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烜
太原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山西太源 030009
醒腦靜輔助卡馬西平治療腦卒中后繼發性癲癇臨床療效探究
陳烜
太原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山西太源 030009
目的 分析醒腦靜輔助卡馬西平治療腦卒中后繼發性癲癇的臨床療效。方法 收集100例腦卒中后繼發性癲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使用卡馬西平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使用卡馬西平治療的基礎上給予醒腦靜注射治療。在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6%,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72%。觀察組癇樣放電(6.36±1.52)t/180s明顯低于對照組癇樣放電(10.98±2.39)t/180s,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0%明顯低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30%,觀察組累積導聯數(2.75±0.49)明顯低于對照組累積導聯數(6.29±1.98),觀察組治療滿意評分(8.26±1.79)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滿意評分(5.16±1.97)。結論在對腦卒中后繼發性癲癇患者治療的過程中,醒腦輔助卡馬西平的治療方式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應用。
醒腦靜;卡馬西平;腦卒中;繼發性癲癇;臨床療效;觀察
腦卒中又被稱為腦中風,是一種突然發病的腦血液循環類的疾病。腦卒中的發病原因主要是腦血管疾病喊著因為各種因素引起的腦內動脈狹窄、破裂或是閉塞,并造成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1]。腦卒中患者在發病后極有可能出現繼發性癲癇的癥狀,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甚至有可能威脅患者生命,因此找到一種治療腦卒中后繼發性癲癇患者的方法十分重要。傳統治療腦卒中繼發性癲癇的方法為卡馬西平治療,這種方法的效果往往不佳。該院在使用卡馬西平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醒腦靜輔助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間收治的腦卒中后繼發性癲癇患者100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年齡為49~78歲,平均年齡為(64.23±1.69)歲。所有患者經過檢查均確診為腦卒中后繼發性癲癇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52~78歲,平均年齡為(63.98±1.72)歲,早發性癲癇患者18例,遲發型癲癇患者32例,單純性部分發作患者14例,全身性發作患者13例,復雜部分性發作患者 9例,不能分類癲癇發作患者14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你那靈位49~75歲,平均年齡為(64.03±1.69)歲,早發性癲癇患者20例,遲發型癲癇患者30例,單純性部分發作患者15例,全身性發作患者12例,復雜部分性發作患者9例,不能分類癲癇發作患者 14例。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需要使用腦卒中常規治療方法進行治療,諸如使用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抗凝血、擴張血管以及腦保護等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使用卡馬西平進行治療。本次研究所使用的卡馬西平的國藥準字H51021838,劑量為0.1g,口服用藥,患者需早、中、晚三次分別服用,如果患者無法口服,可使用鼻飼等方法給藥。如果患者年齡低于 14歲,需適當減少計量,一般為5 mg/(kg·d)。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使用醒腦靜輔助治療。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醒腦靜的國藥準字為Z32020563,劑量為20 mL,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需要加入到250 mL的5%~10%的葡萄糖溶液或氯化鈉溶液中進行靜滴,1次/d。兩組患者均為7 d為一個療程,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均需要治療4個療程。在進行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治療有效率、癇樣放電、不良反應發生率、累積導聯數以及患者的治療滿意度評分。
1.3 療效標準
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療效標準需要按照 《腦卒中臨床診斷標準》來制定,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患者無任何不適產生。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但是好轉情況并不明顯,并且有些許不適發生。無效:患者經過治療后沒有任何好轉或是癥狀加重,患者不適情況沒有任何好轉。在患者經過治療后需要讓患者填寫治療滿意度評分,滿分為10分。
1.4 統計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17.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兩組患者在經過4個療程的治療后均有所好轉,但是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效果、治療有效率、癇樣放電、不良反應發生率、累積導聯數以及治療滿意度評分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如表1、2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評分情況對比()

表2 兩組患者治療評分情況對比()
組別 癇樣放電(t/180s) 累積導聯數 治療滿意度評分觀察組(n=50)對照組(n=50)t P 6.36±1.52 10.98±2.39 11.6337 0.0000 2.75±0.49 6.29±1.98 12.272 0.0000 8.26±1.79 5.16±1.97 8.2352 0.0000
腦卒中是目前一種常見疾病,主要是由于向大腦輸血的血管出現疾病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疾病,又被稱為“中風”[2]。而腦卒中在發作后很有可能會發生繼發性癲癇的情況,腦卒中繼發性癲癇患者在發作時往往強直后陣攣性痙攣,并伴有尖叫、尿失禁、舌咬傷、口吐白沫以及瞳孔散大等情況[3]。如果無法對腦卒中繼發性癲癇患者進行有效治療,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身體健康造成極為嚴重的危害,嚴重時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4]。在對腦卒中后繼發性癲癇患者治療的過程中,常規方法是使用卡馬西平進行治療,但是在以往的治療過程中我們發現卡馬西平的治療效果并不好,因此我們猜想可以使用中醫治療,即在卡馬西平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醒腦靜輔助治療。
在本次研究中,將100例確診為腦卒中后繼發性癲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發病種類上都沒有明顯差異(P>0.05),因此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需使用常規治療方法進行治療,主要有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抗凝血、擴張血管以及腦保護等方法。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使用卡馬西平進行治療。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卡馬西平國藥準字為H51021838,劑量為0.1g。患者每日服用3次,早、中、晚各一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發病情況較為嚴重,無法口服用藥,可以使用鼻飼等方法給藥。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醒腦靜輔助治療。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醒腦靜,國藥準字為Z32020563,劑量為20 mL。在使用方法上,需要加入到250 mL的葡萄糖溶液或是氯化鈉溶液中,并且為患者進行滴注,1次/d。兩組患者的療程均為4個療程以7 d為1個療程。
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后,我們發現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方面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同時觀察組患者的癇樣放電、累積導聯數以及治療滿意度評分方面也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這說明在使用卡馬西平對腦卒中后繼發性癲癇患者治療的過程中,使用醒腦靜輔助治療,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通過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卡馬西平能夠降低細胞的興奮性、抑制丘腦前負荷內的電活動。并且可以降低中樞神經的突觸傳遞,起到抗驚厥抗神經痛以及抗膽堿、抗抑郁抑制肌肉神經接頭傳遞的作用[5]。通過這樣的作用,可以減輕癲癇發作的癥狀。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表明,卡馬西平的治療效果只能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對腦卒中后繼發性癲癇的治療效果無法達到相關的要求[6]。而醒腦靜注射液的成分為麝香、梔子、冰片以及郁金,這些藥物具有涼血解毒、清熱瀉火、開竅醒腦的作用。其中麝香可以鎮痛消腫的作用,梔子具有降壓、鎮靜、消腫、止血等作用,梔子具有行氣化瘀、利膽退黃、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等作用,冰片具有清熱散毒、開竅醒腦等作用[7]。患者在使用卡馬西平進行治療的基礎上使用醒腦靜輔助治療,在減輕臨床癥狀的基礎上也可以針對患者的病灶進行治療,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徹底解除患者的病癥[8]。因此在臨床對腦卒中后繼發性癲癇患者治療的過程中,使用醒腦靜輔助卡馬西平進行治療的方法值得推廣。
[1]鐘楚鋒,黎麗嫻,周環,等.醒腦靜聯合腦蛋白水解物對腦卒中患者血管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3,34(17):2713-2714.
[2]王芳.醒腦靜輔助卡馬西平治療腦卒中后繼發性癲癇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8):46-48.
[3]陳潔,趙虹.醒腦靜注射液治療非癡呆型血管性認知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11):1738-1739,1744.
[4]方衛芬.醒腦靜配合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急性腦卒中昏迷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2,8(12):80-81.
[5]溫連萍.醒腦靜和依達拉奉治療100例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1,9(32):112-113.
[6]梅小龍,張春陽,石瑞成,等.奧拉西坦聯合醒腦靜注射液治療混合性腦卒中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3,(4中旬刊):401-402.
[7]馬愛霞,李洪超,馬駿捷,等.醒腦靜注射液和依達拉奉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藥物評價,201330(3):173-177.
[8]叢永.醒腦靜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及其對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13,40(21):64-65.
R74
A
1674-0742(2014)12(a)-0123-02
2014-09-21)
陳烜,(1978.7-),女,學士,主治醫師,主要擅長腦血管疾病的急性期治療,從事缺血性卒中預后評估及臨床治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