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厚元
震驚全國的衡陽“賄選門”事件,是一起典型的以賄賂手段破壞選舉的違紀違法案件,是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挑釁、褻瀆和踐踏。必須依法依紀嚴肅查處,以維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權威和憲法法律的尊嚴。
衡陽賄選案涉案人員之多,涉案金額之大,影響之惡劣,實為罕見,令人深思。此次賄選案有諸多原因,筆者以為,現行候選人介紹機制的不完善是造成此次賄選的重要因素之一。假如大會主席團能夠公開、透明地對候選人進行全面客觀介紹,假如候選人能夠主動向選舉人宣傳介紹自己,假如代表對候選人相關情況的知情權能夠得到充分保障,假如代表與候選人之間溝通渠道暢通,結局或許不至于如此糟糕!
以適當的方式向選舉人全面、客觀地介紹候選人,既是民主選舉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也是保障選民或代表知情權的重要渠道。對候選人相關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和認識,是選民或代表依法行使選舉權,作出理性投票的前提和依據。
現行候選人介紹機制存在主的要問題:
一是介紹立法滯后。對于如何介紹候選人,只有選舉法第二十九條、三十三條對代表候選人介紹方式作出較為原則的規定,而對于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候選人如何介紹,并沒有相關法律作出明確規定。由于候選人介紹無法可依,在選舉實踐中,一些地方候選人介紹程序做得很不規范,往往是走過場、搞形式主義,甚至沒有介紹程序。使得選舉人對候選人往往是只見其名不見其人,“不識廬山真面目”, 這讓某些企圖渾水摸魚者有機可乘。
二是介紹過于簡單。現有候選人介紹方式往往過于簡單,既缺乏深度,又缺乏透明度。一般只對候選人作簡單的書面介紹,如候選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務、學歷、工作簡歷等簡單性文字說明。而對候選人政治覺悟、履職思路、法治意識以及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情況鮮有介紹,選民或代表甚至于連候選人長得啥樣都無所知曉。在這種情況下,代表或選民投票就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被動性和隨意性。
三是缺乏互動機制。按照現有規定,只能由選舉委員會、大會主席團或者提名人對候選人進行介紹。而候選人本人不能主動向選民或代表宣傳介紹自己,表達自己的主張和見解,接受選民或代表的提問和質詢。選舉人與候選人之間互動平臺缺乏,溝通渠道不暢,對話交流不多。由于選舉人和候選人正常交流途徑受阻,這為地下宣傳、秘密拉票乃至賄選開了方便之門。
向選舉人全面介紹候選人情況,使之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讓選民或代表走近候選人,真正了解候選人,以便作出更加理性的選擇,選出理想候選人,代表他們行使管理國家職權,既符合現代選舉制度安排,也是依法治國的現實需要和必由之路。
因此,筆者建議:
首先是加強立法,使介紹有法可依。建議對地方組織法、代表法和選舉法等有關法律進行修改,對代表候選人和國家機關領導人員候選人介紹程序都作出明確規定,進一步完善候選人介紹機制,使候選人介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具有可操作性。建議恢復1979年選舉法第三十條“各黨派、團體和選民,都可以用各種形式宣傳代表候選人”相關規定,切實保障選民和代表對候選人的知情權。
其次是豐富方式,使介紹有序進行。改進現有單一的候選人介紹方式,使介紹方式多樣化、合理化和人性化。一是由選舉委員會、大會主席團有針對性地對一些候選人向代表或選民進行主動介紹;二是候選人提出申請,經選舉委員會或大會主席團同意,向選民或代表宣傳介紹自己,增加選舉人的了解和好感;三是代表或選民可以向選舉委員會或大會主席團提出要求,對某些候選人進行進一步的介紹,以深入了解候選人的相關情況;四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人大網站等現代多媒體,對候選人進行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立體式宣傳介紹,方便選民或代表全方位地了解候選人。
再者是搭建平臺,暢通介紹渠道。充分利用人代會各種會議如全體會議、預備會議、代表團會議以及記者招待會等交流平臺,為選舉人與候選人提供更多直接溝通、交流互動的機會,使選舉人真正走近候選人,了解候選人,消除對候選人的神秘感和陌生感,以便投票時擇優選舉,選出滿意人選,使民主選舉真諦得到真正體現。
(作者單位:安徽省鳳陽縣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