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宏 唐日升
長沙市精神病醫(yī)院,湖南長沙 410000
血鋰濃度監(jiān)測在躁狂癥治療中的價值探討
彭建宏 唐日升
長沙市精神病醫(yī)院,湖南長沙 410000
目的探討患者日服碳酸鋰量與血鋰濃度的關系以及血鋰濃度與躁狂癥療效的關系,為該醫(yī)院的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方法 通過對該院近2012年7月—2014年6月2年來精神心理科住院的82例躁狂癥患者口服碳酸鋰治療過程中的血鋰濃度進行回顧性統(tǒng)計分析,分析患者日服碳酸鋰與血鋰濃度的關系,同時使用躁狂量表(BRMS)以及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作為評定工具,探討血鋰濃度與躁狂癥療效的關系。結(jié)果 不同的日服碳酸鋰量,血鋰濃度亦不同,隨著日服量加大,患者血鋰濃度也在逐步增高。口服碳酸鋰治療躁狂癥的患者,在治療期的第5~7天末,血鋰濃度將達到穩(wěn)態(tài),患者的臨床癥狀在第3~5周末得到有效控制,患者治療前后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jié)論 日服血鋰量不斷加大時患者的平均血鋰濃度也隨著增高,它們關系的呈正相關,同時發(fā)現(xiàn)患者躁狂癥的治療效果與血鋰濃度與有一定的相關性,進一步分析其中的規(guī)律 ,給臨床醫(yī)生治療躁狂癥提供更好的實驗室依據(jù)。
日服碳酸鋰量;血鋰濃度;躁狂癥
碳酸鋰是治療躁狂癥的重要藥物,目前在精神專科醫(yī)院應用十分廣泛。血鋰的有效濃度范圍很窄,為了達到日服鋰劑的最佳治療效果,防止鋰中毒,該研究選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8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了日服碳酸鋰與血鋰濃度的研究以及血鋰濃度與躁狂癥療效關系的探討。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7月—2014年6月該院精神心理科收治的82例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23例,年齡范圍17~55歲,平均(34±3)歲,根據(jù)臨床評估,符合躁狂癥的臨床診斷,治療前BRMS量表得分均大于15分。
1.2 給藥情況
患者按醫(yī)囑的劑量服藥:日服碳酸鋰片(批號:20100412,規(guī)格0.25 g/片,維持劑量2~4片/d)的起始劑量為250~500 mg/d,分次口服,1~2次/d。到第3天,患者的碳酸鋰劑量至少應為0.60 g/d。第3~5天后,碳酸鋰的日劑量可根據(jù)臨床狀況在0.50~1.8 g內(nèi)調(diào)整,一般不超過2.0 g/d,一日劑量應分為2~3次服下。
1.4 標本采集
采血時患者體內(nèi)血鋰濃度應達穩(wěn)態(tài)[1],一般在服藥第一天后或更改劑量至少7 d以后的清晨服藥前取血,取血時間在次日晨即末次服藥后12 h。
1.5 檢測方法
用凱特電解質(zhì)分析儀及配套鋰鹽試劑盒,對經(jīng)離心所得的血清標本進行測定。質(zhì)控品為凱特分析儀廠家配套質(zhì)控品,每日測定質(zhì)控,進行嚴格的質(zhì)量控制。
1.4 療效評價
采用 躁狂量表(BRMS)和簡明精神病量表(BPRS)作為評定工具。在入院時和治療的每周末分別評定1次,以開始到治療的第五周末BRMS總分減分率≥50%,為判定治療有效。
1.5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表1 82例患者日服碳酸鋰量與血藥濃度范圍分布(mmol/L)
當患者的日服碳酸鋰量少于0.50 g/d時,血鋰濃度集中在0.60 mmol/L以下 ,服藥量在0.75~1.25 g/d時,血鋰濃度主要在 0.60~1.00 mmol/L之間,而當日服藥量加大到≥1.50 g/d時,出現(xiàn)了6例血例濃度大于1.20 mmol/L,可見日服血鋰量不斷加大時患者的平均血鋰濃度也隨著增高,它們呈正相關,見表1。
表2 血理濃度與躁狂癥狀評定量表得分結(jié)果比較()

表2 血理濃度與躁狂癥狀評定量表得分結(jié)果比較()
服藥時間 血鋰濃度mmol/L BRMS BPRS治療前第1天第2天第3天治療第1周末治療第2周末治療第3周末治療第4周末治療第5周末0 0.11±0.04 0.14±0.03 0.21±0.04 0.66±0.08 0.91±0.24 0.93±0.25 0.94±0.27 0.95±0.28 45±4 45±3 45±2 43±1 41±7 33±6 11±5 10±4 9±4 25±6 25±5 23±4 22±3 22±3 19±5 6±3 5±3 5±2
患者第1周末與第1~3天之間的血鋰濃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075,P=0.04),但兩種量表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8.101,P=0.05);第2~5周末之間的血鋰濃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2.375,P=0.06),而兩種量表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310,P=0.03)。患者的BRMS和BPRS得分第3~5周末均較治療初以及第1、2周時有明顯降低 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873,P=0.01)。因此認為,當血鋰濃度低于0.60 mmol/L時,患者治療效果不明顯,甚至是無效的,兩種評分量表得分均沒有降低,而當血鋰濃度達到(0.91±0.24)mmol/L并且給予維持治療劑量一段時間,治療有效,兩種評分量表的得分均有所降低,血鋰濃度與躁狂癥的治療療效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
碳酸鋰用于治療躁狂癥,對躁狂和抑郁交替發(fā)作的雙向情感障礙有很好的治療和預防復發(fā)的作用,對反復發(fā)作的的抑郁癥也有預防作用,也用于治療分裂-情感性精神病[2]。鋰口服15~45 min后,在腸道可迅速吸收達峰值濃度,繼之雙向性下降,鋰不經(jīng)肝代謝全部經(jīng)腎代謝,腎血漿消除率約為20%,腎小球濾過的鋰有80%左右被腎小管重吸收,血清半衰期為8~20 h[3]。
自鋰鹽用于躁狂病人獲得成功以來,經(jīng)過大量的實踐和研究,鋰鹽已被公認為是治療和預防躁狂癥重要藥物[4],鋰的治療指數(shù)低治療劑和中毒劑量非常接近,故引起鋰中毒的報道屢見不鮮。 口服碳酸鋰在臨床上可引起許多不良反應,主要由體內(nèi)鋰濃度過高引起,可對患者的智力、神經(jīng)和腎臟等產(chǎn)生永久性損害[5],而這些損害在早期癥狀并不明顯,易被臨床醫(yī)生所忽視。當患者血鋰濃度超過2.0 mmol/L時可出現(xiàn)意識障礙、共濟失調(diào)、癲癇大發(fā)作、發(fā)熱、肌張力增高等癥狀,嚴重者可致昏迷,并伴有心、腎功能衰竭而死亡[6]。
該研究認為,雖然隨著日服碳酸鋰量加大,患者的平均血鋰濃度在增加,兩者體現(xiàn)出正相關關系,但同時可看出患者的個體化差異顯著,這種差異不僅體現(xiàn)在給予患者同樣的常規(guī)劑量,患者的血鋰濃度在各個濃度范圍區(qū)間均有分布,還體現(xiàn)在當有患者的血鋰濃度高于1.2 mmo l/L時可能未出現(xiàn)中毒癥狀,而有的患者血鋰濃度低于1.2 mmo l/L時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中毒反應。因此單純以血鋰濃度來評估患者是否中毒并不完全可靠,還需臨床醫(yī)生密切關注患者的臨床癥狀,特別是口服碳酸鋰劑量大的患者,表1中部分病例出現(xiàn)中毒癥狀但血鋰濃度仍在正常范圍,同時有4例血鋰濃度超過1.20 mmoL/L,其中只有2例出現(xiàn)早期中毒癥狀,而另外2例未發(fā)現(xiàn)不適,這種個體化差異與患者的年齡、性別、病史,特別是患者的腎功能等的相關性尚待研究。
血鋰的急性治療濃度為0.6~1.2 mmol/L,維持治療的血鋰濃度為0.4~0.8mmol/L[2],1.4mmol/L視為有效濃度上限,超過此值極易出現(xiàn)鋰中毒[7]。定期血鋰濃度監(jiān)測與臨床合理用藥十分必要,該院臨床對于治療躁狂癥患者的血鋰濃度大部分維持在0.5~1.0mmol/L,此濃度既能控制臨床癥狀,收到良好的療效,且無毒性反應,用藥基本合理。近2年來,該院只有2例躁狂癥患者出現(xiàn)了血鋰中毒癥狀,因服藥期間進行了定期的血鋰濃度檢測,因此在早期便得以發(fā)現(xiàn),并得到了有效及時的治療。
血鋰濃度在0.60 mmol/L以下時評分量表得分下降不明顯,患者的臨床癥狀無顯著改善,療效不明顯,而血鋰濃度達到(0.91±0.24)mmol/L時,療效明顯,與文獻[8]報道的維持治療濃度為0.6~1.1 mmol/L基本吻合。
該研究為回顧性資料,缺乏身高資料,無法計算體質(zhì)量指數(shù),樣本量不夠大,混雜因素難以控制,研究結(jié)果僅供參考。
[1]張麗霞.臨床化學檢驗血液標本的采集和處理[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0,23(4):251-252.
[2]喻東山.鋰鹽引致不良反應的機制[J].四川精神衛(wèi)生,2004,17(2):126-127.
[3]康格非.臨床生物化學和生物化學檢驗 [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190-225.
[4]沈漁屯.精神病學[M].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272.
[5]王平.453例精神疾病患者血鋰濃度監(jiān)測[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9 (4):476-477.
[6]劉鐵橋,李凌江.住院精神疾病患者藥物治療臨床分析[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2003,13(4):220.
[7]王玲飛,徐春梅,江波.碳酸鋰不良反應回顧性分析[J].藥品評價,2011,3(2):116-118.
[8]姚尚武.鋰鹽治療雙相障礙Ⅰ型躁狂或混合發(fā)作患者的血清鋰濃度與療效關系研究[J].中國醫(yī)學檢驗雜志,2012,8(5):313-315.
R749
A
1674-0742(2014)12(a)-0103-02
2014-10-14)
彭建宏(1972.3-),女,湖南長沙寧鄉(xiāng)人,本科,主管檢驗師,主要從事生化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