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中醫醫院內科 湖北咸寧 437100)
心力衰竭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為各種心臟疾病發展到晚期的共同表現,其臨床表現主要為不同嚴重程度的體循環、肺循環淤血等[1],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呼吸困難。但是也有部分患者在臨床表現中會以咳嗽為主要的表現,針對這樣的情況,我院本次實驗分析了以咳嗽為主的心力衰竭的誤診情況,報告如下:
選擇2010年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以咳嗽為主的心力衰竭患者共42例為臨床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入院1~7d內均明確診斷為心力衰竭,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齡最大為76歲、最小為54例,平均年齡為65.64±6.44歲。入院癥狀均以咳嗽為主。所有患者均有心血管病史,其中包括冠心病20例,高血壓13例,陳舊性心肌梗死7例,風心病2例。合并有甲狀腺功能亢進4例,糖尿病6例,腎功能不全3例。
體征檢查:口唇發紺8例,肺部濕啰音23例,肺部干啰音11例,頸靜脈怒張12例,心率增快31例,室性早搏19例,心律失常21例,舒張期雜音3例,收縮期雜音21例,有肝大伴下肢水腫8例。
輔助檢查中,心電圖正常6例,ST-T改變21例,心肌梗死4例。有肺部感染9例,肺部淤血17例。實驗室檢查有白細胞增多10例。
對所有患者的臨床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兩組患者的初步診斷,并與臨床最終診斷進行比較,統計患者心力衰竭的誤診率,并總結誤診的疾病類型。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給予綜合治療,包括對因和對癥治療,藥物使用包括利尿劑、ACE抑制劑、西地蘭等,并限制患者水鈉攝入,調整心肌代謝,并糾正電解質紊亂。
所有試驗數據均使用SPSS19.0軟件包處理,并確保準確無誤。當P<0.05時,表示實驗樣本差異明顯且有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組間比較使用χ?檢驗。
42例患者中,準確診斷29例,誤診13例,誤診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部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以慢性支氣管炎最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誤診類型見表1。

表1 13例誤診患者的誤診類型
心力衰竭為臨床常見的疾病,在心力衰竭發生時,患者的肺部淤血、支氣管粘膜淤血和水腫,因此容易發生咳嗽[2]。患者由于支氣管粘膜的淤血,加之免疫力低下,并多合并氣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因此會伴有咳嗽和咳痰[3]。本次實驗中選擇的42例患者均為以咳嗽為主的心力衰竭患者,從診斷準確率來看,42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發生誤診,誤診率為30.59%,誤診率較高。
我們分析誤診原因認為:部分患者的臨床癥狀不典型,早期有低熱、咳嗽、乏力、出汗等,容易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在勞累或者心律失常時會出現房顫,有心功能降低,導致心力衰竭誘發,臨床表現為咳嗽和咳痰;部分患者有肺部感染,誘發了心力衰竭;有甲亢、腎功能不全等患者病變累及到心臟,也容易發生誤診。高齡患者由于多合并有慢性支氣管炎,因此咳嗽的癥狀多較為常見,掩蓋了早期心衰的癥狀[4]。
此外,醫生對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癥狀認識不足,如左心衰竭的患者容易發生肺循環淤血、肺水腫,出現咳嗽和氣促,誤診為支氣管炎等。醫生對病史、查體的不詳細,對咳嗽癥狀認識不足,沒有檢查是否有心衰的體征,也容易導致誤診為呼吸道炎癥。因此,以咳嗽為主的心力衰竭容易發生誤診,多被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等,需要臨床醫生引起高度的重視,對疑似病例進行綜合診斷。
[1]易春波.心力衰竭引起的慢性咳嗽一例[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0,09(8):579 -580.
[2]楊燁,王慧玲.以咳嗽為主要表現的老年人心力衰竭[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5,18(1):37 -37.
[3]張修龍,游學文.以咳嗽為主要表現的Ⅲ級心力衰竭36例臨床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02,24(6):108 -108.
[4]黃春平,劉媛琴,徐庚許等.老年人心力衰竭臨床表現特點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6):187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