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莎
脊柱結核在臨床上屬于一種具有破壞性的慢性疾病,多發生于肺結核。目前我國結核的發生率已開始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選擇2011年5月-2012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40例脊柱結核患者,在有效性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綜合性的護理措施,均獲得了令人滿意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40例脊柱結核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20~75歲,平均年齡為(47.5±10.6)歲,實際病程為3個月~2年,平均病程為(6.4±0.3)個月。本組患者中有23例為腰椎結核者,17例為胸椎結核者,其中9例伴肺結核,3例伴竇道形成,7例伴神經根受壓,根據Frankel分級可劃分為3例C級和4例D級。
1.2 治療方法 40例患者在實施手術前均先進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然后按照病灶部位的主要特征,選擇正確植骨內固定術,利用椎弓根釘棒在相應系統內做有效固定,最后實施矯形術[1]。手術結束后主動行抗結核與抗感染等綜合治療,同時提高護理程度,對患者采取具有針對性、預防性、目的性的功能鍛煉。40例脊柱結核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后,跟蹤隨訪0.5~3年,平均時間為20.5個月。
本組患者的手術切口均在一期內良好愈合,臨床癥狀顯著緩解,無結核復發者,無并發癥產生。根據Frankel分級的C級和D級7例患者逐步恢復到E級,且均痊愈出院。
3.1 手術實施前的護理 (1)心理護理。脊柱結核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會產生焦慮、恐慌、煩躁、失眠等諸多不良情緒。護士需在操作嫻熟、靈活的基礎上同步進行心理護理,建立相互信任的護患關系,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使其主動配合治療。(2)術前適應性鍛煉。手術實施前的適應性鍛煉包括以下3點:①俯臥位鍛煉和同軸翻身鍛煉。護理人員要教會患者如何進行同軸翻身,由于脊柱手術時患者多取俯臥位,且術中用時較長,通常情況下可長達180分鐘。因此在手術前1個星期應對患者采取相應的俯臥位訓練,直到患者能夠獨立堅持180分鐘[2]。②手術完成后病床生活的鍛煉。脊柱結核患者在手術完成后需要臥床休息一段時間,也就是說飲食、大便、小便均要在病床上進行,所以患者在入院治療時就應訓練在床上大小便,避免手術結束后因長期臥床而引起尿潴留及便秘。③呼吸系統的鍛煉。護理人員應協助患者進行呼吸功能的鍛煉,如吹氣球、深呼吸和咳嗽等,并監督有吸煙習慣的患者在手術前2個星期戒煙,避免術后發生肺部感染。(3)做好胃腸道準備。脊柱結核患者術前均禁食12小時、禁飲6小時。手術前一晚要對腸道進行灌腸排空,避免術后便秘,同時還可減輕術中腹腔壓力,以便腹腔通過靜脈順利回流,達到降低術中出血率的目的。
3.2 手術后的護理 (1)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血氧飽和度。手術結束后,由于麻醉效果未完全消退,所以患者應去枕平臥位,頭傾向一方,有利于呼吸順暢,避免誤吸。(2)密切注意手術切口是否存在出血和引流管引流現象[3]。脊柱結核患者手術創面大,且術中出血量也較大,所以術后切口均放置引流管,要求引流管保持通暢,同時仔細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顏色和量。(3)高度重視脊髓功能恢復情況,做好康復鍛煉。術前術后的評價由相同的護理人員執行,同時在相應評估表上做好記錄。由于受到手術過程中結核病灶消除、清洗、牽引、拉扯等因素影響,極有可能引起脊髓水腫和椎管血腫,可導致神經系統癥狀體征的出現。手術完成后第1天,護理人員應從旁協助患者進行抬腿運動,首次抬腿可從30°開始,接著每日逐漸提升抬腿幅度,注意兩腿交換執行,維持30秒后放下,每天進行3次,每次做12組左右。手術完成后第2天,護理人員應從旁協助患者在病床上進行踢腿運動,取仰臥位,逐漸屈膝后再緩慢伸腿放下,注意兩腿要相互交換屈伸,每天進行3次,每次做12組左右,這樣同時還能夠鍛煉患者的肺功能[4]。手術完成后第3天,護理人員應從旁協助患者在病床上做肌肉功能和四肢關節的訓練,每天進行3次,每次做12組左右。手術完成后第7天,護理人員可從旁協助患者床上坐起訓練,注意避免腰部扭曲。手術完成后半個月,護理人員可從旁協助患者下地行走。在康復鍛煉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密切注意患者反應,若出現乏力、疼痛等情況,立即暫停鍛煉。(4)用藥護理。認真觀察患者在抗結核治療后的療效,例如食欲是否增進、血沉是否正常、體重是否增加以及疼痛是否緩解等。注意觀察是否存在用藥不良反應,如惡心、嘔吐、耳鳴、暈眩、肝功能損壞、聽力異常和胃部不適等,一旦發現這些反應立即向醫生匯報,及時調整用藥方案。
由于脊柱結核實施手術治療用時長、術中出血多、術后創傷面積大,所以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對于手術治療來說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5]。醫護人員在手術前后應當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骨關節結核疾病的知識性宣傳,普及相關疾病診斷知識,同時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針對患者的文化教育背景、職業、年齡、性別等特點,對患者開展個性化護理宣傳[6]。實施綜合護理可有效避免術后切口感染、神經根牽連、結核復發,在一定程度上還能改善機體的血液循環,使患者能夠早日康復出院。
[1]肖玉蘭,郝志芳,耿藏缺,等.前路植骨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脊柱結核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河北醫藥,2010,32(10):1335.
[2]徐淑紅,曾麗雯,李燕容.脊柱結核手術后病人應用軀干支具的護理及康復指導[J].全科護理,2010,8(12):1043-1044.
[3]王瓊芳,林雪君,黃雪娟,等.前路結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治療胸腰椎結核的圍手術期護理[J].現代醫院,2010,10(3):83-85.
[4]楊碧惠,范秀蘭,楊明嫦,等.脊柱結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內固定術的護理[J].職業衛生與病傷,2011,26(2):92-94.
[5]盧春秀,賀茂林,楊梅,等.脊柱結核手術治療64例圍術期護理需求調查與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8):50-51.
[6]周春林.試析脊柱結核術后復發危險因素[J].當代醫學,2013,19(28):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