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要:行政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和私營企業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事業單位在成本核算方面也存在著和私營企業不同的問題,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會影響事業單位的正常發展,因此,一定要將其很好的解決,同時在這方面可以進行很好的分析,這樣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避免出現問題。
關鍵詞: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必要性
我國的經濟體制在從計劃經濟轉變到市場經濟以后,事業單位和政府部門的關系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事業單位的運作和發展要受到政府部門的制約,這樣的情況下,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很難做到將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同時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沒有自主權,事業單位在計劃經濟模式下形成了等靠的模式,同時在財務管理方面也只對收入進行重視,對支出、成本以及效益根本就不重視。在計劃經濟模式下對成本核算的不重視或者只是進行簡單的財務處理,這樣對事業單位的管理存在著很大的負面影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部門對事業單位的管理出現了越來越松的情況,這樣就使得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同時在發展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參與市場競爭,但是這種轉變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這需要事業單位進行慢慢的轉變,在這種情況下,事業單位要重視成本核算,同時要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率,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事業單位發展。
1 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
1.1 會計核算的單一性
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一直采用的是預算會計處理方式,這樣就使得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在資金壓力方面非常小,同時在發展過程中也不需要去承擔過大的經濟責任,因此,對經費的使用問題以及經費的支出效益也是不重視的。
1.2 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及減值準備
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的情況,這樣就會導致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和實際價值出現不符的情況,這樣就會導致一些已經報廢或者是丟失的固定資產或者是已經沒有任何使用價值的固定資產在賬面上沒有任何處理,還是在以原始價值體現,這樣就會導致固定資產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1.3 會計成本核算采用收付實現制
事業單位在進行成本核算的時候通常是按照收入和費用的實際收付日期來進行歸屬的,這樣的方式雖然能夠適應預算管理方面的要求,但是并不能更好的適應成本核算的需要。事業單位的成本核算采用收付實現制來進行成本核算,會出現費用承擔對象和收益對象不匹配的情況,因此,不能更好的對費用進行考核和比較。
1.4 普遍缺乏成本效益觀念
事業單位在現在的資源配置機制下,出現了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都在成本效益觀念方面比較缺乏的情況,這樣就使得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失去了動機。事業單位在日常的活動中不僅僅要對成本進行核算和控制,同時要做到成本最大化。事業單位在運轉的過程中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因此,資金提供者也是不要求經濟回報的,因此,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對利潤方面不重視,這樣也就使得成本核算沒有了推力。因此,在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要建立起適合內部管理的成本核算制度,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使事業單位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獲得更好的發展。
2 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的意義
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進行成本核算是價值規律的內在要求。事業單位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長久的發展一定要利用價值規律不斷進行資源的配置,同時要加強管理,這樣才能更好的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率,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的積累社會財富。事業單位進行成本核算也是經濟體制變化的必然結果。在計劃經濟時代,事業單位的發展是受到政府控制的,這樣就使得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大部分都是財政撥款,但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對事業單位進行了分類,這樣就使得財政撥款出現了很多的變化,因此,事業單位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就一定要進行成本核算。事業單位進行成本核算也能更好的推動事業單位的發展和改革,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要進行人員的編制,在這個過程中要對一些富余人員進行分流,這樣能夠更好的減輕政府財政的負擔,同時能夠更好的事業單位的發展,這樣也能夠更好的實現勞有所得,同時一些富余人員也能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職業,這樣也能更好的實現按勞分配的方式。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要對人事進行改革,這樣能夠更好的提高單位的服務水平,同時也能促進事業單位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事業單位成本核算更加有利于相關考核計劃的執行。政府和事業單位的主管部門在對事業單位進行考核的時候,主要是通過目標責任制來進行完成的,目標責任書在進行制定的時候主要是依據成本核算來制定的。事業單位在成本方面進行核算能夠更好的促進單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得到提高。事業單位也是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要將這兩個效益結合在一起,這樣能夠更好的促進社會發展,同時也能更好的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
3 事業單位成本核算應處理好的關系
3.1 質量與成本的關系
事業單位在運營過程中不能因為要降低成本就將服務質量進行降低,同時也不能以降低服務質量當做條件來降低成本,要將服務質量和成本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做到協調發展。
3.2 數量與成本的關系
要在增加服務項目的同時降低成本,因此,要對服務項目和成本消耗進行必要的分析,找到最佳的控制點,這樣事業單位不但能夠更好的提高收益,同時也能更好的滿足民眾的需求。
3.3 成本與現代科技相結合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因此,要將先進的科學技術應用到工作中,這樣能夠更好的為人們提供便利,同時也能將科學技術轉變成為生產力,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降低生產成本。
3.4 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
多數事業單位是以社會效益為主而兼有經濟效益而服務于社會,因此該以社會效益為主的事業單位我們決不能反客為主即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主次關系必須分清。成本核算是建立在健全的財務管理之上,是財務管理的繼續延伸,成本核算搞好了,更有利于提高財務管理。
4 事業單位成本核算重點應做好的工作
4.1 管理者的成本核算意識
事業單位管理者要樹立成本核算意識,這樣才能在單位運轉過程中更好的進行操作,沒有成本核算意識,根本就不會在單位中開展相應的成本核算,因此,具備觀念是進行成本核算的前提。為了培養管理者的成本核算意識可以讓其進行學習和培訓,這樣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4.2 固定資產成本核算
事業單位在對固定資產進行核算的時候通常是不計提折舊的,這樣就使得固定資產核算中經常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對固定資產核算中存在的報廢年限問題、收費標準問題以及成本是否能夠收回問題都要進行相關處理方法的研究,這樣能夠更好的找到固定資產的成本核算方法。
4.3 存貨及材料采購成本核算
在對存貨或者材料采購進行成本核算的時候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在成本核算方面通常是不善于進行管理的,這樣會導致事業單位在運轉過程中出現惡性循環。對存貨或者材料進行采購的時候,對采購成本進行核算能夠更好的建立補償機制,同時也能更好的保證采購模式的運行。
5 結束語
事業單位財務改革的關鍵措施就是實行成本核算,這樣能夠更好的推動事業單位的改革向著縱深方向發展,同時在改革過程中要做好相關的工作,這樣才能更好的在認識方面形成統一,同時也能更好的體現成本核算的意義,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也要對財務基礎管理進行重視。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中級財務管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2]林萬祥,鐘候.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