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河
句容市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江蘇句容 212400
右美托咪定用于顱腦損傷患者療效評價分析
高永河
句容市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江蘇句容 212400
目的 探討在顱腦損傷患者臨床中應用右美托咪定的臨床效果。方法 收集該院于2011年10月—2014年06月收治86例顱腦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分為觀察組(右美托咪定鎮靜治療)與對照組(咪達唑侖鎮靜治療),各43例。結果 觀察組達到目標鎮靜的時間、停藥后至喚醒需要的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用藥10 min、30 min、60 min的Ramsay鎮靜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顱腦損傷患者治療中應用右美托咪定,鎮靜、鎮痛效果快而有效,喚醒時間短,能更好地維持循環穩定,有利于保證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廣。
顱腦損傷;右美托咪定;咪達唑侖
顱腦損傷是一種嚴重性的創傷,患者易引發繼發性腦缺血、缺氧,導致腦損害加重,如不及時行手術治療,就可能引起嚴重不良效果,甚至死亡[1]。顱腦損傷患者于ICU停留期間,必須要給予鎮靜治療,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顱腦損傷患者鎮靜、鎮痛治療中,多采用咪達唑侖、右美托咪定等鎮靜藥物進行治療[2]。為了進一步分析右美托咪定在顱腦損傷患者治療中的鎮靜、鎮痛效果,該研究對該院2011年10月—2014年6月收治的86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該院收治86例顱腦損傷患者的臨床資料,所有患者經CT確診,傷后到治療時間均不超過12 h。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3例。其中,觀察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23~68歲,平均為(45.8±3.8)歲;交通事故傷36例,高處跌落傷5例,打擊傷2例。對照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21~65歲,平均為(44.1±3.6)歲;交通事故傷40例,高處跌落傷2例,打擊傷1例。排除伴有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急性肝炎、急性心肌梗死及腎功能不全者。所有患者均簽署入組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作對比。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在進入ICU后均給予多功能監護儀進行血壓、心率、呼吸及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的連續監測。觀察組給予右美托咪定(國藥準字H20090248)負荷劑量1 μg/kg靜脈泵注10 min,繼續以0.2~0.7 μg/Kg/h的速度持續靜脈泵入維持。對照組給予咪達唑侖(國藥準字H10980025)負荷劑量0.06 mg/kg靜脈泵注10 min,繼續以0.04~0.20 mg/Kg/h的速度持續靜脈泵入維持。兩組的用藥速度以最小劑量控制躁動,且SpO2<90%為原則。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心率小于50次/min,應立即采用阿托品0.25~0.50 mg進行靜脈推注,若患者的收縮壓小于80 mm Hg,應立即采用多巴胺1~2 mg進行靜脈推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目標鎮靜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停藥后至喚醒需要的時間、疼痛程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同時采用Ramsay鎮靜評分[3]方法對患者在用藥 10 min、30 min、60 min的躁動情況進行評分。根據Ramsay鎮靜分級法可分為6級,1分:患者煩躁、不安;2分:患者清醒,安靜配合;3分:患者清醒,對命令有反應;4分:患者睡眠較淺,可對外界聲音反應敏捷;5分:患者睡眠,對對外界聲音反應遲鈍;6分:患者睡眠,對外界聲音刺激無反應。
1.4 統計方法
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用百分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鎮靜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達到目標鎮靜的時間、停藥后至喚醒需要的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Ramsay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在用藥10 min、30 min、60 min的Ramsay鎮靜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的對比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9.53%,與對照組的44.19%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鎮靜效果的對比()

表1 鎮靜效果的對比()
組別(n)目標鎮靜時間(min)停藥后至喚醒需要的時間(min)機械通氣時間(h)觀察組(43)對照組(43) t P 27.68±5.28 35.64±8.14 6.335<0.05 22.57±3.48 59.67±11.64 14.208<0.05 126.24±28.67 158.86±35.68 23.862<0.05
表2 Ramsay評分的對比(分)()

表2 Ramsay評分的對比(分)()
組別(n)10 min 30 min 60 min觀察組(43)對照組(43) t P 2.35±0.46 1.35±0.35 5.130<0.05 3.44±0.84 1.86±0.40 7.226<0.05 4.38±0.92 2.17±0.52 8.263<0.05

表3 不良反應的對比[n(%)]
顱腦損傷患者因病情嚴重,常伴有意識障礙或頻繁躁動,難以有效配合機械通氣及監護治療[4]。再加上顱腦創傷患者多伴有繼發腦出血、水腫,且創傷越重,引起的應激反應就越強烈。若不及時給予患者必要的鎮靜、鎮痛治療,容易引起患者血壓、心率的劇烈波動,從而導致腦灌注降低及增加耗氧量,使患者可能出現腦中風的幾率增加[5]。因此必須要選擇一種安全、有效的鎮靜治療方案,以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機械通氣及監護治療。咪達唑侖、右美托咪定都是臨床中常見的鎮靜、鎮痛藥物,咪達唑侖的催眠、遺忘及保護神經作用較強,但持續用藥后出現藥物蓄積及鎮靜效應延長的情況,且會延長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6]。
該研究中,觀察組給予右美托咪定鎮靜治療,達到目標鎮靜時間為(27.68±5.28)min,停藥后至喚醒需要的時間為(22.57±3.48)min,機械通氣時間為(126.24±28.67)h,分別少于對照組的(35.64± 8.14)min、(59.67±11.64)min、(158.86±35.68)h。右美托咪定作為一種新型的α2AR激動劑,其對α1和α2AR的親和力較強,具有良好的鎮靜、鎮痛作用。另外,右美托咪定還可以通過增加心血管中樞腦干中副交感神經與藍斑的輸出,使交感神經輸出減少,以起到降低患者在術中的血管收縮壓、舒張壓及心率,從而實現穩定患者心血管功能的目的[7]。另外,右美托咪定不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覺醒水平與行為能力,還能起到保護大腦功能的作用?;颊咴谟盟幒?,可以通過刺激或語言喚醒,更好地維持患者血流動力的穩定,且無呼吸抑制,能有效增加患者在鎮靜狀態下的舒適度。該研究中,觀察組在用藥10 min、30 min、60 min的Ramsay鎮靜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觀察組在鎮靜狀態下的舒適度更高,且起效更快。蘇金花[8]報道右美托咪定在90例顱腦損傷患者中應用,右美托咪定組的達到目標鎮靜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停藥后至喚醒所需要的時間分別為 (30.6±3.8)min、(133.8± 24.9)h、(83.7±3.6)min,明顯少于咪達唑侖組的(34.1±4.5)min、(152.5± 35.3)h、(107.2±25.5)min,其認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提高患者術后神經細胞的存活率,并減少腦細胞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有利于促進神經組織的再生。
該研究中,觀察組給予右美托咪定鎮靜治療,達到目標鎮靜時間為(27.68±5.28)min,停藥后至喚醒需要的時間為(22.57±3.48) min,機械通氣時間為(126.24±28.67)h,與(30.6±3.8)min、(83.7± 3.6)min,(133.8±24.9)h相符,且顯著短于對照組。觀察組在用藥10 min、30 min、60 min的Ramsay鎮靜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無差異。由此可見,對顱腦損傷患者應用右美托咪定,鎮靜、鎮痛效果良好,喚醒時間短,有利于維持循環穩定,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值得推廣。
[1]許忠玲,范冰冰,郭華,等.右美托咪定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圍術期血漿S蛋白100B及炎性細胞因子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2,29 (9):872-874.
[2]吳蘇華,曾沛揚.右美托咪定在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 2014,35(2):267-268.
[3]劉宇,胡雪忠,徐偉華,等.右美托咪定在ICU重型顱腦外傷患者鎮靜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1):83-84.
[4]吳丹,吳煒,鄭旺福,等.右美托咪定用于頸椎損傷患者氣管插管20例[J].醫藥導報,2013,18(6):729-730.
[5]仇琳,嚴偉民,姜虹.右美托咪定用于困難氣道患者蘇醒期拔管時的鎮靜效果[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1,16(1):51-55.
[6]劉麗,魯海艷,陸偉,等.腦電雙頻指數指導下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用于顱腦損傷患者鎮靜作用的比較[J].中國醫藥科學,2013,34(17):131-133.
[7]沈東鋒,張玲芳,王海波.右美托咪定用于顱腦損傷患者的效果評價[J].浙江創傷外科,2013,10(1):110-111.
[8]蘇金花,李亞民.右美托咪定對顱腦損傷患者的鎮靜效果及不良反應觀察[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4,18(6):348-350.
R614
A
1674-0742(2014)12(b)-0144-02
2014-09-16)
高永河(1968-),男,江蘇句容人,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臨床重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