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雙進,黃志強,吳紅建,孔祥偉 (長江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湖北武漢430100)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鉆井信息技術已經在鉆井工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1],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鉆井工程技術人員除了需要具備鉆井工程知識以外,還應具備鉆井信息技術相關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鉆井工程技術的發展需求。這對石油院校的學生專業教育提出了較高要求。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滿足油田對專業人才的需求,長江大學開設了鉆井信息技術選修課程,以期培養出熟練掌握鉆井信息技術的專業人才。
目前鉆井信息技術相關教材比較缺乏,市場上很難找到鉆井信息技術教學的相關書籍。對于學生而言,教材如同老師,學生可以通過教材更全面、更細致地學習這門課程,特別是對于那些擅長自學的學生,一本好的教材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同時教材也是學生復習的必備材料,通過教材學生可以及時而系統地復習所學過的知識。
另外,大學課堂上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量豐富,學生想在課堂上將老師所講的內容完全消化吸收十分困難,那么對于未能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學生就必須通過教材學習來加深理解。因此,一本好的教材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是非常必要的。
鉆井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涉及的專業面較廣,包括鉆井工程專業、計算機軟件專業、測控專業、通訊專業等多學科的專業知識,這對學生的專業基礎和知識面提出了較高要求。目前的現狀是雖然學生對本專業的知識掌握較好,但知識面較窄,對計算機軟件專業、測控專業、通訊專業的知識了解不夠,導致在上課過程中難以理解鉆井工程專業外的知識,教師授課效率不高,學生獲取知識也有限。長期以來,還容易影響學生上課的積極性。
在鉆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上,缺少教學經驗會給教學過程帶來很多困難。對于鉆井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由于課程開設時間短,還未形成明確的教學大綱,這對教師選擇教材和備課帶來了挑戰。另外,教師在對這門課程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把握上缺乏教學經驗,講授過程中難以將各知識點有機銜接起來,而且缺乏檢驗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情況的手段,這些問題都直接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知識是實踐的基礎,讓學生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才是真正的教學目的。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一項重要方法就是做實驗,通過實驗可以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以及將理論轉化為實際應用的能力,并進一步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目前學校缺少鉆井信息技術相關的實驗平臺,學生學習了相關理論后得不到實踐應用,這樣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如果學生單純學習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而不去實踐中加深認識和理解,這樣會使這門課程變得十分枯燥而抽象,容易影響學生的積極性。
對于缺乏教材這個問題,首先通過教研室討論,確定鉆井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大綱,明確應該給學生講授哪些內容,如何講授,做哪些實驗,是否需要開展認識實習等;通過這門課的學習,學生應該重點掌握哪些知識,具備哪些能力,到工作崗位以后如何應用,如何成為自己的專長。其次,根據教學大綱查閱現有的鉆井信息技術相關書籍,搜尋各種文獻材料,整理出基本知識點和重要知識點,然后將每個知識點按照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整理成教學課件,發放到學生手中,這樣上課時每位學生都能看著對應的教學課件,課后還可以復習相關知識點,以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
鉆井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涉及的專業知識面較廣,針對學生知識面窄的問題,應結合講授需求適當給學生講解一些計算機軟件專業、測控專業、通訊專業等學科的基本知識,并將這些知識和鉆井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起來,用通俗的語言講授,這樣才能讓學生深入理解并掌握知識點。當然,這對授課教師也提出了很高要求,不但要深刻理解鉆井知識點,還要熟知涉及其他學科的基本知識,并思考如何將這些知識點巧妙地融合起來,以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講授。另外,教師在課后應給學生推薦幾本計算機軟件專業、測控專業、通訊專業的相關教材,學生通過自學擴大知識面,以改善學習效果。
由于鉆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應加強認識實習。如在講授鉆井數據遠程傳輸知識點的時候,引領學生參觀鉆井數據遠程傳輸與指揮系統,結合系統演示,給學生講解鉆井數據遠程傳輸的必要性、系統功能、未來發展趨勢,通過面對面的認識實習,使學生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在鉆井工程領域發揮的作用,并加深他們對鉆井信息技術的理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能夠促使學生自發學習。在鉆井信息技術課程的講授過程中,首先要結合今后工作的實際需求,讓他們深刻認識這門課程的作用,讓他們對這門課充滿興趣,并激發他們的求知欲,這樣才能調動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其次,在課程講授過程中,應多采用多媒體教學,讓抽象的內容變得形象、直觀,讓難理解的內容變得簡單、直接;另外,在講完一些知識點后,應結合實例去分析知識點的應用情況,最好讓學生有自主思考和自己動手的機會,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鉆井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具有內容抽象,專業面廣的特點,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教師講授、提問,然后由學生回答,難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對于這門課程,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加強課堂互動,每節課都留一些互動時間,老師拋出一個問題,學生分組討論,然后選派學生代表解答;或是學生自發提出問題,然后分組討論,再由老師結合專業知識解答或總結。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他們自主思考問題,還可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另外,還可以經常開展專題講座,老師列出幾個專題,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準備材料,讓學生來講解對于專題的認識、國內外技術前沿、關鍵技術、應用前景等,這樣也有助于提高學習效果。
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有助于調動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另外,部分學生存在逆反心理,實踐證明傳統的教育并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需要老師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從而正確地引導和感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和動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以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教師應在平時多與學生溝通,課上是老師,課下是朋友,這樣有助于融洽師生關系,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讓被動式學習轉變為學生的主動式學習,這樣有助于改善學習效果。
1)教材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應結合教學大綱,查閱權威書籍和相關文獻材料,整理成課件發給學生,充分發揮教材的作用。
2)由于鉆井信息技術涉及的專業知識面較廣,教師在課堂講授過程中應豐富教學內容,并加強認識實習,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3)由于鉆井信息技術知識點較為抽象,教師應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課堂互動、融洽師生關系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被動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式學習,以改善教學效果。
[1] 孫正義,楊傳書 .鉆井信息技術 [J].鉆采工藝,2007,30 (2):143-144.
[2] 陳霞 .信息技術教學與學生興趣的培養 [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3(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