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琪 旭龍藝
(遵義醫學院 貴州遵義 563000)
論代孕的倫理爭議
張程琪 旭龍藝
(遵義醫學院 貴州遵義 563000)
代孕行為自普遍化以來,一直備受社會關注。它給患有生殖功能障礙的育齡夫妻帶來了希望,滿足他們擁有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下一代的渴望。此外,由于代孕行為的復雜性和不可控性,集中體現了代孕存在較為廣泛、深遠的倫理爭議。本文試圖理清代孕倫理爭議的焦點以及論證代孕的合理性。旨在使代孕行為能夠減少倫理糾紛,發揮其綜合效能和造福社會。
代孕 代孕母親 倫理爭議
世紀年代末期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迅速發展造就了代孕行為的產生。而在我國,2000年1月發生在湖北省的代孕事件是第一例有記載的代孕行為。因生理功能障礙無法孕育生命的柴某夫婦把其精子和卵子在體外受精后植入其弟媳的子宮內。經過十月懷胎之后,這個嬰兒的降生了卻了整個家庭的心愿,使每個家庭成員都沉浸在無盡的歡樂之中。[1]目前,我國約有四千萬患有生育功能障礙的育齡夫妻,而只有10%的夫妻能夠采用代孕手段滿足其生兒育女的期望。代孕是以委托方和代孕母親不發生身體接觸為前提條件的,它的實現需要依靠包括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人類輔助生殖技術來完成。
依據基因來源的不同,代孕可以分為"完全代孕"和"部分代孕",也可以稱為"妊娠型代孕"和"遺傳型代孕"。"完全代孕"指的是委托方夫妻的精子和卵子在體外完成受孕后,再移植到代孕母親子宮內,最終完成生育的過程。這種行為之下,代理母親提供的僅僅是妊娠的功能,和所出生的孩子沒有基因遺傳的關系。"部分代孕"指的是委托方中的妻子因生殖功能障礙無法生育,由代孕母親提供的卵子與委托方中的丈夫的精子在體外完成人工受精后,再移植到代孕母親的體中。還可能是委托方中的丈夫的生殖功能障礙,需要采用精子庫里的精子完成受孕。[2]統稱為"部分代孕"。本文探討的代孕問題指的是更為廣泛應用的"完全代孕"。
依據價值不同分類,代孕還可以分為利他式代孕和商業代孕。利他式代孕是基于自愿條件下的高尚的、具有公益性質的人道主義行為。商業代孕指的是委托方向代孕母親支付高額的費用,具有"買賣嬰兒"的性質,這與現代社會的倫理道德相悖,受到人類社會的譴責。[3]
代孕能夠滿足因子宮發育異常、多次流產等原因造成的生殖功能障礙的患者擁有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孩子的渴望。并且幫助不孕夫婦擺脫其內心的痛苦和自卑,并有利于維護其婚姻的穩定和諧。另一方面,代孕自產生以來,一直受到倫理學界的廣泛關注,其中反對者眾多。從社會倫理道德角度出發來看,代孕很難被大多數人所接受,致使代孕遭到社會的另眼相待。隨著代孕現象的普遍化,引起了越來越廣泛的倫理爭議,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1.親子關系的界定
代孕行為使得孕育和養育分離,如何才能界定孩子真正意義上的母親?世界各國對待代孕的法律法規大相徑庭。我國《婚姻法》規定,孩子歸屬于提供精子和卵子的人。因而,在"完全代孕"的條件下,孩子的撫養權應該屬于委托方夫婦。
但是,"母愛"作為人類歷來倍感驕傲的特殊情感,意義十分重大。而母愛的最基本的詮釋即是"生育"。代孕母親通過艱辛的受孕過程,在朝夕相處的十月懷胎中,本能的會對孩子產生某種情感聯系,可能使其離不開腹中的嬰兒,更有甚者可能會上演"誰是孩子的母親"的糾紛。
代孕行為中,"孩子"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最大的受害者,他未出生就要開始背負一個復雜的人倫關系。在他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倫理問題更為突出。他對自己的出生,有知情權嗎?他需要贍養代孕母親嗎?因而,親子關系的界定,對代孕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代孕母親的動機
女性自愿接受代孕行為成為代孕母親,她的根本動機是什么?為了高額的報酬接受代孕,還是以高尚的思想去關愛需要代孕的不育夫婦?社會各界中的許多人會將"代孕"與"出租子宮"聯系起來,會不加思索的認為代孕等于出租子宮。這種嚴重侮辱女性,把女性貶低為生育機器、出賣身體器官的思想是不可取的。
在代孕活動中,代孕母親以怎樣的動機從事這項行為,以及她所處于的社會地位,對于代孕的合理性來說,是極為重要的考量標準。從關懷的角度出發,無償的、具有公益性質的代孕屬于利他式代孕。代孕對女性的一生具有重要的影響,對其心理、生理都會造成巨大的波動。因此利他式代孕是在自愿的基礎上崇高的、值得世人尊敬的行為。而以高額費用為目的,由委托方夫婦向代孕母親支付大量金錢的代孕行為屬于商業化代孕。
在商業化代孕中,代孕母親只能承認自己是一個雇傭勞動者,難以被文明社會的倫理道德所認可。在此情況下,代孕中介機構泛濫,并在代孕行為中扮演強勢的角色。從中謀取暴利,委托方夫婦和代孕母親的權益得不到保障。
社會上,某些從事代孕活動的代孕母親或中介機構打著代孕的旗號,實則從事賣淫嫖娼的活動。這樣的行為不僅傷害了每位家庭成員,并且極端的違背了道德倫理和法律法規,給代孕蒙上了一層陰影。在對待代孕母親配偶的方面來說,對方應該有知情權,否則,欺瞞配偶從事代孕活動的,也是有悖于倫理道德的行為。
3.非醫學原因代孕存在的爭議
在代孕實際活動中,委托方往往是患有生育功能障礙的育齡夫婦。但是還有一些特殊的人群,比如說,同性戀者、單身主義人士、HIV病毒感染者等等。他們的行為使代孕演變成更具復雜性的倫理現象,產生更為深遠的倫理爭議。為了代孕行為在未來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發展和家庭的安定,這些特殊人群的代孕要求是不合理的。
2010年10月,廣州某富商通過代孕生下4男4女八胞胎,多家媒體報道,引起了輿論嘩然。部分學者批判這類代孕行為,認為這是富人對無產階級赤裸裸的剝削和壓迫。此外,作為新富階級的有些年輕的健康夫妻,為了避免懷孕的辛苦,或者為了保持姣好的身材,而花錢雇傭代孕母親為其受孕。這些代孕行為混淆了代孕的本質,把具有高尚道德的利他式代孕行為演變成為商業化、產業化、地下的代孕市場,與現有的社會倫理道德準則背道而馳。
在代孕的過程中,一些人為了使下一代更為優秀、聰明,或者避免某些疾病,設計了孩子的基因。此類行為,在國內外倫理界產生了廣泛的批判。代孕的目的是幫助不孕夫婦實現擁有的孩子的渴望。再無其他目的可言。因而,"設計嬰兒"的行為是有悖于倫理道德的,必須禁止。
4.代孕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
代孕活動中,不確定因素眾多,容易產生倫理糾紛,因此這也是代孕受到來自各方爭議的主要原因之一。
承擔更多風險和傷害的是以高尚道德助人的代孕母親。流產、畸形兒、難產等情況都對代孕母親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與此同時,代孕母親在受孕過程中,要受到嚴格的條件限制。例如,為了避免造成對嬰兒的不利影響,不能與他人發生性行為;在受孕的每個階段需要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做一些有利的活動,例如按時吃有利于嬰兒成長的保養品;堅持適當的運動;適當的聽一些音樂;懷孕后期堅持跟胎兒說話交流等等。這些行為幾乎不受到委托方的監督,因此,代孕母親在懷孕階段是否按照委托方的要求執行,無法考證。為此引發的倫理爭議和糾紛層出不窮。
在受孕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常常會出現代孕的一方反悔的狀況。孩子將何去何從?由于沒有法律法規的保護,沒有倫理規約的限制,可能會給代孕的另一方造成嚴重的傷害和損失。
縱觀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工業發展影響著環境狀況,加之先天生育功能障礙和多次流產的影響,患有不孕癥的人群逐年上升,全面禁止代孕不僅不利于不孕夫婦的家庭安寧和諧,反而會迫使他們"鋌而走險",尋找地下的商業代孕機構,反而導致"惡性循環",致使不孕夫婦和代孕母親的權益受到侵害,產生不必要的代孕糾紛。
代孕作為一種日漸發展的手段,會產生一系列全面的、深入的社會影響或效果。如果只著眼于負面影響,而忽視其正面的社會意義,從法律上予以禁止,那么放棄的不只是該行為的綜合效能,也是對新技術資源的一種浪費。[4]
孩子是祖國的希望,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這兩者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來看,計劃生育體制的實施和完善,致使育齡夫妻中獨生子女居多,而其中患有生育功能障礙的這群特殊夫妻,為了實現家庭血脈的延續,不得不運用代孕這一手段實現成為父母的渴望。
作為生育權的具體體現,代孕的產生和發展有一定的必然性和目的性。代孕的應用是社會文明不斷推進的產物,更是倫理道德進步的必然趨勢。因此,在4000萬患有生育功能障礙的育齡夫妻的國情下,適度的放開現行的代孕政策,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的倫理規約是十分必要的。
[1]涂玲,盧光琇.ART倫理委員會構建與作用的探討[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07,28(9):16-18.
[2]戴東雄.親屬法論文集[C].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596.
[3]武艷.代孕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
[4]東振彩,康倩,陳蕾伊,王濱,王東.代孕技術的倫理爭議與合理規范[J].醫學與社會,2012(4):18-19.
R169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