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衛松,曲萬達,谷京哲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吉林長春130011)
某車型是一款新型城市用商用車,其底盤采用階梯式車架總成及低入口、低地板平頭駕駛室,既能滿足人員頻繁上下車的方便性,又能保證乘員在駕駛室內直立通行,同時在狹窄街巷內具有靈活的機動性。
該款商用車由于采用了低地板設計,如圖1所示。
地板平面2的離地高度為825 mm,此高度已經低過了水箱風扇的旋轉軸線,水箱1后端面和發動機3前端面之間的距離為650 mm,傳統的皮帶驅動風扇將無法布置。由于液壓泵和帶動風扇轉動的馬達之間采用液壓油管連接,布置起來更加靈活,因此在該款商用車上考慮選用液力驅動風扇。
普通皮帶驅動風扇的結構如圖2所示,發動機轉速與風扇轉速的關系如圖3所示。普通皮帶驅動風扇的特點是,風扇與發動機之間為固定傳動比,發動機低轉速工作時,風扇功率較低。
液力驅動風扇的結構如圖4所示,發動機轉速與風扇轉速關系如圖5所示。液力驅動風扇的特點是,風扇工作轉速與發動機轉速無關;風扇可以在最低轉速和最高轉速之間無級調速;發動機低轉速工作時,可提供更高的風扇功率。
因此,液力風扇在功率優化、轉速控制、空間布置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更適合應用在散熱要求高,不適合布置傳動軸和皮帶的車輛中。
根據控制方式不同,可分為液壓控制和電液控制;根據液壓泵結構形式不同,也可分為定量泵系統和變量泵系統。如圖6所示。
電液控制方式具有反應靈敏、操縱靈活、線束布置方便等特點,相對于液壓機械控制方式反應慢、效率低、布置具有局限性的缺點,更具有優勢[1]。定量泵不可調節流量,而變量泵的輸出流量可以根據系統的壓力變化 (外負載的大小),自動地調節流量,這樣可以節省液壓元件的數量,從而簡化了油路系統,而且可以減少油發熱。在液力風扇中選用變量泵能夠更好地實現風扇轉速控制,可以實現如圖7所示的可控轉速,當發動機轉速較低時,風扇保持靜止,當發動機在低速狀態下運轉時,發動機與風扇轉速保持正比,當發動機保持最大功率或者超負荷運轉時,風扇保持最大轉速,以滿足散熱需求。
在該款商用車上,選用了電液控制方式的變量泵驅動系統。
按照該款商用車的發動機型號BF6M2012-20E4計算,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隨發動機的轉速關系如圖8所示。
該款發動機在約1 500 r/min時具有最大功率,最大功率為150 kW;在約1 500 r/min時具有最大扭矩,最大扭矩為720 N·m。發動機在最大扭矩附近工作時,發熱量最大,因此發動機轉速在1 500 r/min附近時需要具有最大的風扇轉速,柴油機的風扇為發動機自帶的標配風扇,扇葉直徑為647 mm,風扇轉速與風扇功率關系曲線如圖9所示。按照設計要求,當風扇在1 500 r/min時發動機能夠滿足發動機全負荷的散熱需求。由于油泵的最大允許轉速為3 000 r/min,傳動效率約為95%,初步選擇傳動速比為0.53,從而得到發動機轉速和風扇轉速的關系,根據風扇轉速和風扇軸功率之間的關系,可以得到發動機轉速和風扇轉速、風扇功率之間的關系曲線如圖9所示。
最后確定液壓泵及馬達排量:液壓泵為28 mL/r;液壓馬達為20 mL/r;輸入功率為20 kW;輸入扭矩為100 N·m。得到發動機轉速、風扇轉速和風扇功率的關系如圖10所示。
如圖4所示,液力驅動風扇系統的主要組成元件包括:軸向柱塞油泵、液壓馬達、液壓油罐、電氣控制器、油管等,原理圖如圖11所示,可以看出除軸向柱塞油泵、液壓馬達的布置需要嚴格按照水箱和發動機的位置設計外,其他元件可以在商用車上靈活布置。
具體在該款商用車上的布置如圖12所示,冷卻風扇與散熱器及中冷器模塊總成布置在底盤前端,軸向柱塞油泵布置在發動機右側,如圖13所示,通過皮帶從發動機輸入動力,液壓油罐布置在駕駛室后端的龍門梁上。
介紹液力驅動風扇在某商用車上的應用,分析液力風扇的匹配和布置。采用液力驅動方式,風扇不再由發動機直接驅動,冷卻系統布置安裝方式更加靈活;電控液力驅動風扇冷卻系統可依據冷卻介質溫度自動調節風扇轉速,可節省發動機功率消耗,減少噪聲;實現了自動調節風扇轉速的功能[2];冷卻系統的冷卻能力可隨車輛的散熱需要而改變,使車輛中的冷卻介質保持最佳溫度狀態。
【1】董浩海.助力汽車排放升級的博世力士樂液壓驅動冷卻風扇系統[J].商用汽車,2011(18):66-67.
【2】李毅,胡瑞玲,劉景平.電控液驅風扇冷卻系統及其在工程機械上的應用[J].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學報,2008(4):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