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峰 郭慶升 孫國強
遼寧省人民醫院骨二科,遼寧 沈陽 110016
兩種不同術式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效果對比研究
吳 峰 郭慶升 孫國強
遼寧省人民醫院骨二科,遼寧 沈陽 110016
目的通過比較兩種不同術式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效果,篩選出一種有效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術式。方法將2008年10月—2013年10月入住該院的100例腰椎管狹窄癥患者按照奇偶數字法隨機地均分為A、B兩組,每組各為50例。A組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間融合內固定術,B組采用有限椎板切除椎管減壓術。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復發率、治療前后Fairbank JC評分、生活質量以及自我管理情況等。結果A組優良率及復發率分別為70.00%、12.00%,B組分別為90.00%、6.00%,兩組優良率及復發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前后Fairbank JC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0.01),且兩組治療后Fairbank JC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各因子評分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B組治療前后除了生理領域與環境領域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其他各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治療后自我管理評分與A組治療后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有限椎板切除椎管減壓術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及普及。
全椎板切除椎間融合內固定術;有限椎板切除椎管減壓術;臨床效果
所謂腰椎管狹窄癥,指的是由于腰椎管結構出現異常狹窄而使得相應的神經結構受損的一種病理狀態,在中老年人群中該病的發病率較高,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腰椎管狹窄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椎管腔內明顯變窄,以間歇性跛行為主要臨床特征。當前,我國老齡化程度越來越嚴峻,該病的發病率也隨著老齡化進程的不斷深化而逐漸增加。目前,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方法眾多,多數均采用減壓治療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在這些減壓方法中,有兩種減壓方法應用最為廣泛,即:全椎板切除椎間融合內固定術與有限椎板切除椎管減壓術。該研究主要將上述兩種術式用于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過程中,并對兩種術式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分析,以篩選出一種有效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術式,以2009年11月—2013年11月期間的100例腰椎管狹窄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入住該院的100例腰椎管狹窄癥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 61例,女 39例;年齡 31~75歲,平均(50.29±7.37)歲;間歇性跛行22例,間歇跛行伴腰痛40例,同時并發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29例,并發括約肌功能損傷9例;發病節段主要位于 L2~L3、L3~L4、L4~L5以及 L5~S1,其中三個節段患者數 12例,雙節段62例,單節段26例;該組全部患者均采用CT及MRI診斷與檢查,術前均得到過1~3個月的保守治療。將該組患者按照奇偶數字法隨機地均分為A、B兩組,各為50例。A組:男32例,女 18例;年齡 31~73歲,平均(48.72±6.54)歲;間歇性跛行 11例,間歇跛行伴腰痛22例,并發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13例,并發括約肌功能損傷4例。B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33~75歲,平均(51.38±9.59)歲;間歇性跛行 11例,間歇跛行伴腰痛18例,并發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16例,并發括約肌功能損傷5例。
A組采用全椎板切除椎間融合內固定術。具體方法為[1]: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在減壓節段相鄰椎體置入兩對或三對椎弓根釘,切除該節段的棘突、椎板及小關節內側緣,擴大側隱窩及神經根管,使神經根充分減壓,安裝縱向連接棒。探查該間隙椎間盤,有突出者予以摘除,自體椎板骨及棘突骨填入融合器中后打入椎體間隙。安裝橫連接。術后常規放置負壓引流。B組也在局部麻醉的條件下采用有限椎板切除椎管減壓術。具體方法為:患者取俯臥位,后正中切口,注意保護好棘上及棘間韌帶,沿椎板剝離至關節突關節。常規切除椎板間黃韌帶,用椎板咬骨鉗咬除部分上下椎板(如遇椎板及關節突增生肥厚嚴重,可用骨刀或磨鉆將骨質打薄后再咬除最內層皮質)進入椎管。根據狹窄因素,酌情咬除肥厚黃韌帶,單或雙側部分椎板,棘突基底部分骨質,突出及鈣化椎間盤組織,以及增生肥厚的部分上關節突(潛行咬除或鑿除構成狹窄部分,盡可能保留2/3以上關節)[2]。
1.3.1 臨床療效評價標準 本研究使用療效評定標準主要按照Nakai C4級評分,主要包括如下內容[3]:①優:癥狀與體征完全改善,完全恢復正常工作;②良:癥狀與體征基本得以改善,勞累之后偶爾出現腰部及下肢酸痛癥狀,但可恢復正常工作;③可:癥狀與體征改善比較明顯,遺留輕度腰痛或者下肢癥狀,影響患者的工作與正常生活;④差:治療前后并未見顯著好轉。
1.3.2 腰痛病情恢復情況評價 主要采用賀續珊改良的Fairbank JC“腰痛病情評分表”進行功能評定[4]。
1.3.3 生活質量評價 WHOQOL-BEFF主要包括生理、心理、社會關系以及環境四個維度共計26個分項目所構成,以1~5級評分方法對其進行評分,得分越高則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3.4 自我管理評價 主要包括限制行為、管理行為、心理活動以及狀態管理四個方面的內容,共25個分項目,1~4級評分,評分越高則表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強[5]。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復發率、治療前后Fairbank JC評分、生活質量以及自我管理情況等。
數據均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及分析,計量資料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進行 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百分比)[n(%)]的形式表示,進行χ2檢驗。
B組優良率明顯優于B組(P<0.05),且B組復發率明顯小于A 組(P<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 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及復發率比較[n(%)]
兩組治療前后Fairbank JC評分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B組治療后與A組治療后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Fairbank JC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Fairbank JC評分比較[(),分]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t P A 組(n=50)B 組(n=50)5.2719.3020.0290.0086 tP 1.82±0.671.91±0.720.0790.8313.43±0.954.27±1.203.0780.043
A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各因子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但B組治療前后除了生理領域與環境領域方面無統計學差異,其他各項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A組治療前后自我管理評分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B組治療前后各方面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與A組治療后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腰椎狹窄癥指的是由于組成腰椎管的骨性以及纖維組織出現異常,而使得腰椎管的有效容量顯著遞減,以至于椎管及神經根管之中的神經組織受壓或者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病癥,是一種極為常見的腰椎退行性病患。同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治療比較,腰椎管狹窄癥的非手術在治療療效非常差[6]。
相關臨床研究結果[7]顯示,非手術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改善率為15%~43%,雖然正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但是仍然會由于頻繁發作而使得患者不堪忍受而最終接受手術治療。隨著脊柱內固定產品的不斷研發及應用,充分的椎管減壓術在臨床治療腰椎管狹窄癥時短期效果顯著,全椎板切除椎管減壓椎體之間植骨融合內固定手術方式廣泛用于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治療之中。有限椎管減壓術則是基于另外一種觀點,認為腰椎管狹窄癥屬于腰椎三關節復合體增生而引起神經受壓,所以僅僅對受壓節段的神經根管擴大減壓即可達到治療的目的。
該研究主要采用按照Nakai C4級評分標準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進行分析,結果顯示:B組治療優良率顯著大于A組,該結果提示有限椎板切除椎管減壓術療效顯著優于全椎板切除椎間融合內固定術,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硬膜囊及神經根解除壓迫往往需要切除椎板連同小關節突,以達到徹底減壓的目的,一般采用有限椎板切除椎管減壓術,而腰椎管狹窄治療屬于神經根解除壓迫,因此有限椎板切除椎管減壓術更適合此類疾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一種手術的療效如何,不僅僅需要視其短期療效,且還要觀察其術后患者恢復情況及術后生活質量[8]。該研究采用Fairbank JC“腰痛病情評分表”及 WHOQOL-BEFF生活質量評價標準對兩組術后患者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價,結果顯示:B組治療后Fairbank JC評分與A組治療后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B組治療后生活質量優于A組。該結果提示,腰椎管狹窄癥在治療過程中,其脊柱后路結構不可避免地受到破壞,就會使得脊柱的節段穩定性將進一步喪失,從而使得腰椎正常結構應力減弱而出現腰椎不穩導致持續性下腰痛等癥狀,而采用有限椎板切除椎管減壓術可以緩解上述癥狀,使患者肢體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9]。因此,患者術后恢復較快,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各因子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各因子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干預后相比,aP=0.031,bP=0.027,cP=0.022,ta=3.672,tb=4.279,tc=5.903。
項目A 組(n=50)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B 組(n=50)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環境領域生活質量總得分9.49±1.0211.05±2.0510.43±1.5511.05±2.0340.30±5.559.53±1.1110.77±1.2510.58±1.6711.00±1.1241.29±4.320.0130.3360.1230.0250.120>0.05>0.05>0.05>0.05>0.059.59±1.1711.00±1.4410.23±1.2911.26±2.0740.95±5.519.43±1.54(13.13±2.56)a(13.02±2.13)b(11.98±2.2)4(46.95±6.86)c 0.6344.2933.7990.3783.691>0.05<0.05<0.05>0.05<0.0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自我管理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治療前后自我管理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干預后相比,aP=0.035,bP=0.032,cP=0.027,dP=0.029,ta=3.237,tb=3.775,tc=4.338,td=4.029。
項目A 組(n=50)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B 組(n=50)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限制行為管理行為心理活動狀態管理21.29±3.159.20±1.2311.36±2.2714.32±2.3721.35±3.149.01±2.0911.07±2.2014.45±2.590.3220.8910.1790.256>0.05>0.05>0.05>0.0520.14±3.099.55±2.5511.80±2.5613.90±2.88(24.59±3.19)a(11.39±2.90)b(13.02±2.99)c(16.08±3.90)d 4.2904.0323.4995.199<0.05<0.05<0.05<0.05
綜上所述,有限椎板切除椎管減壓術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及普及。
[1]隰建成,馬遠征,胡明,等.經皮椎問盤切除、射頻消融治療包容性腰椎問盤突出癥 36 例[J].實用骨科雜志,2012,18(9):769-771.
[2]任劍鋒.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治療進展 [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11,12(1):73-75.
[2]Postac F,Postac R.Operative management of lumbar dsc herniation[J].Acta Neurochirugica Supplementum,2011,108:17-21.
[4]Nyarady Z,Orsi E,Nagy K,et al.Transgingival lagscrew osteosynthesis of alveolar process fracture[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0,39(8):779.
[5]廖翔,蔣勁,熊東林,等.Disc-FX System經皮髓核鉗夾術與開窗減壓術治療伴根性的包容性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1,17(1):25-28.
[6]黃海敏.腰椎問盤突出癥患者的康復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2):55-56.
[7]余巧靈,壽棘.康復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9):21-22.
[8]吳汝平,趙鋼生,趙品益.兩種手術方式治療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的近期療效比較[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13,20(18):22-23.
[9]蘇吉梅,阮文華,葉笑味.兒童頜面部創傷及家長對其認知的研究[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0,28(3):265-267,272.
R687.3
A
1674-0742(2014)05(b)-0067-02
吳峰(1976.6-),男,遼寧沈陽人,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關節矯形及關節鏡微創(膝及肩),Email:zjmedmail@126.com。
201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