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新民說團隊
“新民說”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繼“理想國”之后推出的全新文化品牌。從2012年冬創立至今,已經一周歲了,在這一年當中,出書20余種,得到了學界、媒體及公眾高度關注。新浪中國好書榜評選、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好書評選、鳳凰網年度圖書評選、新京報年讀好書評選、中國影響力圖書評選等,都有“新民說”的身影。2014年,“新民說”將繼續少而精的出版策略,用一點一滴的行動,建構自身的定義,豐富自身的內涵。無論是即將出版的《從華夏到中國》《這世界不再令人著迷》《疲勞的顏色》《中國法家思想的現代際遇》,還是11卷本的《法政速成科講義錄》,都將繼續踐行 “尋求現代中國的維新固本之道”的理念:不單純依憑于想象與感性,而是著力于理性的塑造,意在“作新民”;不完全服膺于西方,適度持守“中國立場”;兼具人文情懷與批判精神,尋求“建設性”之道。更進一步,在這里,“新民說”試圖實踐并建立一種商談的公共文化,善用公共討論,引進公共討論的規范和要求。
北京大學出版社 “閱讀經典·收獲正能量
——打造一生的讀書計劃”活動團隊
隨著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大多數人都忙于工作、忙于交際,卻減少了閱讀的時間,讀書仿佛成為一種奢侈。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書本依然是我們汲取知識養分,充實生活閱歷,收獲正能量的最佳方式。為此,北京大學出版社在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之際,隆重推出“閱讀經典·收獲正能量——打造一生的讀書計劃”好書推薦活動,向大家分享經典圖書,分享閱讀的快樂。該主題活動由四個部分組成,借4月19日首都圖書館“北京換書大集”開幕之際,北京大學出版社在換書集市現場舉辦“全民愛閱讀·實現中國夢”的大型公益簽名活動;4月19日海南書市開幕之際,在現場宣傳此活動并在海南大學辦講座;全國26家重點賣場集中陳列北京大學出版社此次活動力薦的十大珍藏好書;當當網、亞馬遜、京東、文軒、博庫、北發等網店做專題重點展示十大珍藏好書。此次活動推薦圖書有:《全球通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古典詩詞感發》《國學之道》《批評官員的尺度》《誰來守護公正》《解讀中國經濟》《博弈與社會》《藝術:讓人成為人》《時尚的歷程》共十本。
譯林出版社外國文學分社
譯林出版社外國文學分社(以下簡稱“外國文學分社”)戰略是建設國內一流的世界文學出版基地和外國文學第一品牌。2013年度,外國文學分社致力于專業化發展、注重精細化做書,打造真正滿足市場和讀者需求的產品,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閱讀體驗;外國文學分社積累優質資源、鍛造新銳團隊,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登上了新平臺。譯林外國文學名著在同類產品中持續市場占有率第一,據開卷數據,譯林出版社文學圖書排名位居第4位。2013年,外國文學分社圖書亮點突出:在韓國政治領袖樸槿惠尚未當選總統時買下其自傳中文版權,銷售二十余萬冊;在加拿大作家艾麗絲·門羅獲得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前購買其作品版權,則被譽為“譯林對世界文學的長期堅守和厚積薄發”;雷蒙德·卡佛、亨利·米勒、唐·德里羅作品等引發文學讀者強烈關注;“百讀文庫”“紀念版”正成為經典常銷系列,“文學新讀館”體現世界文學前沿高度,被增補為國家“十二五”重點。外國文學分社將充分研究利用新媒體的平臺優勢,突破固有的選題和出版模式,以新理念新思路為讀者量身定做帶來更好用戶體驗的產品,進一步轉變傳統出版社服務讀者的方式。
清華大學出版社經管與人文社科分社
20世紀80年代末,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清華文叢”,向世人展示了以吳宓、陳寅恪等老一輩學者為代表的老清華的文科成就;90年代初,我們著力開辟和建設經濟與管理類圖書的市場潛力和品牌,率先引進經濟與管理類英文影印版經典教材,在國內經濟與管理高等教育領域產生了不凡的影響,走上了經管圖書的發展之路。清華大學出版社經管與人文社科分社現年出新書約500種,在銷圖書約1700余種。其中經濟與管理類圖書已經形成了較大出版規模,取得了一定的市場占有率和社會影響力。目前清華大學出版社經管與人文社科分社主要涉足經濟與管理類國內自編和國外引進版學歷教育教材和專業用書,部分非學歷教育、培訓用教材以及大眾讀物,沉淀了“21世紀清華MBA系列教材”“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教材系列”“清華商學系列英文版教材”(六大系列)、“工商管理優秀教材譯叢”(十大系列)等傳播甚廣的特色教材,以及《運籌學》《管理信息系統》等一批品牌圖書。此外,清華大學出版社經管與人文社科分社出版了大批深受經濟、管理領域從業人員喜愛的專業書籍。它們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多層次、多品種、高品質的閱讀支持和服務。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少兒百科分社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少兒百科分社成立15年來,始終在編纂理念上堅持為孩子服務,幫助孩子們激發閱讀的渴望,培養追求知識的興趣,獲得尋找知識的方法,養成尋找知識的習慣;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們在自我興趣發展中快樂學習作為編纂的根本目的;在內容設置上充分考慮兒童的知識基礎,找到孩子興趣點和知識點的最佳結合,充分尊重兒童求知天性,滿足兒童閱讀需求,運用多樣的編排方式和表現手法編輯組合準確、全面的知識內容。少兒百科分社2013年全年圖書印制總碼洋超過3千萬。并完成了《中國兒童百科全書》系列完成了從0~15歲的貫通工作,即從《中國兒童百科全書》(9~15歲)、《中國兒童百科全書·上學就看》(6~9歲)、《中國幼兒百科全書》(3~6歲)、《中國幼兒百科全書》(0~3歲)組合成了全年齡段的兒童百科品種覆蓋。此外,還完成了《中國兒童立體百科全書》6冊,推出《幫助小學生解除煩惱的100種辦法》、《中國兒童百科全書·上學就看》精裝本、《兒童安全大百科》等系列圖書。2013年推出的《中國兒童百科全書》(超值套裝)、《中國中學生百科全書》(超值套裝)、《中國小學生百科全書》(超值套裝)、《中國幼兒百科全書》(超值套裝)等也受到市場的關注,取得較好的銷量。
微信
包括出版機構,出版媒體,出版人,銷售渠道等所有環節在內,2013年和出版業沾邊的微信,還沒有一家達到了“羅輯思維”那樣的影響力。羅振宇令這個行業羨慕,不單單是他那巨大的粉絲數量,他已經成型的商業模式,更是迄今為止出版行業還沒有解決的問題。
作為一款包含巨量讀書內容的微信產品,“羅輯思維”其實和出版業沒有太大的關系。從這個角度來說,把“羅輯思維”的成功歸諸于出版,多少讓人有點心虛。不過好在,這一年當中,但凡有名一點的出版機構和媒體,幾乎都有了自己的微信平臺,微信營銷和對微信本身的營銷,成為2013年彌漫于全行業的一個主題。一些知名的出版媒體,比如,上海書評和新京報書評周刊;一些知名的出版社,比如,上海譯文出版社和譯林出版社,其微信產品已經相當令人側目,能給用戶帶來相當愉悅的體驗。不過從根本上來說,雖然微信已經解決了支付等問題,但對于出版業來說,拿這個巨大的平臺去看點什么,到現在為止,似乎還沒有一個太完美的答案。
金城出版社文史圖書中心
金城出版社文史圖書中心(以下簡稱:“文史圖書中心”)是獨立出版人么志龍與金城出版社合作建立的出版部門,以出版歷史類圖書為主。么志龍曾供職于華夏出版社、文匯出版社等出版機構,主管編輯和發行業務多年,策劃有“絕版晚清”系列、《原來如此》《與“鬼”為鄰》等暢銷書。2012年文史圖書中心成立以來,本著“有趣、有料”的原則,策劃編輯了一批有影響、有價值的歷史讀物,歷史MOOK書《史客》,創造了歷史閱讀的新形式。2013年出版的《大國作手》《誰收藏了圓明園》,連續榮登鳳凰好書榜、新浪歷史好書榜;《誰收藏了圓明園》,還入選《出版商務周報》“年度風云圖書”藝術類“十佳圖書”,入選《中國出版傳媒商報》和新華網舉辦的“2013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歷史真相蘊藏于細節之中。發現歷史細節的發現者,是我們的興趣和使命所在。2014年,文史圖書中心將推出更多也許籍籍無名但足夠癡迷敬業的歷史細節的發現者,把他們的成果呈獻給讀者。比如著力挖掘、梳理文獻、當事人記憶的《紅色生活史》《軍統100人口述史》,從地理、環境角度角度觀照歷史的《27站,中國近代史之旅》《氣候改變歷史》等。
金城出版社文史圖書中心(以下簡稱:“文史圖書中心”)是獨立出版人么志龍與金城出版社合作建立的出版部門,以出版歷史類圖書為主。么志龍曾供職于華夏出版社、文匯出版社等出版機構,主管編輯和發行業務多年,策劃有“絕版晚清”系列、《原來如此》《與“鬼”為鄰》等暢銷書。2012年文史圖書中心成立以來,本著“有趣、有料”的原則,策劃編輯了一批有影響、有價值的歷史讀物,歷史MOOK書《史客》,創造了歷史閱讀的新形式。2013年出版的《大國作手》《誰收藏了圓明園》,連續榮登鳳凰好書榜、新浪歷史好書榜;《誰收藏了圓明園》,還入選《出版商務周報》“年度風云圖書”藝術類“十佳圖書”,入選《中國出版傳媒商報》和新華網舉辦的“2013年度中國影響力圖書”。歷史真相蘊藏于細節之中。發現歷史細節的發現者,是我們的興趣和使命所在。2014年,文史圖書中心將推出更多也許籍籍無名但足夠癡迷敬業的歷史細節的發現者,把他們的成果呈獻給讀者。比如著力挖掘、梳理文獻、當事人記憶的《紅色生活史》《軍統100人口述史》,從地理、環境角度角度觀照歷史的《27站,中國近代史之旅》《氣候改變歷史》等。
新青年讀物工作室(以下簡稱“新青年”)是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成立的直屬編輯部門,主要負責“新青年智庫”(重點主題出版物)、“新青年公開課”(名家名作名譯)、“新青年成長教育書系”(超級90后/00后文學星生代和陪考家長系列)以及“新青年先鋒文庫”(文化川軍版塊)的研發、編輯與出版。新青年成立至今,從零開始,以“出版大家,青年先鋒:做有思想的中國好編輯”為理念和目標,艱難卻堅韌地探索和實踐自己的出版思想與道路。連續兩年,“漫畫變化中的中國系列”和“故事中國書系”入選十八大重點主題出版物,以及“十二五”重點項目規劃;歷時三年,與譯者家屬、各位莎學研究前輩共同努力出版的《莎士比亞戲劇朱生豪原譯本全集》(共31部),及其衍生產品《朱生豪情書全集》和《伉儷——朱生豪宋清如詩文選》(手稿珍藏本),為中國的莎學與朱譯研究提供了獨特的文獻與文本價值。新青年一種最根本的立場:我們不能只是“編輯”他人的作品和話語,我們要創造和貢獻自己的思想——閱讀需要觀念,編輯需要有思想,出版需要為整個中國提供“中國道路,全球智慧”。新青年成立三年來,發表了三四十篇專業文章,發出自己的聲音。其中,既有獲得中華出版物優秀科研論文獎,也在被各大媒體轉載。現在,新青年也在借助自己編輯和出版的圖書,構建自身的思想和觀念,編輯和出版圖書,也需要爭奪話語權,博弈文化領導權,參與建構“中國話語”體系。
《蝸牛》雜志團隊
獨立民藝雜志《蝸牛》創辦于2011年,致力于傳統民間藝術美育。希望通過對傳統民間藝術的重新審視,讓傳統生活之美重回現代生活;并為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發展探尋出路。雜志以客觀記錄民間藝人自己講述的故事為主,記錄下這些匠人們的生命經驗。以蝸牛們的感官記錄下民間藝術的活態環境,并加入一些我們對傳統民間藝術如何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中的探索和嘗試。至今蝸牛雜志已經出版六期,分別是創刊號《竹子——大地的禮物》《穿上盛裝來過節》《妙手生花》《夢中故鄉》《插花點染美繞家》《花兒開遍蔚蘿川》、正在籌備的新刊有《蔚縣拼布坐墊考察》。目前,蝸牛民藝考察的范圍已經覆蓋了全國二十幾個省市。
蝸牛雜志團隊曾于2010年被提名為首屆知識中國十大年度人物候選人,雜志于2012年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民間工藝美術專業委員會第四屆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創新獎”,并獲得包括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中青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報道。蝸牛希望通過對民間藝術和民間日常生活美學的記錄,為人們打開一扇窺視生活之美的微小窗口——去更多地觀察、體會身邊的生活之美。借由這本小小的雜志,可以為快要消失的民間藝術記錄下它們的一絲光輝,為讀者呈現民藝的美好與溫暖,把大眾對民藝之美的直感力激發。喜愛民藝、關注民藝的人多了,就會形成民間藝術傳承發展的深厚土壤。在這肥沃的土壤上,必會開出燦爛的民藝之花!
眾籌網
眾籌,是利用眾人的力量,集中大家的資金、能力和渠道,為創新項目和創業計劃提供必要的資金援助。眾籌網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眾籌平臺,是網信金融集團旗下的眾籌模式網站,為項目發起者提供募資、投資、孵化、運營一站式綜合眾籌服務。自2013年2月成立以來,已上線眾籌網、眾籌制造、開放平臺、眾籌國際、金融眾籌五大板塊,股權眾籌即將上線。“眾籌出版”正在成為各個出版社高管們研究的熱門詞匯。2013年,一本名為《社交紅利》的書實現了一個月加印三次5萬本的銷量。而更吸引人的是,這本書在首次印刷之前是通過“眾籌”的方式預售了3300本,也就是說,只花了兩周的時間,磨鐵就募集到了10萬元書款。這本書在未出版前就已經保本了。利用新鮮的操作模式而成功的案例一時間成為業內熱議的話題。這只是一本書的成功嗎?這樣的模式是否可以復制呢?而操作此案例的磨鐵圖書以及眾籌網,也將此書作為標桿推廣自己的品牌。我們在其中仿佛看到了出版社新的盈利前景和眾籌網涉足亞馬遜壟斷的電子出版領地的野心。這對于出版界來說,這既是一個新鮮的事,同樣也是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