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再輝 張雅斌 鄧修平 楊圣偉 張 銀 孟 哲 詹路江 羅艷芬
1.云南省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放射影像科,云南紅河州 661000;2.云南省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腫瘤外科,云南紅河州 661000;3.云南省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病理科,云南紅河州 661000
肺內部分實性結節影像特征與病理良惡性的相關性研究
馮再輝1張雅斌1鄧修平2楊圣偉1張 銀3孟 哲1詹路江1羅艷芬1
1.云南省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放射影像科,云南紅河州 661000;2.云南省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腫瘤外科,云南紅河州 661000;3.云南省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病理科,云南紅河州 661000
目的 探討肺內部分實性結節(PS)的影像特征與病灶臨床、病理良惡性的相關性。方法 隨機選取2010年4月—2014年3月間,在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47例患者,按照患者的病癥類型進行分組,即炎癥組13例,AAH組3例,AIS組7例,MIA組11例,腺癌13例。對他們的影像特征進行分析,并評價病灶內部實性結構多少、形態及病灶整體形態學特征與病灶良惡性的相關性。結果 對腺癌組來說:13例均有實性成分,9例為II型結節,實性成分所占比例較其他各組明顯增多;12例實性成分呈近中心或同中心樣分;9例呈現出不規則分布;12例邊緣清晰。對炎癥組來說:9例結節有實性成分;5例分布于近中心,4例位于邊緣;13例中,除1例邊緣不規則外,其余12例邊緣均顯示斑狀或條片狀;13例中9例邊緣表現模糊,4例表現清晰。而具結節整體影響分析發現,以炎癥組為代表的良性疾病和以腺癌組為代表的惡性疾病,只在結節形態方面存在差異,驗證組只有2例不規則,而腺癌組有8例不規則。因此,良惡性疾病的肺部實性結節實性成分的影像分析結果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良惡性疾病的實性結節整體的形態檢查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肺內部分實性結節惡性可能性較高,肺部影響中實性結節越多,患惡性疾病的可能性越大。準確辨識其影像特征對于提高診斷正確率、評估預后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實性結節;影響特征;良惡性;相關性
近幾年來,國內外開展的肺癌多層螺旋CT(MSCT)普查工作中,發現了較多的部分實性結節(PS)和非實性結節(NS),但對其準確定性仍有相當大的困難[1]。尤其是部分實性結節,因其惡性可能性較高,更需要特別審慎對待。該研究收集自2010年4月—2014年3月肺部低劑量CT防癌篩查工作中及日常體檢工作中發現的47例肺內部分實性結節(PS)影像資料,與臨床長期隨訪結果、病理結果進行對照,探討肺內部分實性結節(PS)影像特征與臨床病理良惡性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肺部低劑量CT防癌篩查工作中及日常體檢工作中,有病理結果或臨床隨訪結果的47例肺內部分實性結節(PS)患者的影像資料與臨床病理資料。其中男性19例,女性 28例;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58±8)歲。18例無臨床癥狀,于篩查或體檢時發現。29例反復咳嗽、咳痰;其中4例伴咳痰帶血。具體病變類型見表1。
1.2 儀器與方法
使用GE公司Bright Speed 16層螺旋CT。掃描范圍自雙肺頂至雙側腎上腺。掃描參數:管電壓120KV,低劑量采用30~45 mAs,常規采用自動毫安技術。增強掃描采用德國優利奇雙筒高壓注射器,肘靜脈團注60~80 mL碘海醇,速率2.5~3.5 mL/s,同速率跟注生理鹽水20 mL。
1.3 臨床、手術病理結果取得方法
手術均為電視輔助胸腔鏡病灶摘除冰凍切片,為惡性的加肺葉切除及縱隔淋巴結清掃。手術切除后肉眼可見的病灶全部取材,1.5 cm以內病灶整體切片;1.5 cm以上病灶分兩半包埋制片,HE染色。如果僅見癌細胞上肺泡壁伏壁生長,肺泡壁增厚,肺泡腔狹窄或部分塌陷,肺泡間隔纖維增生不明顯及不呈結節狀,未見間隙破壞為原位癌(AIS)[4];如果病灶內同時出理結節狀增生纖維團塊,或腫瘤細胞堆積排列成乳頭狀,伴有腺泡結構或肺泡間隔的破壞為微浸潤腺癌;如果部分癌細胞呈伏壁式生長,部分癌細胞呈膨脹破壞性生長,為混合生長的腺癌。病理結果由兩名高級病理醫師討論,共同確定。

表1 47例PS患者的臨床病理結果(n)
2.1 肺內部分實性結節
(PS)實性成分的MSCT影像表現 (1)實性成分體積比例:炎癥組II型7例、III型2例、V型4例,后者實為非實性結節;AAH組3例均為V型;AIS組實性成分較少;MIA組實性成分較AIS組偏多;腺癌組實性成分所占比例明顯增多。(2)位置:炎癥組有實性成分的9例PS灶中,5例近中心,4例位于邊緣;AAH組1例條索影穿病灶而過,1例實性條索影伸入PS灶邊緣,1例實性成分被裹雜于病灶邊緣;AIS組6例實性成分呈近中心存在,占85.71%;MIA組5例實性成分近中心分布,6例成性成分呈邊緣性分布;腺癌組12例實性成分呈近中心或同中心樣分布,非實性成分已較少,可能與病灶生長較快、較大有關。(3)實性成分的形態:條片狀實性成分僅見于良性 PS灶中,而實性成分呈斑片狀及不規則狀良惡性PS灶中均可見,但不規則狀的實性成分以惡性PS灶中居多,且隨著惡性程度增高而增多。(4)邊緣:炎癥組13例,9例模糊,4例清晰;AAH組 3例,3例清晰;AIS組 7例,5例模糊,2例清晰;MIA組11例,2例模糊,9例清晰;腺癌組13例,1例模糊,12例清晰。后者占比達92.31%。實性成分與非實性成分界面邊緣清晰概率隨著惡性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具體見表2。
2.2 肺內部分實性結節(PS)結節整體MSCT影像表現
(1)大?。撼装Y外體積越大越趨于惡性,且惡性程度趨于更高。(2)形態:斑片狀形態可見于任何良惡性PS中;不規則形態以惡性 PS灶中居多,且惡性程度越高越多見;條片狀形態多見于良性PS灶中。(3)PS灶與肺背景界面邊緣:PS的瘤肺界面清晰的以惡性PS居多。(4)PS灶鄰近胸膜改變:胸膜牽引征在良、惡性PS灶中,分布差異不明顯,僅宜作為輔助征象。

表2 47例PS患者結節內實性成分影像特征(n)
3.1 肺內部分實性結節(PS)影像特征與臨床病理良惡性存在密切相關性
根據有關衛生組織結構的研究顯示,在對肺部疾病患者進行傳統CT影像技術的檢查時,往往是從根據病變部位的大小、形態、邊緣形狀、鈣化程度以及生長速度等進行良惡性的判斷,這就往往導致在臨床診斷時出現漏診、誤診等問題,造成患者病癥治療的延誤。而通過對肺內部分實性結節的臨床研究發現:實性結節實性成分影響分析中,腺癌組13例均有實性成分,9例為II型結節,實性成分所占比例較其他各組明顯增多;12例實性成分呈近中心或同中心樣分;9例呈現出不規則分布;12例邊緣清晰。而炎癥組9例結節有實性成分;5例分布于近中心,4例位于邊緣;13例中,除1例邊緣清不規則外,其余12例邊緣均顯示斑狀或條片狀;13例中9例邊緣表現模糊,4例表現清晰。另外,結節整體影響分析發現炎癥組只有2例不規則,而腺癌組有8例不規則。
從以上結果分析中可以看出,PS實性成分所占體積比例越大,則其惡性的可能性就越大,惡性程度就越高。實性成份的同中心或近中心分布可見于良、惡性PS灶,但在惡性PS灶中,惡性程度越高,出現近中心或同中心分布的概率就越大。PS灶中實性成分與非實性成分界面清晰的多見于惡性PS灶,界面模糊的多見于炎性PS灶中。因此,可以斷定肺內部分實性結節影像特征與病理良惡性存在很大的相關性,可以根據實性結節實性部分影相特征對肺部良惡性疾病進行判斷。
3.2 正確認識、綜合評價肺內部分實性結節(PS)的影像特征
PS是一種非特異性的影像學表現,可由多種病變引起,包括各種炎癥、水腫、出血、AAH、MIA、腺癌、及局限性肺纖維化等[6]。 PS的病理基礎是病理組織沿肺泡壁生長,并逐漸增多,肺泡結構塌陷,成纖維細胞增生時,病灶逐步演變為含實性成分的磨玻璃結節,形成AIS、MIA、腺癌、肺間質纖維化等。PS在CT影像上呈磨玻璃病灶伴內部結節狀、條狀、片狀、帶狀致密影[7]。PS的病理分型與其CT表現有較好的相關性,PS的影像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組織類型[8]。良惡性PS的臨床處理和預后截然不同,因此,對PS進行良惡性鑒別非常重要。
總之,肺內部分實性結節(PS)的早期發現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PS影像特征與病理良惡性具有密切相關性,因此在臨床實踐中,我們可以根據PS的影像特征推斷其良惡性,對于惡性或惡性可能性大的PS應盡早手術切除;對于不能定性的PS,應依據《I-ELCAP肺癌低劑量篩查指南》慎重處置。
[1]陸楊,趙亞娥,顧立軍,等.肺韋格納肉芽腫病患者肺部 HRCT特征分析[J].山東醫藥,2014(22):65-67.
[2]蔣玲玉,韋海明,段世煥,等.肺單個實性結節/腫塊89例臨床分析[J].廣東醫學,2014,35(13):2092-2095.
[3]沈愛軍,夏淦林,丁勇生.惡性孤立性肺結節CT影像特征[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17(12):1209-1211.
[4]伍翠云,程濤.周圍型肺腺癌CT征象與病理組織分化的相關性[J].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4,20(1):33-36.
[5]汪偉偉,談瑞生,石艷茹,等.MSCT在孤立性肺結節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6(3):315-317.
[6]鄒清旭,連慶峰,時季成,等.肺內孤立性結節的部分影像學特征研究回顧[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3,11(2):322-324.
[7]龐萍,吳山.64排CT肺結節實性成分定量分析判斷良惡性病變的應用價值[J].山西醫藥雜志,2014,43(14):1656-1657,1753.
[8]蔣不倦,陳喜蘭.肺內孤立性結節臨床及影像診斷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19):13-16.
R816.1
A
1674-0742(2014)12(b)-0190-02
2014-09-16)
馮再輝(1979.5-),男,吉林人,(在職)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胸部影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