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僑
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家整體改革工作的部署和推進,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地位日益凸顯,創意設計作為文化產業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引領社會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傳播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產業語境下,創意設計不僅涉及到經濟、社會層面,還關系到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而實現設計產業的發展,則要具備幾個要素:社會對設計的認識程度逐步提升、產品擁有獨特且豐富的文化作內涵支撐、市場效應良好、產值增幅逐步加大、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發展潛能。
關鍵詞:關東文化 創意 設計 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11(a)-0227-01
雖然目前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地方政府都提倡大力發展設計產業,也相應出臺了政策措施進行扶持,但設計行業其創意設計作品所體現的地方性文化特色并不突出,創意設計所受現代設計影響很大,無論從設計風格還是設計思維均都呈現出與其他地方設計行業類似的情況。另外,設計形式大于內容的情況也普遍存在,造成了作品文化內涵缺乏、創意點較少、設計功能性較弱的情況,影響了創意設計的發展。
縱觀我國創意設計產業發展的現有條件,豐富的歷史文化及市場人口等因素均具有極大的空間和潛力,關東文化便是其中較為突出的一支具有強烈民族地域風格的文化類型。關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一支源遠流長而又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顯著代表,是對山海關以東,基本上包括今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四省區在內的地域文化的統稱。關東文化具有典型的地域性與民族性,文化特點突出,風格獨特,素有“北雄南秀”之稱的關東文化在近些年的經濟發展中,其文化整體塑造內涵發展還不夠充分,具有代表性的創意設計作品體量小、特色也不夠鮮明統一,與其他相關產業融合特征不明顯,且產業鏈體系有待進一步深化,因此,要解決此類問題,應著重從兩個方面入手,一個是塑造創意設計產品的內在質量、一個是打造創意設計產業發展的外在環境,其中,塑造產品的內在質量是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資源轉化、價值提升的有效路徑,打造外在環境是對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經濟產業化的有效路徑,而這兩方面既是筆者對發展關東文化的創意設計產業發展路徑的思考。
1 文化資源轉化與產品價值提升的創意設計內涵塑造
(1)促進文化資源轉化需要具備兩個因素,首先是原有文化因素的作品內轉化,也就是賦予作品以關東文化的精神內涵。關東文化以豪放、曠達、質樸厚重、寬厚包容而作為顯著特征,其中包括了滿族農耕文化、蒙古族游牧文化、鄂倫春、達斡爾的狩獵文化和赫哲族的漁獵文化、中原文化等多種民族文化的融合,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都呈現出多元、粗曠、民俗氣息濃厚的特征。關東文化的藝術風格濃烈厚重,色彩熱烈斑斕,如其民間常用的大紅大綠相配合,體現著對生活的熱愛與向往。其造型特征往往豪爽粗獷,追求憨實濃重的個性、博大雄渾的品位,表現巍巍壯觀的關東風情。在整體的文化特征下又具有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變化區別。其中既有物質文化留存又有精神文化留存,其物質留存方面如多傳統的坐北面南的口袋房和暖炕,大花布、煙袋鍋、悠車等,精神文化留存如傳統游戲“抓嘎拉哈”、民俗貼對聯、扭秧歌、東北方言等。在作品的創作理念和表現形式上,既要保存其原有的風格特點,又該加以創新,使其在底蘊中具有特殊性,在流通上具有世界性。
具體來說就是在審美標準上,應一方面保留原有藝術特征;另一方面融入現代設計審美理念,即,所謂的“本土的元素、世界的語言”。緊密結合創意創新,利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及審美標準對原材料進行加工,如:利用聲光電手段增強其表現力、利用特殊材質及加工工藝轉變其原始質感、利用現代審美原則對藝術原材料進行抽象概括、對局部進行微改良等;另外,在設計成果展現方面,應多樣化成果展現形式,統一素材可展現其立體式形態、平面形態、多種材質形態等。
(2)通過增強設計產品的附加值以增進轉化。產品價值是由產品的功能、特性、品質、品種與式樣等所產生的。附加值是在產品的原有價值基礎上,通過生產過程中的有效勞動新創造的價值,如科技含量、文化價值等。在進行創意設計產品的開發中,不僅要滿足產品的價值元素,如基本的功能、質量,更應著重提高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如文化認同感、獨特性、個性化等。設計產品的生產過程是對創意原材料與設計思維、設計手段的加工結果。增加關東歷史、文化傳承方面的元素,使其增加文化的歷史依據和底蘊,豐富設計產品的理念層次;另外,增加作品的個性化或心理效應,即作品設計面對特殊群體或小眾消費者,將提煉出來的文化元素與當代文化、當代潮流進行嫁接創作等手段。
2 市場拓展與優化經濟結構的創意設計產業外延打造
按照產業鏈的角度審視設計產業,既是創意、技術、產品、市場的要素,又包含各要素間的寬度與深度,即要素市場的延展深度與增強跨界融合的延展寬度。其中創意、技術、產品關系產業延展深度,市場要素關系延展寬度。
(1)從培育市場潛力的角度出發是延伸產業發展深度的重要途徑。首先應該加強文化藝術教育,提高大眾的審美水平和對創意設計產品的認知,借以提高文化產品的消費需求。創意設計不僅是要提升產品的功能性需求,更主要的是要通過設計創意推動和轉變消費觀念,擴大創意設計及特色文化的消費規模。關東文化中的濃烈的人情味與生活質樸感,拉近生活的距離,能喚起個性和懷舊感的文化需求。基于此種特色在創意設計作品中應該弘揚此項優勢,喚醒市場對這種生活理念的認可和追求。完善消費市場,不僅是利用關東文化的底蘊和傳承元素去設計產品的外觀和使用功能,更是要改變人們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另外,還要積極完善包括營銷環節、傳播環節等產業鏈環節,利用和開發多種渠道進行對作品的推廣宣傳,促進作品快速進入市場流通領域,提高產業化進程。
(2)加強“跨界意識“。跨界最難跨越的不是技能之界,而是觀念之界。用不同行業的視角和思維思考同一個方案,來自不同的專業和文化背景的員工,在交流和碰撞中,打造出具有挑戰性和情感原發性的作品。利用跨界思維,不僅要“跨入”也要“跨出”,不僅在關東文化內涵中跨越不同設計門類的界,使創意設計的產品形式多樣;也要跨越不同行業的界,促進創意設計產業與金融、工業、農業等其他領域交融發展,促進經濟結構的轉變;不僅要跨越地域之界,促使產品從東北地區走向更大的市場,還要跨越思維之界,在關東文化基礎上發展更具有自主創新的產品和產業。
綜上所述,以關東文化作為背景進行創意設計產業的發展,其路徑應是循著內外雙修的途徑進行自我完善,其核心內涵應該是弘揚關東文化的生活理念,其手段應該是現代審美及營銷策略,使關東文化資源轉化為智慧產品和文化消費品,實現產業化道路。
參考文獻
[1] 黃勇,邱婷,劉細發.景德鎮創意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10(2):219-222.
[2] 馬玉玲.千年瓷都開新風—— 景德鎮市發展陶瓷文化產業的實踐與思考[J].求是,2009(23):56-57.
[3] 李平生.談文化旅游創意產業及其產品認定[J].商業時代,2010(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