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沁暇
(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急診科 四川成都 611130)
淺談急診護理風險與防范對策
唐沁暇
(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醫院急診科 四川成都 611130)
急診科的特殊性使急診科護理管理更要規范化與科學化,以保證急診工作順利進行,保障病人得到有效救治。急診科護理風險主要有急診科護士方面的風險、醫院條件欠缺、科室護理管理欠缺、病人及家屬心理焦急。強化風險意識,加強急診護士規范化培訓;醫院各部門要支持急診科工作;根據科室特點制定具體措施使護理安全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是防范對策。
急診護理風險防范對策
急診科作為醫院救死扶傷的最前沿陣地,工作繁雜,危急重癥患者集中,高風險及不安全的隱患在急診科隨時存在,一旦發生,對患者、醫院、社會都會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及傷害甚至生命。急診科的特殊性使急診科護理管理更要規范化與科學化,以保證急診工作順利進行,保障病人得到有效救治。現就急診科的護理風險與防范對策討論如下:
1.1 急診科護士方面的風險
急診護士的分診、護送危重患者檢查、輸液、給藥、使用搶救儀器等等,不能識別護理風險,違反操作規程,會給患者造成不良后果。近年來急診科護士趨于年輕化,低年資的護士急救經驗不足,病情觀察不細致,技術操作不熟練,對患者病情缺乏判斷力,容易出現工作上的失誤。部分護士法律意識淡薄,缺乏預見性與自我保護意識,護理文件書寫不規范,主要癥狀體征記錄過于簡單或漏記,病情變化未及時記錄或搶救措施記錄不全。有的護士對患者的提問不能耐心解答,引起患者及家屬的不滿,引發糾紛。
1.2 醫院方面因素
醫院條件欠缺,急診科患者多,病情復雜,護士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工作效率下降;搶救儀器設備不全,搶救和留觀患者不能及時收入院;急診護理隊伍年輕化,素質參差不齊,成為隱患。
1.3 科室護理管理欠缺
各項規章制度沒有落實到位,護士配備不足,急救理論與操作培訓不到位,急救藥品與物品管理不善,醫療設備陳舊。
1.4 患者因素
患者維權意識增強,對醫療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急診病人多發病急驟,病情復雜多變,病人及家屬心理焦急,迫切得到及時診治,導致對醫療護理的要求更高。病人突然發病,死亡率高,家屬難以接受,易出現過激行為。
2.1 強化風險意識,加強急診護士規范化培訓
2.1.1 急診科護理人員應加強相關醫療護理法律知識學習,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和依法施護的觀念。為適應急診工作的特點,對急診科護士應進行專業化與規范化的培訓,必須要有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過硬的急救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應急反應能力,應選臨床工作3年以上的護士,對就診患者按急診病人病情分級指導原則進行預檢分診,認真監測生命體征,詢問病史,對危重患者先護送入搶救室,并立即通知醫生做緊急處理,開通綠色通道,保證病人快速有效的救治。2.1.2護理文件的書寫是護士對患者進行搶救治療、實施護理及進行病情動態變化的記錄,是護士執行醫囑進行搶救治療的主要依據,各種記錄一定要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不得涂改。2.1.3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提高服務意識,加強護患溝通。熱情接待每位患者,態度誠懇,語言文明,對護理操作中高風險的項目如洗胃、氣管插管等要履行告知義務,將每項護理操作的目的及風險因素告知患者及家屬以得到理解與配合。
2.2 醫院各部門要支持急診科工作急診科應配備充足的人力資源,并完善各種應急預案,我院規定住院部各科室每天必須至少預留2張床位收治專科病人。當大批患者來診時,立即報告醫務部(或院總值班),立即啟動相應應急預案,保證急診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
2.3 加強科室護理管理
根據科室特點制定具體措施使護理安全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加強護士培訓,如法律意識、服務禮儀、溝通技巧、急救知識與技術等,提高護理服務質量與救治水平。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根據工作需要合理排班,科室對急診各區域的搶救藥品和儀器合理擺放,定點、定位、定量、定人管理,并且要求班班清點交接、記錄,隨用隨補,并消毒保養,確保急救儀器設備藥品隨時處于完好備用狀態。
[1]郭靜.急診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外醫療2009,05
[2]錢萍.加強醫院風險管理的必要性〔J〕.護理管理雜志,2004,4(6): 17-
R4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