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紅
(遼寧省榮軍醫院超聲科)
橋本氏甲狀腺炎的超聲及臨床研究
宋立紅
(遼寧省榮軍醫院超聲科)
目的:探討橋本氏甲狀腺炎的超聲診斷。方法:選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3月間收治的32例確診為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實施超聲診斷,評估患者的診斷結果。結果:超聲檢查與病理組織學檢查對照符合率達92.5%,超聲診斷前后與病理學檢查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應用超聲診斷橋本氏甲狀腺炎,能夠明確患者病灶,并及時給予患者對癥治療,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橋本氏甲狀腺炎;超聲診斷;臨床治療
橋本氏甲狀腺炎又成為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主要是一種以自身甲狀腺組織為抗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甲狀腺炎癥,當前,此種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確,對于患者的影響較大,如果治療不及時,甚至會導致患者病情惡化,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給予患者準確診斷及對癥治療至關重要[1]。超聲診斷在臨床上的應用較為廣泛,對于明確患者病情,并輔助治療起到了較大的幫助作用。現在選取我院收治的32例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對其應用超聲診斷的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同時將回顧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1年6月-2013年3月間收治的32例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本文以臨床觸診甲狀腺彌漫性腫大并經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為橋本氏甲狀腺炎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20-61歲,平均年齡(38.8±3.2)歲。
1.2 臨床表現
本病多見于中年女性,好發年齡30-60歲,比例為6-10:1,誤診率可達75-100%,本病發展緩慢,病程長,病期可達2-5年,常于無意中發現,甲狀腺腫大是本病重要的體征,一般為非對稱性腫大,質地堅韌不平,后期呈現結節狀,可有疼痛腫脹不適,早期可有乏力可伴甲亢,隨病情發展,可出現甲減癥狀。
1.3 方法
使用儀器是飛利浦彩超HD-7,探頭頻率為5-10MHZ,患者取仰臥位,頸下墊枕,充分暴露頸前區,觀察甲狀腺形態、大小、內部回聲、血流分布及甲狀腺上動脈的血流速度[2]。
1.4 統計學分析
S對于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χ?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超聲檢查與病理組織學檢查對照符合率達92.5%,橋本氏甲狀腺炎聲像圖特征:呈中度以上增大,峽部增厚明顯者占88.7%;呈彌漫性回聲減低者占5.5%,局限性回聲減低者占14.5%;呈粗網樣者占66.1%,細網樣者占25.8%;回聲不均勻或伴結節者占0.8%。超聲診斷前后與病理學檢查對比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CDFI:血流豐富者占67.7%,較豐富者占19.3%,無明顯血流者占12.9%。甲狀腺上動脈血流速度增高,平均流速為0.88+0.26 m/s,阻力指數顯著增高。
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發病機制目前尚無定論,有人認為屬于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并非是慢性炎癥。由于長期缺碘或高碘,甲狀腺組織長期TSH或抗原刺激造成甲狀腺上皮細胞增生,組織中大量漿細胞和淋巴細胞及淋巴濾泡浸潤形成,病人血清中可以檢出很高的抗甲狀腺自身抗體、抗甲狀球蛋白抗體、抗甲狀腺微粒體抗體[3]。臨床多見于女性,起病隱匿,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大多數患者甲狀腺呈彌漫性腫大,以峽部腫大明顯,表面尚光滑,質地較硬,無明顯疼痛,伴甲亢或甲減時出現一系列癥狀。結合臨床及文獻資料認為橋本病有以下特點:(1)彌漫回聲減低型:甲狀腺單側或雙側腫大,以峽部明顯,實質回聲不均勻減低,內可見粗細不等、不規則網格樣強回聲帶,CDFI:血流信號明顯增多;局限回聲減低型:甲狀腺大小形態正常,峽部增厚,內見形態不規則,邊界不清片狀低回聲區,病變區CDFI:血流信號明顯增多、雜亂;結節型:甲狀腺不同程度增大,內見單個或多個低回聲結節,邊界尚清,無明顯包膜,余甲狀腺實質回聲增粗,CDFI:結節邊緣見環狀或半環狀血流信號,余甲狀腺實質內血流信號較豐富。(2)、TGA和TMA二者均為陽性。(3)甲狀腺功能減退而找不到原因。(4)甲狀腺細胞學檢查或癥狀病理學檢查符合本病。此4項中符合第一項和其余任何一項者,即可確診為本病[4]。血清檢查創傷小,陽性者的病理符合大于95%,但本病的臨床表現往往不典型,彌漫性病變越來越少,又常常與甲狀腺其它病變同時存在。應注意鑒別,(1)Greaves:橋本病伴甲狀腺功能低下者呈粘液水腫面容,怕冷,而Greaves病癥狀相反,且表現為回聲致密略低于正常腺體回聲,腺體內血流信號豐富。(2)局限回聲減低型與亞急性甲狀腺炎:亞甲炎病灶若位于腺體表面,常與頸前肌發生黏連,分界不清,腺體回聲強弱不均勻,局部壓痛明顯,血流信號豐富。
橋本氏甲狀腺炎目前的治療是以對癥處理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確切,疏肝養陰活血湯合優甲樂治療,既能有效地控制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癥狀,又能明顯縮小甲狀腺腫大,特別在免疫學指標方面有顯著改善的作用。當甲狀腺腫大明顯伴有壓迫癥狀時才可短期應用激素治療或采用手術治療。然而,假如甲狀腺有結節的話,最好每半年復查一次。當病情進展出現甲減時即需開始用左甲狀腺片足量替代(優甲樂50~200ug)治療,年齡較大者宜從小劑量開始。過去采用的常規激素治療并不能有效阻止病情的進展,反而因其副作用較大而對人體健康造成新的損害。因此,目前已放棄早期應用激素,而是出現甲低后進行甲狀腺素替代治療。
[1]黃潔萍,徐云.橋本甲狀腺炎48例超聲影像分析[J].實用醫藥雜志.2011,21(01):145-146
[2]朱霞,黃道中,鄧又斌,羅鴻昌,張青萍.超聲在橋本病甲狀腺功能判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3,20(12):87-88
[3]林艷麗.橋本氏甲狀腺炎病理診斷易發生誤診的原因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10,32(20):99-100
[4]尚培中.橋本甲狀腺炎的診斷與治療[J].臨床誤診誤治.2012,21 (06):178-179
R581.4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