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蔚菊
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上海 201999
心理干預對改善心臟起搏器安置術患者緊張情緒的護理體會
宮蔚菊
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 上海 201999
探討心理干預對心臟起搏器安置術患者在手術前、術中以及手術后緊張情緒的影響。對71例起搏器安置術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后,緩解患者緊張情緒,使患者心情愉悅,有利于促進疾病的康復,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關鍵的一步。
心理干預;心臟起搏器安置術;緊張情緒;護理體會
心臟起搏器安置術是一種植入于人體內的電子治療儀器,通過脈沖發生器發放由電池提供能量的電脈沖,通過導線電極的傳導,刺激電極所接觸的心肌,使心臟激動或收縮,從而達到治療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的目的。其起搏治療的適應證逐漸擴大,不僅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而且還可以恢復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質量。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對71例心臟起搏器安置術患者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2013年1月-2014年7月,在我院治療的71例心臟起搏器安置術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41例,年齡51-89歲。文化程度:初中20例,小學39例,文盲12例。心率25-40次/分。
2.1 心臟起搏器安置術前的心理干預
熱情接待每一位入院患者,向患者及家屬介紹入住病房的環境、設施。針對性的介紹科室情況,切實為患者著想,使患者在短時間內對科室的醫生、護士有充分的信任感,從而拉近彼此間的距離。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對患者提出的疑問,做到耐心、逐一的解答。由于71例患者中大多數為老年患者,針對聽力下降,視力欠佳的患者,我們采用讓患者看圖片的形式,讓其進一步了解安裝起搏器的必要性,整個安裝過程,手術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完成整個手術所需的時間,讓患者做到心中有數。并告知患者,手術中人始終處于清醒狀態,而且術前將全方位的完善各項輔助檢查,在全面糾正身體狀況的前提下進行手術,確保成功率。為了避免緊張情緒,護士將全程陪伴在身邊。并告知以往的成功案例,使其有足夠的信心積極配合整個手術,減少患者手術前的緊張感。
2.2 心臟起搏器安置術中的心理干預
由護士親自將患者接至手術室,當班護士做好心臟起搏器安置手術的常規準備工作,備齊各項搶救器材及藥品,連接好心電監護設備,待一切準備就緒的同時,將患者安置于手術床上,取平臥位。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心電監護變化。由于整個手術過程患者始終處于清醒狀態,因此不間斷的詢問患者有無異常、不適癥狀尤為重要,并多注意觀察患者面色、脈搏、呼吸、血壓的變化,多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轉移其注意力,為順利完成手術做好充分準備。如遇病人極其緊張,雙手顫抖時,護士可以用雙手握住患者手術對側的手,并輕輕撫慰,以消除患者緊張情緒,使其平穩呼吸,讓患者有安全感。手術結束后,為病人對整個手術的積極配合表示感謝。
2.3 心臟起搏器安置術后的心理干預
手術結束后,護士親自將患者護送至監護室。為進一步取得患者的配合,告知其手術已結束,但手術后的護理安全工作也極為重要。一般術后取平臥位,或左側臥位,傷口沙袋壓迫6h,保持傷口敷料干凈,固定術側肩關節,術后1d-2d手術側上肢勿過度外展,上舉過頭及負重,軀體活動度逐漸加大[1]?;颊吣挲g較大,易健忘。針對這一現象,科內自制發明心血管病科護心卡,專供起搏器安裝術后患者使用。并將護心卡正反兩面的內容逐一向患者講解清楚,正面為科內專家復診時間,起搏器檢測時間,地點等。反面為起搏器術后日常生活指導,共有八點。第一點,您安裝起搏器的使用年限為6---10年,就診時主動告訴醫生已安裝起搏器,并隨身攜帶起搏器卡片。第二點,安裝起搏器后的第一周,術側的手臂不要高舉過頭或劇烈運動。以后的生活中,避免用起搏器術側的手臂負重,體力活動要適量,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術后1---3個月要避免劇烈的運動,可選擇適當的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練氣功,種花等低強度為宜。第三點,請您在平時生活中保持心情開朗,情緒穩定,生活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睡眠。第四點,請您細心保護埋植起搏器處的皮膚。避免外力撞擊,以免影響起搏器的壽命。如有糖尿病者,請妥善控制血糖,以免發生埋植處皮膚感染。第五點,請您平時避免接觸或遠離漏電的電氣設備。一定要避免強磁場和高電壓的場所。生活中常見有電視臺,變電站,信號發射塔等。第六點,請您堅持必要的藥物治療,心臟起搏器不能根治心臟的原發病,仍需服用其他心臟病相關藥物。第七點,請您學會每日清晨醒來或靜坐15分鐘后堅持自測脈搏,尤其在安置初期及電池壽命將至時。待接近起搏器限定年限時,應縮短隨訪時間,自覺心悸,胸悶,頭暈,自測脈搏緩慢或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到醫院就診。第八點,請您增強隨訪意識,每例安裝起搏器的患者都要求在3個月內門診隨訪一次,以鑒定起搏器是否正常工作,以后每半年復查一次或在醫生指導下定期隨訪。讓每位患者對護心卡內容做到心中有數[2]。
起搏器安置術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安置起搏器時,患者從經濟方面、精神方面均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導致出現一系列心理應激狀態,引起大腦邊緣系統興奮,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系統被激活,使血中腎素活性增加,兒茶酚胺或睪酮濃度升高,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作與惡化[2]。心臟起搏器安置術前,術中,術后患者不同程度的緊張情緒均不利于患者手術的順利進行,對患者疾病造成影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臨床觀念的改變,手術前后開展心理護理已成為當前護理工作的重要部分。通過心理護理,使病人及家屬了解健康知識,改變病人行為或心理,以利于患者康復。綜上所述本科室對71例起搏器安置術患者緊張情緒進行心理干預后,既減輕了患者緊張情緒,使手術得以順利進行,又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由此可見,心理干預在起搏器安置術中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1]肖燁,何小春,婁邦秀.分段式健康教育在心臟起搏器手術病人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24(8):2031-2032.
[2]李彩英.心理干預對老年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植入患者情緒障礙的影響[J].西南軍醫,2008,16(5):36-37.
R473.6
B
1009-6019(2014)10-00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