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軍,馮定,張慢來(長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湖北荊州434023)
周志宏,李美求,錢利勤 (長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湖北 荊州434023)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改名之前為化工設備與機械專業,舊專業很明顯具有化學工業及相關行業背景[1],而新專業是“以過程裝備設計為主體,以過程原理與裝備控制技術應用為其兩翼”的大類學科交叉型專業[2]。新專業是在原有專業基礎上的拓寬和發展,擁有新的專業內涵,與工藝和控制緊密結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作為一個集機械、化學、能源、控制和材料等多個學科知識于一體的綜合性專業,所涉及的工業領域的產值占到了整個制造業的50%以上,顯然其人才培養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我國相關行業的創新力和競爭力[3]。因此,各高校紛紛制定了與該專業定位相符的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方案,積極探索一條該專業高素質創新性人才的培養之路。專業培養方案是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設計,要與專業定位相一致。培養方案主要規定了培養目標,培養要求,基本學分,學時要求,課程及其他教學環節的設置與學分分布,教學計劃等[4]。但僅僅有相應的理論和實踐教學體系還不夠,還應注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教學質量,將好的培養計劃落到實處,真正發揮出教學體系的價值。為了促進長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裝備系教師的教學水平及該專業創新性人才的培養,筆者于2013年對該專業的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對調查進行了統計和分析。
以長江大學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學生為對象。在3個年級隨機抽取150名學生,以班級為單位,由專業老師現場發放問卷,調查對象匿名獨立填寫后,由老師當場收回問卷。調查表有5大類,總共14個評價指標。調查內容包括本專業老師的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和綜合評價5個部分。收集問卷后,由老師對調查表進行統計并分析。
共發放問卷150份,回收問卷中有效的為143份,有效回收率95.3%。
老師教學態度包括3個方面:教學工作認真負責,治學嚴謹,備課充分,指標分為1分;征詢學生意見,注意教學反饋,不斷改進教學,指標分1分;關心學生,言傳身教,注重教書育人,指標分1分。在教學工作認真負責方面,94.4%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優秀(權重系數為1),5.6%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良好(權重系數為0.8),該項綜合得分率為98.9%。在征詢學生意見方面,79.7%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優秀,18.2%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良好,2.1%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合格(權重系數為0.6),該項綜合得分率為95.5%。在關心學生方面,80.4%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優秀,18.2%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良好,1.4%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合格,該項綜合得分率為95.8%。教學態度總分為3分,老師在教學態度方面綜合得分為2.9,得分率96.7%。
老師教學內容包括5個方面:教學內容充實、新穎,信息量大,指標分為1分;精選教學內容,教材處理得當,指標分為1分;條理清楚,重點突出,有啟發性,指標分1分;注重基本技能與方法的訓練,指標分0.5分;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加強實踐環節,指標分0.5分。在教學內容充實、新穎方面,75.5%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優秀,23.1%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良好,1.4%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合格,該項綜合得分率為94.8%。在精選教學內容方面,85.3%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優秀,12.6%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良好,2.1%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合格,該項綜合得分率為96.6%。在條理清楚、重點突出、有啟發性方面,78.3%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優秀,18.2%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良好,3.5%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合格,該項綜合得分率為95%。在注重基本技能與方法的訓練方面,74.8%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優秀,23.1%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良好,2.1%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合格,該項綜合得分率為94.5%。在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方面,75.5%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優秀,22.4%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良好,2.1%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合格,該項綜合得分率為94.7%。教學內容總分為4分,老師在該項綜合得分為3.81,綜合得分率為95.3%。
老師教學方法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因材施教,激發思維,培養能力,指標分為1.5分;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開展課堂討論,指標分1分;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指標分1.5分。在因材施教方面,67.8%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優秀,27.3%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良好,4.9%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合格,該項綜合得分率為92.6%。在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方面,68.5%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優秀,27.3%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良好,4.2%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合格,該項綜合得分率為92.9%。在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方面,83.2%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優秀,13.3%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良好,3.5%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合格,該項綜合得分率為95.9%。教學方法總分為4分,老師在該項綜合得分為3.76,綜合得分率為93.9%。
老師教學效果包括2個方面:學習該課程后,是否對該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有較好的把握,指標分1.5分;學習該課程后,是否有助于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指標分1.5分。在對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是否有較好把握方面,67.1%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優秀,21%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良好,9.1%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合格,2.8%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不合格,該項綜合得分率為90.8%。在學習課程后是否有助于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方面,67.8%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優秀,23.1%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良好,7%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合格,2.1%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不合格,該項綜合得分率為91.5%。教學效果總分為3分,老師在該項綜合得分為2.73,綜合得分率為91%。
在綜合評價方面,指標分為1分,76.9%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優秀,20.3%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良好,2.8%的學生認為老師表現合格,該項綜合得分率為94.8%。該項總分為1分,老師綜合得分為0.95。
學生是教師教學直接的感受者,文獻研究表明,在教師自評、學生評價、同事評價及領導評價等4種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方式中,學生評價的效度最高,其構想效度為0.802,大多數學生能客觀公正的對教師進行評價[5]。從表1中可以看到,教師教學各項指標的得分都較高,均達到良好以上,尤其在教學態度和教學內容上得到學生的肯定。得分相對較低的4項為:因材施教,激發思維,培養能力;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開展課堂討論;學習該課程后,是否對該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有較好把握;學習該課程后,是否有助于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所以,該專業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上還需要改進。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建議:①老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安排一些該課程重點知識點要求學生上講臺講解,老師做出點評;②老師應關注與該課程相關的科技前沿,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討論,提高學生的興趣;③課后布置與該課程相關的典型的思考題,讓學生課下查資料思考,下次課再與學生討論;④可以在教學中安排習題課,重點求解與工程實際相關的思考題。該專業老師應思考并做出一些改變使教學更符合學生的需求,進一步提高該專業課程授課質量。
從筆者前面的調查分析當中可以看出,學生希望老師有合適的教學方法能讓其更容易理解所學內容,并在此基礎上能學會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既是對知識的鞏固也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學里僅僅有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是不夠的,將好的培養方案付諸實踐才是關鍵。此次調查分析讓教師能更了解學生的需求,也知道了教師在教學上的不足,希望教師能夠重視理論和實踐的教學環節,努力提高學生培養的質量,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工程技術人才,提高我國過程工業的競爭力。
[1] 李志義,劉志軍 .對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背景的認識 [J].化工高等教育,2003(1):11-14.
[2] 黃世釗,梁乃章,黃福川,等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的知識結構和課程體系 [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7(S):43-45.
[3] 陳國華,梁峻 .培養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的思考 [J].化工高等教育,2011(2):45-49.
[4] 李志義,劉志軍,朱泓,等 .普通高校本科專業評估指標體系探討—以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為例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3):13-17.
[5] 呂小迅,鄒曉宏,楊羿,等 .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學生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5):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