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靜
英語專業(yè)翻譯教學策略探析*
——以學生漢譯英作業(yè)為參照
董秀靜
(太原工業(yè)學院外語系,山西太原030008)
英語專業(yè)學生在漢英翻譯過程中,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問題。結(jié)合學生作業(yè)當中的誤譯實例,對英語專業(yè)學生漢英翻譯作業(yè)中常見的錯誤及其成因進行歸納分析,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yīng)注意學生正確翻譯態(tài)度的培養(yǎng),英漢語言差異和語法的講解,翻譯練習的及時布置、批改和糾錯,大量閱讀的推介以及構(gòu)詞法的滲入等,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漢英翻譯能力。
翻譯錯誤;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語法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高年級英語教學大綱》在“語言技能及其他要求”部分對學生在翻譯方面應(yīng)達到的要求是:“能運用翻譯基礎(chǔ)理論,初步熟悉漢英兩種語言對比,并掌握常用的翻譯技巧?!保?]這個“高年級”實際指的是“大學三年級或四年級”。通常在大學四年級會進行英語專業(yè)八級測試,試題中包括“英譯漢”和“漢譯英”兩部分,主要測試專業(yè)學生是否能夠達到基本的翻譯要求,而“漢譯英”屬于“逆譯”(由母語譯成外語),相對于“順譯”(由外語譯成母語)則又困難一些[2]。因此,專業(yè)學生必須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就扎扎實實地打好翻譯的基礎(chǔ),可以說,學習英語的主要目標是搞翻譯,而翻譯又可以反過來進一步促進英語學習。但是學生在漢譯英過程中常常會犯錯誤,本文將針對英語專業(yè)大學一年級學生作業(yè)當中的誤譯實例進行深入分析,探索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漢英翻譯能力的途徑。
學生在翻譯作業(yè)中所犯的錯誤五花八門,主要有以下幾大類:1.詞性用錯,包括形容詞和名詞、形容詞和副詞等的混用;2.不能正確識別“一詞多義”現(xiàn)象;3.拼寫錯誤,包括手誤和確實不會拼寫兩種;4.固定搭配沒有記牢;5.代詞用錯,包括主賓格不分等;6.主謂不一致;7.連寫句,即句子中不只是一套主謂結(jié)構(gòu),中間卻用逗號連接;8.不能正確區(qū)分非謂語動詞與謂語動詞;9.從句當中缺少謂語動詞;10.不完整句,包括缺少謂語動詞和只有從句、缺少主句兩種情況;11.時態(tài)不一致;主要是現(xiàn)在時和過去時的混用;12.濫用主被動語態(tài)[3]。以下為誤譯案例。
1.金錢買不到真正的朋友。
譯文:Themoney can’t buy the truly friends.
在該句中,“truly”的詞性用錯,應(yīng)該用形容詞形式。
2.世界經(jīng)濟正在好轉(zhuǎn)。
譯文:The world economic is become better and better.
在該句中,“economic”詞性用錯,應(yīng)為名詞。“is”和“become”兩個動詞連用,應(yīng)改為“becoming”。
3.我們老師叫我們讀像茅盾、巴金那樣的大師們寫的作品。
譯文:Our teachers ask we to read works wrote by Mao Dun,Ba Jin and so on.
在該句中,代詞“we”用錯,應(yīng)為賓格形式“us”;“wrote”和“read”為兩動詞連用,應(yīng)該用“wrote”的非謂語動詞形式。
4.現(xiàn)在種著西紅柿的那塊地過去是荒地。
譯文:The place where is planted tomatoes now is a wasteland.
在該句中,關(guān)系詞用錯,因在從句中做主語,應(yīng)改為關(guān)系代詞“which”。
5.他可以說是一個萬金油(什么都會一點的人)。
譯文:It can say that he is aman can do anything.
在該句中,“據(jù)說”應(yīng)該用被動語態(tài)。后面的定語從句缺少關(guān)系代詞。
6.如果你發(fā)現(xiàn)一個字在句中似乎說不通,你就應(yīng)該查查字典。
譯文:If you found aword doesn’tmake any sense in a sentence,please look up the dictionary.
在該句中,前半部分缺少關(guān)系代詞,時態(tài)也不一致。后面是“查字典”固定詞組用錯,應(yīng)改為“l(fā)ook it up in the dic-tionary”。
7.燈光突然全滅了。全城一下陷入完全黑暗中。
譯文:The light turn off suddenly and thewhole city was fall in darkness.
在該句中,主被動語態(tài)混淆,前后時態(tài)不一致。
8.這個年輕人喜歡修理擺弄東西。他可以說是一個萬金油(什么都會一點的人)。
譯文:The youngman likes to repair thing,he is aman who has know a litter about everything.
這是連寫句,兩個簡單句中間用逗號相連?!発now”屬于拼寫錯誤或是不會使用動詞完成時態(tài),應(yīng)為“known”,而“l(fā)itter”屬于拼寫錯誤,應(yīng)為“l(fā)ittle”。
9.隨著21世紀的到來,我們迫切感到國家之間增強理解和合作的必要。
譯文:Aswe goes to 21 centuries,we feel the neccery of the understand and cooperation seriously.
在該句中,主謂不一致;“neccery”拼寫錯誤,應(yīng)為“necessity”;“understand”是動詞,介詞后加名詞,應(yīng)為“understanding”。
10.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念舊惡變得較為容易了。
譯文:As the time going by,forgive and forget become easier.
在該句中,“As”引導時間狀語從句,該分句缺少動詞。“forgive and forget”做主語,應(yīng)該用非謂語形式。“become”按主謂一致原則,應(yīng)為“becomes”。
11.這孩子像他爹,對一切都好奇。給他一個玩具,他立刻就拆開。
譯文:The boy like his father,He is curiosity about everything.Give him a toy,he will immediately take it apart.
在該句中,“l(fā)ike”為一詞多意,在這里應(yīng)取介詞詞性,目前版本可回譯為,“這個男孩喜歡他父親”。句號前和句號后的句子都是連寫句?!癱uriosity”詞性用錯,應(yīng)為形容詞“curious”。
12.一個陌生人正受到欺負,目睹這事,你會怎么辦?
譯文:If you saw a stranger being bullied and what would you do?
在該句中,只有從句,沒有主句,句子結(jié)構(gòu)不完整,應(yīng)將“and”刪去。
以上的12個例句,亦可歸為四大類:一是筆誤;二是詞匯方面,包括不清楚代詞用法、一詞多義現(xiàn)象,不知道單詞怎么拼寫,不會區(qū)分不同的詞性以及固定搭配沒有掌握牢固;三是語法問題,包括時態(tài)語態(tài)、非謂語動詞、從句用錯,主謂不一致、句子成分不完整等多種情況;四是理解問題。
那么,造成學生誤譯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
第一,翻譯態(tài)度不認真。很多學生在做翻譯時注意力不夠集中,可能會邊翻譯邊玩手機,龍飛鳳舞,草草了事,極容易導致筆誤的產(chǎn)生。
第二,學生積累不足。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學生平時對英語投入較少,詞匯匱乏,背誦記憶的材料沒有達到一定量的積累,那么在翻譯中就會出現(xiàn)在詞匯和短語的層面問題較多的現(xiàn)象。
第三,語法基礎(chǔ)不牢固。雖然高中已經(jīng)學完了英語當中的全部語法,但是大部分學生掌握不牢固。甚至是連寫句也不能避免,受漢語習慣影響,經(jīng)常是“一逗到底”,部分學生到大四都不清楚一個句子一般來說只有一套主謂結(jié)構(gòu)這個語法常識。
第四,輸入過少,閱讀的語料不多,學生所遇見的語言現(xiàn)象不夠多,沒有深厚的閱讀積累,因此,在翻譯時還容易產(chǎn)生理解上的偏差,譯出的句子與原文相去甚遠。
根據(jù)以上問題及其產(chǎn)生原因,我們建議有針對性地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教學策略。
(一)學生正確翻譯態(tài)度的培養(yǎng)
在課堂中,教師應(yīng)有意提醒學生“翻譯是一門科學”,必須有嚴謹踏實的工作態(tài)度[4],這是做一名專業(yè)翻譯的職業(yè)道德。學生雖未工作,但是將來要面臨擇業(yè),應(yīng)從一開始就養(yǎng)成認真嚴謹?shù)暮昧晳T。要有“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的翻譯精神。另外,也可以從生活中,如火車站,街頭巷尾的廣告牌上找一些誤譯的實例和標語,和學生共同分析,以此提醒學生譯文準確的重要性[5]。翻譯不準確,輕則成為笑料,重則造成特大經(jīng)濟損失,因此,翻譯絕非小事,不可隨意為之。
(二)英漢語言差異和語法的講解
學生在漢英翻譯中所犯的許多錯誤,如連寫句、句子中出現(xiàn)多個謂語等都是由于學生對英漢語言的不同特點不夠了解,或是了解但是沒有敏感的漢英思維轉(zhuǎn)化意識。英語重形合,一般一個單句只有一套主謂結(jié)構(gòu),當有額外的信息要說明時,則使用非謂語動詞、連詞或是從句[6]。而漢語重意合,沒有顯性的連接詞,靠的是句子內(nèi)部的邏輯關(guān)系,一個句子當中經(jīng)常有多個小分句,多個動詞,中間可以用逗號隔開,因此可以“一逗到底”。如果對這點都不清楚,則學生在漢英翻譯中連最基本的通順和符合譯入語習慣這兩個標準都達不到。另外,學生出現(xiàn)時態(tài)、語態(tài)、主謂不一致等明顯錯誤則是由于英語語法掌握不牢固造成的,可以適當在課堂上給學生穿插講解重要的語法點或者讓學生課下找一些相關(guān)資料自行系統(tǒng)復習,提高其對英漢語言差異和英語語法的敏感度,從而有效避免學生語法方面的誤譯。
(三)翻譯練習的及時布置、批改和糾錯
俗話說“熟能生巧”,哲學上說“量變引起質(zhì)變”。學生的翻譯練習必須達到一定的量才能使翻譯水平有質(zhì)的提高。其次,教師要以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及時批改學生的翻譯作業(yè),從中找出共性的錯誤,并將這些誤譯的例句寫到黑板上,讓學生糾錯。這樣做有多種好處,首先,老師及時批改作業(yè)增強了監(jiān)督,讓學生不敢懈怠;其次,及時批改讓學生受到鼓勵,做作業(yè)更有積極性;第三,從學生的譯文中拿出的例子可以讓學生有親切感,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第四,讓被抽中誤譯例句的同學有榮辱感,下次會更注意避免類似錯誤;第五,也會給上臺修改錯誤的同學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如果他修改之后依然有錯,此時,教師再指出問題進行修改,則會令他和其他人都非常難忘;第六,對其他同學有警醒和鞭策的作用——“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傊ㄟ^不斷練習和糾錯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翻譯錯誤的敏感性,也使他們有一個認真嚴肅、自行檢查修改的翻譯態(tài)度,可謂一舉多得,日積月累,則會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翻譯習慣。
(四)大量閱讀的推介
根據(jù)斯蒂芬·克拉申的觀點,一定量的輸入是輸出的前提,因此,必須有足夠的語料輸入。閱讀是最好的輸入方法之一。閱讀能夠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包括詞匯的積累、語法的運用、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句式的靈活多變,是一種事半功倍的學習方法。而在實際的語言情景之下,二語學習者也才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一個單詞、一個句子是如何運用的。因此,應(yīng)向?qū)W生推薦大量閱讀書目以提高英語翻譯能力與水平。
(五)構(gòu)詞法的滲入
平時在講解練習的時候,應(yīng)給學生滲入一些構(gòu)詞法方面的知識,如派生、前后綴等,這可以讓學生由一及多、由點到面,更高效地掌握一組詞,而不僅僅是一個單詞。同時引導學生重視積累和背誦,“厚積薄發(fā)”,在理解基礎(chǔ)上的記憶是英語學習的基本策略。
通過以上對英語專業(yè)大一學生在漢譯英作業(yè)中所犯錯誤的分析和分類歸納總結(jié),提出了教師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調(diào)整的教學策略。受課堂時間和教學任務(wù)以及學生基礎(chǔ)的客觀限制,可能無法非常詳盡地去貫徹落實所有的應(yīng)對策略,但是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的基礎(chǔ)上,加上恰當?shù)姆椒?,學生的漢英誤譯可以有效減少,并取得質(zhì)的飛躍。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逐步提高翻譯水平,最終實現(xiàn)翻譯練習和翻譯教學的功能與目的。
[1]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yè)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BakerMona.Routledge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3]楊立民.現(xiàn)代大學英語精讀課程第一冊(第2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4]許有江.學生翻譯作業(yè)中的常見錯誤例析——兼談英語專業(yè)本科翻譯課教學[J].中國翻譯,1998,(4).
[5]陳秀蓉.從誤譯實例透視學生翻譯問題及教學調(diào)整——從一篇英文板報談起[J].外語交流,2011,(8).
[6]馮偉年.新編實用英漢翻譯實例評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Study on Teaching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 istakes in English Majors’Translation Exercises
DONG Xiuji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aiyuan Shanxi030008,China)
There are some outstanding common problems in the C-E translation process of Englishmajors.Based onmistranslation examples,the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common errors and their causes in students’C-E translation work,and then puts forward that teachers should foster students’correctattitude towards translation,expla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grammar,timely assign,comment and correct translation exercises,and recommend a great number of readingmaterials,so as to foster and improve students’ability in C-E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error;Englishmajor;college students;grammar
G642.0
A
1008-4681(2014)03-0152-03
(責任編校:簡子)
2014-04-16
董秀靜(1986-),女,河北衡水人,太原工業(yè)學院外語系助教,碩士。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