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偉華 王振常 黃晶晶 楊刪
1.欽州市中醫醫院肝病科,廣西 欽州 535001;2.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病科,廣西 南寧 530021
柔肝化纖顆粒對肝硬化失代償期的臨床療效
覃偉華1王振常2黃晶晶2楊刪2
1.欽州市中醫醫院肝病科,廣西 欽州 535001;2.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病科,廣西 南寧 530021
目的研究柔肝化纖顆粒對肝硬化失代償期的臨床療效。方法從該院及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病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患者中隨機選擇40例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例,分別設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對照組給予患者口服阿德福韋酯片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柔肝化纖顆粒進行治療。結果所有研究對象在接受治療期間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均處于正常狀態,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治療組患者臨床乏力和納差以及腹脹和黃疸等癥狀均得到顯著的改善,且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但對肝臟的形態及脾臟腫大無療效。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顯著優于對照組的55%(P<0.05)。觀察組在接受治療后ALT、AST明顯下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清總膽紅素和凝血酶原時間與對照組相比,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ALT、AST、TB、PT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AST、ALT、TB有所下降,但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在接受治療后CHE、ALB明顯上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用柔肝化纖顆粒來治療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可以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值得推廣。
柔肝化纖顆粒;肝硬化失代償期;臨床療效
肝硬化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慢性肝病,會對肝臟造成彌漫性損害。在不同的病理期,肝硬化患者的臨床癥狀也各不相同,肝硬化失代償期即為肝硬化的晚期[1]。該研究從2010年10月—2012年10月該院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患者中隨機選擇40例進行研究,旨在探討柔肝化纖顆粒對肝硬化失代償期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從該院及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病科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償期的患者中隨機選擇40例進行研究,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齡分布23~67歲。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西安會議《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失代償性肝硬化診斷標準,排除出現上消化道大出血以及有嚴重出血傾向和患有肝性腦病的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20例,分別設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
對照組:給予患者口服阿德福韋酯片,1次/d,并積極防治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等各種并發癥,并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治療。并輔助飲食治療和日常保健,并囑患者適量運動。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柔肝化纖顆粒劑進行治療。柔肝化纖顆粒劑由制劑室采用多種藥材制備而成 (黃芪45 g,薏苡仁 45 g,虎杖、黃精、杞子、內金各 20 g,巴戟 12 g,鱉甲、生牡蠣、澤蘭各 30 g,黑棗 15 g,杏仁和陳皮各 10 g,10 g/次,3次/d。
①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全部消失,一般情況良好,肝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血清ALT、AST、TB均恢復至正常水平;②有效:主要癥狀消失或明顯好轉,肝功能指標較治療前下降1/2以上,但未達正常水平,血清ALT、AST、TB均下降為治療前的1/2以上;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出現明顯的改善甚至出現惡化,肝功能沒有變化,血清ALT、AST、TB下降情況不明顯。
所有數據均利用SPSS 1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
觀察組有1例患者出現皮疹,經積極治療明顯好轉。所有研究對象在接受治療期間血常規、尿常規、腎功能均處于正常狀態,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治療組患者臨床乏力和納差以及腹脹和黃疸等癥狀均得到顯著的改善,且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肝臟的形態及脾臟腫大無療效。
由表1的結果可知,觀察組在接受治療后ALT、AST明顯下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血清總膽紅素和凝血酶原時間與對照組相比,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 ALT、AST、TB、PT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 AST、ALT、TB有所下降,但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LT、AST、TB、PT的變化情況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ALT、AST、TB、PT的變化情況比較()
注:*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0.05,#表示與治療前比較P>0.05。
分組觀察組(n=20)對照組(n=20)TB(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ALT(μ/L)治療前 治療后AST(μ/L)治療前 治療后50.8±22.349.2±21.4(18.6±8.1)*(35.3±14.1)#218±36211±35(53±16)*198±35259±43147±41(31±13)*119±72 PT(s)治療前 治療后21±326±7(17±3)*(21±8)*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HE、ALB的變化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HE、ALB的變化情況比較()
分組CHE(U/L)治療前 治療后ALB(IU/L)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n=20)對照組(n=20)3.76±1.323.57±1.447.75±1.404.25±1.3128.03±8.5729.63±8.7639.58±9.1230.25±8.82
由表2的結果可知,觀察組在接受治療后CHE、ALB明顯上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表3的結果可知,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顯著優于對照組的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肝硬化失代償期是指肝硬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便會超出肝功能的代償能力。肝硬化失代償期臨床大多表現為肝功能受損,出現肝性腦病或上消化道出血等[2]。目前,臨床治療大多采用的是保肝和抽腹水等綜合治療。目前,中醫療法開始被廣泛應用于肝硬化失代償期治療。該研究中,采用的柔肝化纖方中主要含有虎杖、黃精、杞子、內金等藥材,其中,黃芪、薏苡仁可以健脾益氣、扶正運濕;黃精和枸杞還有大棗可以補腎柔肝、充盈肝臟陰血之功;鱉甲、牡蠣具有活血化痰、軟堅散結的功效;杏仁可以化痰醒脾、通調三焦,虎杖可以達到清熱涼血解毒的目的[3]。多種藥材聯合作用,可以很好的達到化散瘀結的目的。
[1]黃晶晶,夏蘭,黃瑞華,等.柔肝化纖顆粒聯合普萘洛爾對肝硬化門脈高壓患者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3):726-727.
[2]尤紅,吳曉寧,王倩怡,等.恩替卡韋對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償期和失代償期的2年抗病毒療效比較 [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0,31(5):563-565.
[3]楊叢毓,王振常.柔肝化纖顆粒治療慢性乙肝肝纖維化的臨床觀察[J].廣西中醫藥,2013(4):95-96.
R575
A
1674-0742(2014)05(b)-0126-02
廣西科技攻關項目(桂科攻11107009-3-1)、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0GXNSFA013211)。
覃偉華(1975-),女,壯族,廣西柳州人,本科,主治醫師,擅長各種慢性肝炎、肝纖維化及肝硬化及其并發癥的診療工作,郵箱:wm030217@126.com。
王振常(1972-),男,壯族,廣西來賓人,碩士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碩士學位,主要從事肝纖維化、肝硬化防治臨床和基礎研究及慢性乙肝中醫辨證客觀化、規范化研究。E-Mail:wangzhenchang924@163.com。
201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