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軼
(遼寧省鞍山市第四醫院病理科 遼寧鞍山 114000)
細胞及組織病理學與宮頸疾病診斷的相關性分析
姚軼
(遼寧省鞍山市第四醫院病理科 遼寧鞍山 114000)
目的:研究液基細胞學以及組織病理學對于宮頸疾病診斷的方式。方法:通過對780名女性宮頸疾病患者進行液基細胞學檢測,分析其結果。結果:將細胞及組織病理學進行結合診斷,可以增加宮頸疾病的檢測率,避免漏診現象,在宮頸疾病的診斷當中值得推廣。
液基薄層細胞學;組織病理;檢測率;宮頸疾病
近年來,宮頸癌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其在女性群體當中的出現率僅次于乳腺癌,并且是導致女性惡性腫瘤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防范這種感染性疾病就成了目前醫學研究的重點。治療宮頸癌的重點是在于提前發現、提前治療。目前由于液基細胞學的檢測優勢,和TBS診斷系統的全面推廣,使宮頸癌變前的檢測更加準確。接下來就對780名女性患者的TCT檢查進行分析,對細胞及組織病理學對宮頸上皮內瘤變的診斷開展論述。
1.1 一般資料
對液基細胞學檢測出現異常情況的780名女性患者進行分析,保證觀察女性群體的各方面生理情況符合標準,且24h內無同房行為,對于經過液基細胞學檢查結果出現異常的患者再進組織病理學檢查,從而進行分析對比。
1.2 一般方法
1.2.1 液基細胞學檢測方法
利用無菌干棉球提取患者宮頸內分泌物,再使用宮頸刷放入患者宮頸管內,深度約1cm,旋轉刮涂以用來收集脫落細胞,然后將刷子取出放置在收集瓶中,再將器具置于振蕩器中約一分鐘,從而使采集到的細胞與瓶內保存液相融合,再經過梯度離心技術將采集細胞置于玻璃片上,通過乙醇、巴氏進行封片,最后由多名醫生進行分析并且統一意見。
1.2.2 組織病理學檢測
對液基細胞學檢測結果出現異常的患者作活檢,基本流程為溶液固定、脫水、浸蠟,最后制片染色進行保存,為組織病理學開展做好準備工作。
1.3 判斷依據
液基細胞學檢測使用國際常用標準TBS診斷:沒有上皮內病變;鱗狀上皮細胞沒有明顯的臨床意義;不除外上皮內高度病變的不典型鱗狀細胞;鱗狀上皮內病變情況輕微;鱗狀上皮內發生明顯的嚴重病變;腺細胞不明顯;腺癌。而組織病理學評判標準主要依據炎癥反應程度。為了將兩種評判標準結合,將鱗狀上皮內病變情況輕微等同輕度不典型增生,鱗狀上皮內病變嚴重程度包含中等、嚴重兩種類型的不典型增生。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治療進行數據的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檢測結果可知,在780名女性患者檢測中,共有742人患有慢性宮頸炎,輕度患者占98.72%(464/470),中度患者97.89%(232/237),嚴重患者91.42%(32/35),共有14人存在上皮內瘤病變情況,液基細胞學檢測的漏診概率為1.79%(14/742)。
根據檢測,可以得知患有鱗狀細胞癌的共有4人,檢測的準確度為100%,鱗狀上皮內發生明顯的嚴重病變的患者為56人,經過組織病理學診斷后發現當中32人為CINⅡ或CINⅢ,概率為57.14%,鱗狀上皮內病變情況輕微患者為90人,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測當中CIN I的有24人,診斷準確度為26.66%。由此可以看出HSIL的57.14%高于LSIL的26.6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他方面,不除外上皮內高度病變的不典型鱗狀細胞發現人數40人,一共10人檢測結果為CINⅡ、CINⅢ、浸潤癌,符合率為25%。液基細胞學檢測顯示鱗狀上皮內病變情況輕微情況之上的陽性率47.70%(177/371),組織病學為41.50%(154/371)。兩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宮頸上皮內瘤變(CIN)是指宮頸炎發生癌變的過程,在病變的過程中有絕大部分不會產生影響,只有另外兩部分可能會長期存在或者發生癌變,所以宮頸癌前期的檢測預防是治療宮頸癌的最佳方式,傳統的檢測是利用巴氏涂片細胞學進行病變檢測,一定程度減少了宮頸癌的病變概率,但是這種診斷方式還存在較多弊端,比如病毒細胞可能被血液、分泌物等因素掩蓋,所以在檢查的時候對醫生造成誤導影響,使檢測的結果大打折扣,而組織病理學采用不同的診斷方式,分析的樣品多、對組織結構可以進行觀察,從而不受干擾因素的影響,相對巴氏涂片檢測準確率更高,缺陷就是其屬于有創檢查范疇,取材準確度不穩定。
液基細胞學檢測是對宮頸細胞進行分析診斷,避免了有創檢查,屬于目前最先進細胞檢測技術,使用醫用特制器具對患者宮頸內外的脫落細胞進行收集,然后存放到裝有保存液的瓶中,防止傳統細胞收集方式造成的細胞不穩定,最大程度的保證了取材的完整。另外液基細胞學檢測還可以檢測到難以觀察的細胞結構,避免對細胞假陰性率的檢測,從而提高了檢測效率,便于發現宮頸癌病變的情況。
總的來說,液基細胞檢測可以有效發現宮頸癌變,其準確度目前來說是最有效果的檢測手段,為今后的治療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當然需要不斷的累計檢測經驗,完善取樣等細節。對宮頸疾病的預測需使用液基細胞檢測和組織病理學檢測兩種方式,通過層層的篩選檢驗病因情況,為女性健康提供了保障。
[1]劉曉春,蔣莉萍.液基細胞學聯合陰道鏡檢查對宮頸早期病變篩查的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2).3042-3043.
[2]劉迎杰,冉文玉.液基細胞學聯合陰道鏡早期診斷宮頸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3(29).88-90.
[3]田艷,劉圣美,趙靜.1675例宮頸液基細胞學篩查結果分析[J].河南中醫,2013(B04).112-112.
[4]趙虹,潘惠艷,盧丹,王雁,吳玉梅,張為遠.液基細胞學、陰道鏡下活檢及LEEP術聯合對宮頸上皮內瘤變診治的臨床價值[J].實用醫學雜志,2013(18):2989-2991.
R737.33
A
1009-6019(2014)07-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