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玲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的不斷改革和發展,加強假冒偽劣產品的價格鑒定已經變得刻不容緩,并且逐漸成為各地價格認證機構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因此,各地區要對假冒偽劣產品價格鑒定進行全面的分析,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給予解決,提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意見,以更好地促進其發展,堅決抵制假冒偽劣產品的泛濫。
關鍵詞:假冒偽劣產品;價格鑒定;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F47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2-0050-01
隨著國家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不斷增加,推動了各地區假冒偽劣產品價格鑒定的不斷發展。和普通的搶、盜等案件的價格鑒定相比,假冒偽劣產品所涉及到的規章制度、法律法規更加的具體和廣泛,而且涉案團隊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因此就要求價格鑒定機構具備較高的鑒定水平和綜合素質。本文將會對假冒偽劣產品價格鑒定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探討,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假冒偽劣產品價格鑒定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如今我們一直習慣于將假冒和偽劣混淆在一起,但實際上兩者在法律上有著嚴格的區分。假冒偽劣產品前者主要是指那些未經注冊商標擁有人認可就生產和銷售與之相同標志的產品,而后者主要是指生產和銷售一些產品質量不合格的商品。也就是說偽劣不一定是假冒,同時假冒也不一定就是偽劣。在處理假冒偽劣產品價格鑒定過程中不僅需要對涉案商品進行準確的價格鑒定,而且還要求鑒定人更好地掌握法律規范和條款。目前假冒偽劣產品價格鑒定中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鑒定的質量和效率,具體介紹如下。
(一)鑒定價格的主體缺乏統一性
現在的法律法規中明文規定價格認證中心才是進行價格鑒定的主體,但是卻未對價格鑒定的受理范圍給予明確的規定。實際上,很多政府的主管部門都是按照自身的法律法規對假冒偽劣產品進行鑒定的。例如對于煙草制品來說其價格鑒定的主體則是煙草專賣局。如今我國的假冒偽劣產品價格鑒定的主體不僅有價格認證中心,還有政府主管部門,這導致價格鑒定工作出現混亂,鑒定結果五花八門,嚴重影響了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價格鑒定內容不夠明確化、具體化
鑒定部門在接受價格鑒定委托之后,需要對鑒定實物進行考察,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借助專業部門的技術鑒定來獲得科學的鑒定結論。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的價格鑒定人員只是按照照片、簡單鑒定資料等就對商品進行價格鑒定,這完全違背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因為相關法律法規中明文規定價格鑒定結論書中應該包括估價依據、估價鑒定范圍、估價方法以及估價結論等內容,并且估價依據、方法和過程要進行詳述的介紹。
(三)價格鑒定結論不夠科學化、合理化
在假冒偽劣產品價格鑒定的實踐中,無論是高仿的假冒偽劣產品還是低仿的假冒偽劣產品,仿品能否以假亂真、真品有無該種款式、易混淆程度如何、仿品是是以假賣真還是以假賣假,價格鑒定人員對其都不會區別對待,一律按照相關的規范標準進行價格鑒定。例如某部門在處理一起假冒注冊商標的案件時,對于非法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未銷售的即不存在銷售價格的則按照真品價格進行鑒定,價格從1500元到2萬元不等,對于已經銷售的則按實際銷售價格進行計算,該案例設計商品800多件,總價值約700萬元。從該案例可以看出,對于同一個案件如果采用不同的價格鑒定標準,其最終的價值將會相差很大。
二、加強假冒偽劣產品價格鑒定的主要策略
為了能夠做好假冒偽劣產品的價格鑒定工作,不僅要求鑒定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并加強對相關鑒定方法和法律法規的學習,而且還要加強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和交流,盡可能提高價格鑒定的質量和效率。
(一)明確價格鑒定的主體及受理范圍
國家的相關估價管理法中明文規定了“國家的國務院及各地區人民政府價格部門才是追繳、扣押、沒收假冒偽劣產品的主管部門,并且相關的價格事務所為各級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的指定機構等,其余的任何部門和個人都無權對假冒偽劣產品行使價格鑒定”。根據上訴規定,煙草專賣局等部門根本無權對涉案產品進行價格鑒定,更不用說出具價格鑒定結論書了。例如,我國實行煙草專賣專營政策,因此煙草專賣局不僅是煙草的經營者,更是維護煙草市場的執法者,其地位決定了其在煙草涉案價格鑒定中不可能達到公正公平的目的。對于制造、出售假冒偽劣產品的企業或個人,數量少、金額小的由相關部門給予罰款和警告,對于數量大、金額大的案件,要移交公安部門進行調查。
(二)明確價格鑒定的主要內容
價格鑒定部門在接受相關部門委托之后,不僅要對涉案物品的案發時間、地點等進行考察,而且還要對涉案的企業背景、企業現狀等進行調查。價格鑒定人員要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對于任何一類案件都要嚴格按照國家的相關規范和標準進行鑒定,并出具全面的、科學的、合理的鑒定結論書。價格鑒書中不僅要有鑒定的方法、鑒定的過程、鑒定的內容、鑒定的結論等,而且還要對相關數據進行解釋和說明,以確保委托方能夠準確的抓住結論的要點。
(三)修改價格鑒定的相關標準,以確保鑒定結論的合理化
2001年4月 最高人民檢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聯合頒布了《關于辦理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其中明文規定如果假冒偽劣產品還未銷售,其價格鑒定將會以假冒偽劣產品的標準價格進行計算;對于沒有標價的產品,則依法按照同類產品的價格進行計算;對于那些產品價格難以確定的產品,則會委托相關的產品估價機構進行價格鑒定。在實際的假冒偽劣產品價格鑒定過程中,有很多的假冒偽劣產品都沒有明確的標價,而且與這些產品相關的同類產品的市場價格也很難獲得,因此只好委托相關的估價部門進行價格鑒定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避免價格鑒定結論失真對假冒偽劣產品案件判定的影響,從而最大限度的實現了公平和公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假冒偽劣產品價格鑒定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的工作,其不僅涉及到了廣泛的專業知識,而且還涉及到了相關的法律法規,因此要求鑒定人員嚴格要求,以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確保價格鑒定工作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王愛霞.假冒偽劣產品價格鑒定中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檢察官,2011,4(5):27-28.
[2] 楊雯煜.對國際貿易中假冒偽劣產品的思考[J].魅力中國,2013,12(19):43-44.
[3] 李 海.淺談假冒偽劣商品價格的鑒定工作[J].決策與信息(下旬刊),2013,5(8):125-126.
[責任編輯: 龐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