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春
(常州市武進區嘉澤衛生院 江蘇常州 213100)
魚刺致小腸穿孔誤診為闌尾炎3例的臨床分析
劉志春
(常州市武進區嘉澤衛生院 江蘇常州 213100)
目的:對魚刺致小腸穿孔誤診為闌尾炎的臨床特征進行分析探討,為今后的臨床診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方法:對1997-2012年我們在外科臨床工作中遇到3例魚刺致回腸穿孔病例進行臨床分析。結果:3例患者均接受了體格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擬診為闌尾炎,行闌尾切除術的過程中發現魚刺的存在,取出魚刺后行闌尾切除術,術后患者恢復良好,治愈后出院。結論魚刺致小腸穿孔容易與闌尾炎發生誤診,臨床應對其給予重視,積極展開各項輔助檢查,以實現早期確診,為臨床搶救爭取寶貴時間。
魚刺小腸穿孔誤診闌尾炎臨床分析
臨床上魚刺致小腸穿孔的發生率很低[1],臨床診斷過程中很容易與闌尾炎等常見急腹癥誤診,本次研究中出于對魚刺致小腸穿孔誤診為闌尾炎的臨床特征進行分析探討的目的,對我院1997-2012年間外科臨床工作中遇到3例魚刺致回腸穿孔病例的臨床資料展開了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劉**,男,35歲,97年7月16日夜間入院,因右下腹痛三天,痛感逐漸加劇,并且向全腹擴散,合并有發熱、嘔吐等癥狀,經體格檢查發現:T36.9℃,P84次/分,R23次/分,Bp130/80mmHg,全腹存在壓痛感和反跳痛,以右下腹為甚,血常規檢查發現WBC水平發生顯著升高,心肺聽診未聞及明顯病理音,擬診彌漫性腹膜炎、壞疽性闌尾炎,對患者行剖腹探查術,在術中可觀察到腹腔散布膿性滲液,回腸距回盲部3cm、5cm處見牙簽大小魚刺,橫行貫穿回腸。將魚刺取出后,切除闌尾,清洗腹腔,放置引流,術后患者獲得良好恢復,治愈后出院。術后追問病史,4天前晚有酗酒、吃魚史。
盧**,男,99年3月15日入院,入院時患者右下腹痛20小時。經體格檢查發現:T37.1℃,P86次/分,R20次/分,Bp126/83mmHg,右下腹存在明顯壓痛和反跳痛,血常規檢查發現,WBC水平為12.5×109/L,心肺聽診未聞及明顯病理音,擬診急性闌尾炎行闌尾切除術,在術后發現闌尾形態正常,回腸末端近回盲部可觀察到小針尖大小魚刺穿透腸壁,右下腹腔以及少許黃色滲液,將魚刺取出后,切除闌尾,清洗腹腔。術后患者獲得良好恢復,治愈后出院。追問病史26小時前有吃魚史。
許**,男,56歲,2012年2月6日入院,入院時患者右下腹痛16小時,無尿頻、尿急、尿痛現象,合并有惡心,無嘔吐,肉眼未觀察到血尿,睡眠、飲食差,排軟便1次。經體格檢查發現:T36.7℃,P82次/分,R24次/分,Bp121/86mmHg,右下腹存在局限性壓痛未出現反跳痛,血常規檢查發現WBC水平為12.6×109/L,心肺聽診未聞及明顯病理音,擬診為急性闌尾炎對其行闌尾切除術,術中可觀察到闌尾形態正常,回腸末端發現小針尖大小魚刺穿透腸壁,將魚刺取出后,切除闌尾,術后患者獲得良好恢復,治愈后出院。
以上3例病人為魚刺致小腸穿孔,臨床罕見報道。該病例均術前診斷闌尾炎,且有明顯手術指征,術中應仔細觀察闌尾形態與病情不符時作腹腔探查時發現。
已有研究證實[2],魚刺在進入到人體后主要會對人體咽喉或這是食道造成損害,魚刺在進入人體消化道后一般情況下會被消化液消化或者是胃腸內容物包裹,隨后排出體外,多數情況下不會對人體造成比較嚴重的傷害。本次研究中3例患者食魚刺進入到胃內,或者是由于進食大量的油膩食物,導致胃排空速度明顯加快,導致魚刺進入到腸道內。急性發病患者[3],魚刺會持續運行到闌尾中最終引起闌尾穿孔,并且會導致闌尾周圍膿腫的發生,本次研究的3例患者魚刺均進入到空腸導致小腸穿孔,形成急性腹膜炎,初診誤診為闌尾炎,在行闌尾炎切除術過程中發現魚刺的存在。對于一些慢性發病患者而言[4],如果魚刺進入到結腸后會引起結腸穿孔,大網膜包裹后會造成異物性肉芽腫,嚴重時還會導致誤診為結腸腫瘤。通過本次對3例魚刺致小腸穿孔的個案報道,對進食魚類人群一定要注意安全提出了警告,若是食魚不慎很容易導致如本次3例患者的嚴重后果。在臨床工作過程中,針對該類急腹癥入院患者,臨床醫師應對病史進行詳細詢問,特別是一些進食魚類患者應高度懷疑魚刺致小腸穿孔的存在,積極展開有效的輔助檢查,實現早期確診,為臨床搶救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爭取寶貴時間。
[1]夏蘭江.急性闌尾炎誤診為腸梗阻18例臨床分析[J].哈爾濱醫藥,2010,13(04):334-335.
[2]張超,黃巖.小腸穿孔合并闌尾炎1例[J].中國民康醫學,2008,16 (14):211-213.
[3]趙元順.粘連性腸梗阻誤診為急性闌尾炎五例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09,17(09):199-201.
[4]章權.魚刺致肛周膿腫1例[J].中國現代醫生,2010,15(11):765 -767.
R656.7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