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瀟
摘要:新時期高等院校的經濟活動呈現復雜化的趨勢,因而對于財務管理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為了確保資金的安全,促進高等教育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建議如下:完善控制環境;對風險進行準確評估;制定嚴密的財務內控機制;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平臺;對財務內控機制進行監督。
關鍵詞: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內控機制
中圖分類號:F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2-0065-02
一、前言
新時期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呈現蓬勃發展的局面,其辦學規模也日益擴大,經濟活動的種類也逐漸繁多,進而促使高校財務在管理理念上有了很大的變化,已經從傳統的“重視核算”逐漸朝著“預算管理和會計核算協同并舉”的新模式轉變。2011年,國家加大了財政預算體制的改革,相繼推出了國庫集中支付以及非稅收收入收繳的改革,加上一系列改革政策的逐漸出臺,人們關于高等院校財務內部管理有了新的要求。為了能夠迅速適應當前復雜多變的財務管理環境,確保高效資金正常運轉的安全,促使高等教育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在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建立一套高校的財務內控機制迫在眉睫。在這里高校的財務內控機制主要指:高校為了確保其教學以及科研活動的順利進行,高校資產本身的安全以及完整性,高校會計資料本身的真實、合法以及完整性,以免出現錯誤和舞弊行為,而制定并推行實施的一系列財務管理制度、措施和程序。
二、高等院校財務管理新的發展趨勢
(一)經費來源呈現多元化
以往教育經費主要來源是單一財政撥款和學費收入,現在逐漸轉化成多種渠道的籌措經費的模式,相應的添加了國內外銀行的貸款、校區的置換以及資產的處置收入和社會上的捐贈等多個方面。隨著經費來源日益多樣化,經費的數額也在不斷上升,這便使得學校財務管理面臨很大的挑戰,如果學校的控制力度不夠,監管不夠到位,很容易出現巨大的財務風險,嚴重時還會給學校造成極大的損失。
(二)財務核算復雜化
當前高等院校以事業會計核算為基礎,相應增加了企業會計以及基建會計等,使得整個高校會計所需核算的內容更加復雜化。一般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高校后勤在不斷改革過程中日益社會化,因為后勤管理部門本身獨立的法人資格,使得它在執行學校的會計制度時很難和學校的財務業務核算統一起來;在事業會計核算整體框架中,正確呈現基建財務的核算內容與科研項目的經費在整個會計核算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例,而且它的管理難度也在隨之增加。
(三)經費監管日益困難
各大高等院校怎樣使用和管理各類專項資金以及基建維修經費和科研項目經費已經成為日前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工作中常會出現挪用、冒領以及暗箱操作學校資金的各種違法行為,這從某種角度來說是因為財務管理部門職責和權限界限不夠清晰所致。如果學校單純依靠學校財務部門對資金最后支出環節進行控制,很難實現對整個項目經費整體運行的有效監管。
(四)存在很大的技術風險
目前各大高校的財務系統已經相繼引入了信息技術,建立了數字化的校園網絡,會計核算推行電子化,各大校區之間實行財務聯網,學費的收入系統、學校和電子銀行之間各項資金往來等都在借助信息技術的便利性,然而也使得學校資金以及財務信息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而傳統高效的財務內控機制不得不朝著風險控制的方向轉變。
三、高等院校財務工作內控機制內容
內控機制只有在依附某個具體的單位以及組織時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與效果,它的形式與內容常因單位以及組織上的差異而呈現不同。就高等院校而言,財務內控機制的推行是在基于保護學校資產安全完整性、實現會計資料真實合法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
(一)機構的設置以及崗位的職責
高校在對財務工作機構設置以及崗位職責權限進行劃分時,一定要秉承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的標準,每項經濟業務必須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部門或者人員經手處理,對于單個人或者部門的工作應該和其他人或者部門工作保持一致或者相聯系,然后彼此互相制約與監督。它的內容為:每項業務必須由一人以上人員進行辦理;錢、賬、物都要分開進行管理;憑證制度要健全完善等。所以設置財務部門機構以及崗位職責內容時一定要充分考慮業務程序是否清晰、有序、流暢以及安全等因素。
(二)制度要完善,做好監督工作
高等院校財務的內控機制能否有效實施起來與相關制度是否完善有著密切的關系。高校在財務管理工作上要結合國家法律法規所需,以自身實際特點為基礎,對組織結構和崗位責任以及業務處理程序等多方面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制度規范,盡可能的確保高校經濟業務能夠有章可循且有法可依,進而實現財務管理工作正常有序運行,嚴禁一切非法行為的出現。
(三)科學合理分配和管理經費
預算控制屬于內控機制最為核心的內容,而預算的核心在于對經費的分配上。在對經費進行分配時應該堅持統籌兼顧、分清重點的原則,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經費分配體制,妥善處理各方面的利益關系,進而為學校可持續發展創造堅固的財力保障;另外經費預算要科學化,并且要對其進行精細化管理;此外建立并完善預算經費的績效評價體系也非常重要。
(四)充分利用先進信息技術
財務管理人員不斷的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整個財務管理工作中,改變了高校傳統內部控制環境,而采用信息技術手段所建立起來的財務內部控制體系,不僅彌補了人為操縱的不足之處,還使得整個內控機制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出來。與此同時,由于財務信息系統自身的控制得以加強,便使得系統內部各項組織和管理、程序的開發和維護、數據的輸入和輸出以及資料的儲存和備份都處于不斷的更新和升級狀態中,這也就滿足了不斷變化發展的環境所需。
(五)開展培訓活動,提高人員素質
無論是傳統環境還是信息化技術迅猛發展的網絡時代,高等院校的財務內控機制能否正常運行與人員的素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而要加強各部門人才綜合素質的提高。
四、高校財務內控機制完善措施
(一)完善控制環境
控制環境屬于整個財務內部控制的核心系統,其關系到其它內部控制環節各項工作的開展,因而要完善學校財務工作的控制環境。
(二)對風險進行準確評估
所謂風險評估主要指針對高校各項經濟活動里可能出現的風險作出相應的預測和識別,然后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將風險降到最低。高校財務風險涵蓋籌資與投資以及一些違規操作所形成的風險。為了提高人們學風險及時預警以及控制的重視,財務管理人員應該建立一系列有效的分項防范與預警運行機制。
(三)制定嚴密的財務內控機制程序
高等院校財務管理部門通過制定嚴密的內控機制程度使得各種違法、違規事件發生的概率降低,進而減少風險以及損失的出現。該控制程序主要包含授權和預算控制以及技術手段控制。
(四)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平臺
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平臺有助于協調學校內部各個部門以及人員之間的信息,從而盡快的處理好和外界主管部門、學校和銀行、學校與學生等方面的各種信息的溝通。現在很多高等院校已經將會計電算化應用到財務管理中的會計核算中,進而為學校財務信息的有效流動打好了基礎。以此為基準,高等院校還建立了完善的財務信息管理體系,使得各項財務信息可以借助網絡安全準確的傳輸到制定的部門,當然這也屬于財務內控機制里面重要的組成內容。
(五)對整個財務內控機制進行有效監督
高等院校的財務內控機制能否有效運行關系到學校的正常運轉,而這又和各部門獨立、比較權威性的監督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系。一般情況下高等院校會在其內部設置審計部門來管理監督高校財務的內部控制系統,其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審計部門只有認真開展財務工作的事前審計工作,才能判斷財務的內控系統是否合法,有沒有按照規范進行操作,通過這樣嚴格的監督才可確保財務信息本身的真實性以及數據處理結果的可靠性與準確性。
五、結語
總之,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使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高等院校財務管理作為整個過學校能否正常運行的關鍵環節也在信息化技術的帶動下有了新的發展局面,其內控機制的不斷完善促使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高等院校各項財務工作也日益系統化、規模化、標準化,不僅為學校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促使學校能夠積極面對市場經濟中的各種機遇和挑戰,為我國市場經濟建設也貢獻了力量。
參考文獻:
[1] 周中軍.淺談高等學校會計監督體系建設[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3(1).
[2] 趙 暉.強化高等學校的內部會計控制[J].現代經濟信息,2012(21).
[3] 徐廣成.網絡環境下會計電算化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創新研究[J].會計之友,2012(8).
[4] 郭宏君.加強高校內部控制制度的幾點思考[J].財會通訊,2013(5).
[5] 徐 晟.論高校財務內控制度與運行機制創新[J].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3(5).
[6] 董 軍.加強高校財務管理規避財務風險[J].管理觀察,2013(3).
[責任編輯:譚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