內容,對演練存在的應急預案要素缺失、應急演練文件不規范、應急通信保障不到位、醫療救護響應不及時、應急指揮部權限不明晰、應急指揮部技術組分工不明確等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整改意見,并形成了評估報告,為進一步提高演練質量,完善企業應急準備,提升應急響應和應急指揮水平指明了方向。
注重宣傳
此次演練將宣傳教育作為重中之重。演練前,及時將演練信息向礦區職工及周邊居民進行宣傳;演練中專門設置了員工家屬圍攻井口情景,淋漓盡致地表現遇難員工家屬難以控制的情緒,達到了用礦難警示群眾、教育職工的效果。演練還邀請了神華集團神東煤炭集團、神新能源公司、烏海能源公司、大雁集團和寧夏部分煤礦企業負責人觀摩學習;演練及預演期間,神華寧煤集團組宣部和新聞中心對演練整個過程進行了視頻錄制,并制作成安全教育片,下發至相關企業學習,擴大了演練的宣傳效果。
問題凸顯
此次演練是面向基層開展實戰演練的一次有益嘗試。從演練評估中發現的問題來看,在應急管理和應急演練工作還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指揮部演練偏少
多數煤礦企業演練側重于事故預警和響應、井下避災、事故救援行動等方面的演練,忽視了應急搶險指揮部決策與指揮、救援方案研究與制定、信息發布與媒體應對等方面的演練。
演練文件編制不規范
多數演練注重演練實施方案、演練腳本的編制,忽視了宣傳方案和保障方案的編制,甚至忽視了演練安全保障和意外情況中止等程序編制工作。
演練評估手段不足
由于《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演練評估規范》等演練評估方面的標準制度尚未出臺,演練評估工作在基層不夠深入,演練評估的標準和方法不能滿足演練的實際需要。
亟需實戰演練研究
近年來,隨著安全生產形勢的好轉,部分企業連續多年零傷亡,企業負責人、員工和應急救援隊伍對應急救援工作相對陌生。作為提升企業應急救援能力的重要手段,實戰演練目前開展的不多,形式大于內容,亟需研究解決。
所獲啟示
為規范演練組織實施,強化演練評估,提高應急演練質量,推動應急演練面向基層、貼近實戰,結合此次演練組織中發現的問題,下一步需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轉變演練方式
生產經營單位要探索研究新型實戰演練方式方法,開展“指揮部演練”“雙盲演練”等示范性應急演練,探索研究新型實戰演練方式方法,解決演練“重演輕練”的問題,提高演練的質量和效果。
加強應急演練規劃
各級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要開展貼近實戰、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應急演練活動,推動應急演練工作立足企業、面向基層、注重實效;企業要定期開展高危行業、重大危險源、汛期安全生產、新裝置新員工等方面的演練活動,全方位、多層次提升應急演練的數量和質量。
規范應急演練準備實施工作
企業開展應急演練,要緊扣應急預案、緊扣應急管理工作薄弱環節,合理設計演練事故情景,明確演練的具體目標和重點內容,規范應急演練的文件編制、強化應急演練的總結評估。
加強應急演練制度建設
企業要逐步建立應急演練工作制度,制定應急演練年度計劃,進一步明確各行業(領域)應急演練頻次、形式和內容,規范各類安全生產應急演練的組織程序,完善應急演練經費保障。強化應急演練評估和可持續改進,進一步加強應急演練管理工作。
實習編輯 趙 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