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冬梅(荊州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湖北 荊州 434000)
腦出血是目前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死亡率居神經科疾病之首,泌尿系統感染是其主要并發癥之一。患者往往發病急、病情重,多數患者有意識障礙常需要留置導尿;另外,由于應激造成患者抵抗力低下以及應用廣譜抗生素,因此易并發尿路感染,使病情惡化。如何有效控制尿路感染,加強護理,是每個神經科護士必須考慮的問題,現就腦出血患者尿路感染護理綜述如下。
留置尿管后發生尿路感染與以下因素有關:①尿潴留,部分病人到院時間比較晚,昏迷,尿潴留。②留置導尿時損傷尿道粘膜,粘膜完整性破壞,細菌易于寄生繁殖[1]。③導尿時操作不正規,消毒不嚴格,操作不帶手套或被污染,細菌逆行性感染。④尿管留置過長。⑤導尿管管腔外感染。⑥患者尿道口及尿管污染。⑦女性病人尿道過短,男性病人并發前列腺疾病。⑧患者并發糖尿病等導致機體的免疫功能減退以及應用廣譜抗生素[2]。
腦出血患者通過尿培養發現,尿路感染常常為單一細菌感染,也有小部分為2~3種細菌混合感染。革蘭陰性桿菌中以大腸埃希菌為主,還包括肺炎克雷伯菌、變形桿菌、陰溝腸桿菌、假單胞菌屬;革蘭陽性球菌感染以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為主,還包括糞腸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主要以白假絲酵母菌、光滑假絲酵母菌,所有致病菌都為機會致病菌[3]。大部分細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藥性,如腸埃希菌對頭孢哌酮、環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耐藥率高;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對紅霉素、復方新諾明的耐藥率較高。
選擇適宜的尿管,一般選擇16號左右的尿管;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遵守操作規程;采用閉式引流,妥善固定;避免反復多次插入。
避免反復多次打開尿管與集尿袋的接頭;對尿道口和會陰部的常規清潔消毒,每天兩次0.5%碘伏消毒;保持引流通暢,避免引流管彎曲受壓,防止尿液逆流;每天必須保證足夠的液體量和尿量(液體量2500ml以上;尿量1500ml以上),必要時堿化尿液,抑制細菌生長;避免不必要的膀胱沖洗,如必須膀胱沖洗時,要嚴格掌握無菌操作技術,盡量減少污染[4]。
應妥善保管好引流管,避免引流管牽拉和打折以及意識障礙患者的無意識牽拉損傷尿道;每天定時夾管進行膀胱功能訓練;引流管和引尿袋不能高于膀胱,防止尿液逆行引起感染;集尿袋3天更換1次,導尿管l~2周更換一次[5]。拔管時間根據患者的意識障礙時間、有無尿路感染及泌尿系統的并發癥進行選擇,一般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第12~15d拔除比較適宜[6]。
如果患者存在尿路感染,必須積極治療,避免加重患者的病情,但是應用抗生素時必須根據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擇有效抗生素[7],避免使用廣譜抗生素,必要時對癥處理,減輕病人痛苦。
格局病人的病情及醫師情況,盡量縮短導尿時間,在準備報關前3~5d應用限流器夾管定時放尿,每次夾管3h左右,待膀胱充盈,病人排尿意識時緩慢放尿,并鼓勵病人排尿;拔管后常出現第一次排尿困難和尿潴留,此時誘導排尿,避免再次插導尿管[8]。
總之,腦出血患者只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明顯減少尿路感染的發生率,縮短病人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鮑金寧.循證護理干預在腦出血留置尿管患者中的應用 [J].河北醫藥,2012,34(10):1585-1586.
[2]吳鐘琪.醫學臨床 “三基”訓練.護理分冊 [M].長沙:湖南科學教育出版社,2006:86.
[3]張新勇,林森.腦出血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特征觀察 [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2):1952-1953.
[4]史鴻.腦出血患者留置導尿泌尿道感染的預防與控制 [J].健康必讀,2012,8(8):430.
[5]陳金愛,林浩.抗折返引流袋與普通集尿袋對尿路感染影響的比較 [J].福建中醫學院學報,2005,15(5):57-58.
[6]趙海霞,姜鴻.腦卒中患者留置導尿的時間分析 [J].山西醫藥雜志,2011,40(10):1060-1061.
[7]翟佳麗,趙變琴.神經內科留置導尿患者50例護理體會 [J].山西醫藥雜志,2009,38(6):566-567.
[8]鄒慶香.對留置導尿管的護理及觀察 [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1,17(2):132-134.
[編輯] 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