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雙進,吳紅建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430100)
石油工程專業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結合十分緊密的專業,專門培養在工程設計、生產施工、科學技術研究方面具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能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專業技術人才。對于這樣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僅僅依靠課堂和書本是不行的,唯有通過生產實習才能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并培養其創新意識。現在油田企業普遍比較喜歡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學生,但是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鉆井生產實習質量有待提高。
1)學生對生產實習不夠重視。由于受傳統課堂教育的影響,學生普遍對生產實習不夠重視,把實習當成一種集體戶外活動,沒有認識到專業實踐的重要性。
2)實習預了解不夠。實習之前學生對鉆井現場認知不夠,導致學生在現場看到眾多鉆井設備、工具與工藝后一頭霧水,難以快速理解消化。
3)教學方式單一,大多通過語言講解的方式指導學生,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由于實習人數較多,實習質量得不到保障。
4)考核方式機械單一。實習考核一般根據學生出勤、實習筆記、實習報告等進行成績評定,學生壓力感不足,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聯系或建設鉆井生產實習基地 鉆井生產實習基地的選擇對于實習質量的提高有著直接影響。過去學生主要在鉆井隊進行生產實習,但由于鉆井隊施工情況具有一定的變化性,學生難以系統掌握鉆完井工藝內容。另外,出于安全考慮,鉆井隊大多拒絕學生上平臺參觀或參與作業,學生普遍處于走馬觀花的狀態,難以深入理解鉆完井工藝。因此,聯系相對固定的鉆井生產實習基地尤為重要,如油田職工培訓中心、油田技校等都可以作為良好的學生實習基地。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獨立建設或與企業共建鉆井生產實習基地,為學生實習提供良好的學習基地。
2)做好實習動員,加強實習安全教育 由于受傳統教育的影響,現在學生對鉆井生產實習普遍認識不足,意識淡薄。因此,實習前應做好思想動員工作,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生產實習的重要性,激發其求知欲望。同時,還應使學生明確實習的意義是不但以教學為目的,而且是培養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機會,如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創新能力、表達能力、決策能力等[1],是適應社會的必要訓練。
在實習動員會上還應加強實習安全教育,通過開展安全講座或觀看安全記錄片,使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將安全教育貫穿于實習的各個環節和整個過程中;此外,還應加強學生組織紀律觀念教育,保證生產實習穩定有序進行。
3)合理設計實習內容與計劃 合理設計實習內容與計劃是提高鉆井生產實習質量的關鍵。實踐證明,設計實習內容與計劃時應著重考慮以下幾點:①實習目標要具體明確,有可操作性,并結合理論課的教學與工程實際[2];②實習內容應具有一定的系統性,覆蓋鉆井工程的基本環節,以保證實習質量;③各實習環節還應啟發學生自主思考,以達到深化理解和提高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④在時間安排上應結合實習內容難度和學生接受能力來安排,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4)配備專用實習教材與指導老師 以往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多來源于鉆井工程相關課本,缺乏專用的實習教材。學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后,只能求助于現場技術人員或指導老師,這也是影響實習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應結合實習內容為學生配備專用實習教材,該教材應以講解鉆井設備、鉆井工具、鉆井工藝及鉆井操作為主,實時解答學生在現場不理解的問題。
此外,實習指導老師的配備也非常關鍵。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實習指導老師往往多為青年教師,雖然具有扎實的理論水平,但缺乏基本的工程實踐訓練,講解不夠生動。因此,應選派既具有較高理論知識,又具備一定實踐技能的實習指導老師,實習之前指導教師應精心備課,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對設備、裝置、工藝流程結合石油工程專業特點進行講解,并適時給學生布置一些思考題或大作業,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另外,實習指導老師在業務指導的同時還應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
5)嚴格過程管理,豐富教學方式 現在學生大多為獨生子女,家庭環境好,組織觀念淡薄,實習過程中應嚴格進行過程管理才能有效保證實習內容的完成和實習質量的提高。
在實習過程中應通過多種手段豐富教學方式。在實習之初,可通過錄像、多媒體、基礎知識講座等方式對實習內容進行快速介紹,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為后續實習奠定基礎。在實習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場資源,現場技術師傅與實習指導老師共同參與,通過室內講解、現場演練、知識搶答等多種方式開展實習教學,進一步深化學生對鉆井工程理論的理解。
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習效果,可以開展分組式實習管理,將學生劃分成多個實習小組,現場技術師傅與指導老師給每個小組布置相關任務,各組學生圍繞布置的任務進行分工與討論,最后將各組討論結果進行考核評比,有助于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同時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并充分發揮學生積極思考與動手的能力。此外,相互討論與交流不僅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和相互協作能力,還有助于指導老師掌握實習情況,及時對實習作出正確指導。
6)建立科學合理的成績評定標準 建立科學合理的成績評定標準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實習質量的提高。筆者認為可將實習成績分為3部分:第1部分為現場實習成績,實習指導老師根據學生平時表現如實習態度、紀律、出勤、現場考核結果等進行成績評定;第2部分成績是根據實習筆記和實習報告進行成績評定;第3部分成績是在實習結束后通過實習知識考試和答辯等考核方式進行成績評定[3]。根據實習具體情況確定上述3部分成績的比重大小,最終評定實習成績。
1)生產實習應根據石油工程專業鉆井生產實習的特點和學生的知識結構,合理設計實習內容與計劃、選派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指導老師,教學過程中多措并舉,以促進生產實習質量的提高。
2)石油工程專業鉆井實踐與理論結合緊密,教學過程中應考慮到后續實習內容而技巧性地講解相關內容,為后續實習鋪底;實習過程中在印證鉆井基礎理論的同時,還應積極思考以深化理解和認識,并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提高學生溝通、協調、合作等綜合能力。
[1] 楊勝來 .提高石油工程專業生產實習質量的研究與實踐 [J].石油教育,2003(2):79-81.
[2] 周國峰 .專業生產實習方式和人才培養的探索 [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1,27(1):147-149.
[3] 崔傳智,武麗麗 .石油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學模式研究 [J].中國校外教育,2010(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