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瑜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骨科 四川康定 626000)
LISS鋼板治療下肢股骨遠端骨折與脛骨近端骨折的臨床價值研究
周恩瑜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骨科 四川康定 626000)
目的:了解LISS鋼板治療下肢股骨遠端骨折與脛骨近端骨折的臨床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29例股骨遠端骨折,26處脛骨近端骨折,1例屬于同側脛骨近端、股骨遠端骨折。所有患者均應用瑞士Mathys公司生產的LISS鋼板進行治療,觀察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術后隨訪(6-12)個月,平均隨訪(9.04±0.32)個月,骨折均愈合。依據患者主觀感受與檢查結果,應用Merchan評分法對所有患者膝關節功能進行評估,其中優39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優良率91.07%。結論:LISS鋼板在下肢股骨遠端骨折與脛骨近端骨折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其LISS鋼板設計較為獨特,可維護骨膜與骨折位置血運,加快骨折愈合速度,確保其功能早日恢復。
LISS鋼板治療;下肢股骨遠端骨折;脛骨近端骨折
股骨遠端與脛骨近端屬于骨折頻發部位,由于其與膝關節毗鄰,解剖結構異常復雜,同時承受應力相對較大,在骨折損傷的同時易出現血管神經損傷等合并癥,且固定困難、穩定性差,若處理不當極其容易出現膝關節畸形、骨不連、膝關節強直等現象,不利于患肢功能的恢復。伴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微創穩定系統(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孕育而生,在股骨遠端與脛骨近端骨折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與發展。LISS接骨板屬于一種新型固定系統,對骨折周圍軟組織血運具有保護作用,可促進骨折愈合與功能恢復[1]。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究LISS鋼板在下肢股骨遠端骨折與脛骨近端骨折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相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擇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骨折患者56例為研究對象,均經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確診,其中男性占有36例,女性有20例,年齡(22-48)歲,平均年齡在(32.67±2.65)歲之間;29例股骨遠端骨折,26處脛骨近端骨折,1例合并脛骨近端骨折與股骨遠端骨折;18例開放性骨折,38例閉合性骨折。致傷原因:8例高處墜落傷,29例交通事故傷,2例扭傷,12例重物砸傷,其他5例。AO分型:(1)股骨遠端骨折:9 處A2型,6處C1型,6處C2型,8處C3型;(2)脛骨近端骨折:3處A2型,6處A3型,9處C2型(1伴有TscherneⅡ型損傷),8處C3型(2例伴發脛骨干C1型骨折,1例伴有脛骨干°3型骨折)。所有患者均屬于新鮮骨折,受傷距離手術時間(8-22)d,平均為(11.43±0.25)d,于手術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一般方法
基于麻醉完畢后,取患者仰臥位,墊高膝關節下方,確?;贾幱谳p度屈髖狀態。基于C臂X線透視引導下,進行牽引復位,予以常規消毒鋪巾處理。針對下肢股骨遠斷骨折患者而言,以Gerdy結節為導向,自上作一外側縱行手術切口,而脛骨近端骨折者以小腿上段為導向,作一外側切口。就關節內骨折患者而言,首先復位骨折,采用加壓螺釘或松質骨螺釘對骨折塊進行固定,一定狀況下置入人工骨或自體骨。待復位完畢后,基于牽引刺激下對干骺端骨折進行復位,牽引中預防關節骨折移位。于干骺端骨折復位完畢后,采用克氏針對斷端進行固定,確保復位位置適宜。在LISS接骨板中置入導向手柄,擰緊螺栓并,同時自骨膜與肌肉間,將接骨板順著股骨踝外側面與脛骨外側面方向植入,與骨面貼近,基于透視下觀察骨折復位與鋼板位置,無誤后應用克氏針固定鋼板。
1.3 觀察指標
按照X線評定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情況,并結合Merchan評分標準,評價膝關節功能;(1)優:膝關節屈曲130°,伸至15°,屈曲130°,未出現疼痛,無行走功能障礙;(2)良:膝關節屈曲120°,伸至30°,偶而出現疼痛,出現輕度行走障礙;(3)可:膝關節屈曲90°-119°,伸至40°,活動時時發疼痛,出現中度行走障礙;(4)差:膝關節屈曲<90°,伸至40°,經常伴發疼痛,出現重度行走功能障礙。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資料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選取的骨折患者共56例,所有患者骨折均為一期愈合,手術時間為(56-160)min,平均手術時間為(100.56±8.76)min,術中未出現出血現象。術后隨訪(6-12)個月,平均為(9.04±0.32)個月。立足于患者主觀感受,并結合檢查結果,采用Merchan評分法評定所有患者膝關節功能,其中優39例(69.64%),良12例(21.43%),可4例(7.14%),差1 例(1.79%),優良率91.07%。
脛骨近端、股骨遠端均屬于松質骨,其髓腔相對較大、皮質異常淺薄,故損傷多屬于高能量損傷,一般情況下,其骨折粉碎長度較為嚴重[2]。另外,部分骨折易波及關節面,亦為生物學、解剖學與康復學中的研究重點。特別是針對合并干骺端粉碎和關節骨折及多段骨折而言,其治療存在較大難度。在臨床上,針對其治療而言,應用內固定物對臨床療效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較于其他內固定器材而言,LISS鋼板與骨解剖輪廓具有一致性,可在遠離骨折創口內的肌肉下植入,跨過骨折部位,且鎖釘、螺絲釘都均經由模具螺釘孔軸心進行定位,經皮擰入,無需將骨折區軟組織或骨膜剝離,粉碎骨折端不易暴露,對骨膜血供具有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3]。同時,LISS鋼板與骨面無需接觸,基本不影響皮質骨血運,可促進骨折愈合,降低骨折假愈合與感染發生率。另外,其鋼板螺孔與螺釘頭部間存在匹配的螺紋,骨端區域鎖釘角度、位置精確,在鋼板中螺釘能進行鎖定處理[4]。同時,螺釘與鋼板共同形成了一個內固定支架,穩定性較高,基于軸向負荷作用下,基本不會出現螺釘松動等現象,故術后復位丟失發生率低。與此同時,考慮到鋼板與螺釘已經融為一體,高齡骨質疏松癥者可避免出現內固定物斷裂、松動等現象,可加快骨折愈合速度,確保其早日康復,降低了術后關節僵硬發生率[5]。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56例患者骨折均為一期愈合,術中未出現出血現象,膝關節功能優良率達91.07%,充分表明LISS鋼板治療下肢股骨遠端骨折與脛骨近端骨折具有良好的療效。針對波及到關節面的骨折患者而言,必須要進行關節面對位,采用克氏針進行固定,接著采用LISS鋼板固定干骺端骨骨折。同時,考慮到關節面易出現塌陷現象,故股骨遠端、脛骨近端骨折患者必須要進行植骨處理[6]。
綜上所述,LISS鋼板治療下肢股骨遠端骨折與脛骨近端骨折臨床療效確切,安全系數高,值得臨床廣泛推廣與使用。
[1]林良河.普通解剖型鋼板和鎖定鋼板置入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比較[D].福建醫科大學,2012.
[2]孟凡澤.微創LISS鋼板治療脛骨近端骨折的療效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2(22):5045-5046.
[3]陳路遙,黃儉,吳瑋偉等.LISS鋼板治療股骨遠端骨折臨床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3(11):66-68.
[4]葉勁立.LISS鋼板治療股骨遠端骨折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工程,2014(02):125-125.
[5]趙金亮.微創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四肢骨折的臨床探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28):109-110.
[6]肖德浪,鄭吉潤,黃桂生等.微創接骨鎖定鋼板系統治療膝關節周圍骨折的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0(33):19-21.
R274.1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