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國聯數字電視技術有限公司、陜西廣電網絡聯合實驗室 李金鑫,楊 韜
2013年,廣電網絡整合加速推進,全國各地廣電網絡已經完成和正在進行“一省一網”整合工作的省級廣電網絡公司已超過2/3。大部分的省網正在進行或將要進行雙向網絡改造,其中EPON+EoC為主流的雙向網改技術,就陜西廣電網絡而言,用戶端設備為四網口EoC終端,該終端可提供有線的互動點播及寬帶業務,但是如果運營商想開展業務的精細化管理、借助無線網絡發展多屏及家居安防等智能應用就必須重新更換設備。對于想與IPTV、OTT盒子、互聯網電視的競爭中有一番作為的廣電網絡公司而言,更換現有的EoC終端設備,無疑會由于重復投資而造成資金浪費。
綜觀廣電網絡的技術演進,從最早的閉路電視到如今可互動點播的有線數字電視,就收看電視節目而言,用戶體驗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對于廣電運營商來說,雖然電視直播技術從標清發展到了高清甚至超高清,但是如果沒有吸引用戶的內容及良好的交互體驗,仍會導致有線電視用戶的大量流失。
基于此,筆者認為,廣電行業應對比電信運營商業務發展方向,從中學到利于廣電網絡發展的道路——以智能家庭網關作為家庭綜合控制中心,進行多業務承載,為用戶提供多終端、多接入及多平臺的優質服務。
2004年,法國電信推出的LiveBox家庭網關,首次將ADSL調制解調器、以太網、Wi-Fi以及藍牙等接口整合在一起組成了有線、無線統一的局域網絡,同時,LiveBox家庭網關將語音、數據和視頻服務整合在一起,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三網融合。法國電信以LiveBox家庭網關為媒介,推出了多業務服務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產品選擇,使家庭網關成為數字家庭的核心設備,讓用戶充分享受融合業務的好處,遠離家庭多終端重復布線的煩惱。
在國內市場中,中國電信隨著“我的e家”品牌影響力的擴大。推出了真正意義上可管可控的家庭網關產品,通過語音、數據、視頻的捆綁銷售策略,在市場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其他電信運營商雖然也在積極跟進家庭網關市場,但短期內仍無法撼動其在家庭網關市場中的主導地位。
細數中國電信家庭網關的產品演進,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ADSL Modem
即通過ADSL Modem調制解調器進行數模轉換,從而通過電話線進行數據傳輸,這個階段只能為安裝了ADSL Modem的用戶提供數據業務。由于當時技術落后、中電信固網覆蓋優勢明顯且沒有其他的運營商與其競爭數據業務,因此中電信在該市場處于壟斷地位。
第二階段:第一代家庭網關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迭代更新,家庭網關產品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電信第一代家庭網關產品也開始初具形態:多接入(LAN、EPON、GPON)、多接口(以太網口、USB接口)、Triple-play業務(語音、數據、視頻三業務融合)、連接方式靈活(有線LAN接入、無線WLAN接入)、可實現精細化管理(支持國際主流TR069協議進行家庭網關遠程配置管理)。
第三階段:第二代家庭網關
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第二代家庭網關在第一代產品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如支持BLUE TOOTH、閃聯、DLNA、AIRPLAY等新的互聯技術,可通過連接多屏、家居、安防等設備形成媒體中心、自動控制中心、終端互聯中心等。目前,各大運營商均在布局第二代家庭網關產品,相信很快就會進行商業化推廣。
目前,雖然全國的廣電網絡公司均開始致力于向三網業務運營服務提供商轉型,但是與電信運營商相比,發展的腳步顯然相對緩慢。我國三網業務商業化運營最好的中國電信,曾經過十數載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中電信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利用固網的廣泛覆蓋能力進行ADSL業務的推廣,在該市場中處于絕對壟斷地位,隨著其他寬帶運營商的出現,中電信的壟斷地位開始受到重大沖擊。在新的競爭環境下,中電信一方面積極布局移動業務;另一方面以家庭網關為核心,大力發展“我的e家”相關業務,經過幾年的積極拓展,目前,電信的家庭網關已實現高速光纖接入,在提供固話、寬帶、Wi-Fi、IPTV等業務的基礎上,進一步布局智慧家庭等相關業務,中電信的智能家庭網關不僅技術架構非常成熟,且商業運營成果也非常顯著。
2013年,除了電信企業之外,互聯網巨頭也在積極布局家庭網關類產品市場。小米、百度、360在推出智能路由器產品的同時,更將打造以智能路由器為核心的互聯網生態系統作為了發展重點。筆者認為,對于廣電運營商來說,布局智能家庭網關,形成以有線電視、寬帶、VoIP業務為主體,結合豐富應用插件、充分利用智能家庭網關生態系統,實現網絡通道智能化才是發展的方向。在廣電生態系統中,不僅可衍生出三表抄送、家居控制、安防監控等符合廣電網絡“客廳文化”的新業務、新服務,也可提供滿足互聯網用戶遠程下載、智能寬帶分配、小米應用商店加速等功能。
廣電運營商多年累積下來的入戶資源為廣電提供了便利條件,而雙向網絡改造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資源管理、服務開通、智能家庭網關管理等支撐系統的搭建才是廣電今后開疆拓土的利器。
雙向網改后,大多數廣電網絡公司在業務上并沒有實現大的突破,僅僅是利用自身的入戶資源開始介入數據業務市場。筆者認為,其實廣電網絡的優勢在于視頻資源,而廣電的有線電視技術可以很好地提供高標清直播、點播服務,目前廣電通過HFC網絡僅提供100多個頻段的直播服務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用戶對三網業務的需求。因此,從用戶的痛點出發,進行廣電網絡智能家庭網關的研發及推廣才能提升服務質量、保持用戶粘性。
痛點一:家中終端多、布線復雜
廣電運營商實行雙向網改后,用戶要在家開通廣電互動點播及數據業務至少需要高清互動機頂盒和EoC終端兩臺設備,如果用戶需要無線上網,則還需外掛無線路由器,對于有線維護人員來說,接線不當極易造成環路故障。由于智能家庭網關在兼容EoC終端功能的基礎上,可提供多路無線網絡滿足用戶的接入需求,因此可大大降低用戶端的布線成本。
痛點二:交互式體驗不足
智能家庭網關包含雙頻WiFi、DLNA、電力線通信等多種互聯技術,用戶在家中,使用任意屏終端均可通過與家庭網關的連接,實現電視節目的收看、點播、評論、分享到朋友圈等功能,真正做到TV EVERYWHERE(電視無處不在)。同時通過智能家庭網關的組網,結合手機App的功能,廣電網絡還可以實現節目推薦、手機遙控、社交電視等功能。
痛點三:電視大屏利用率低
早期互聯網用戶都是通過PC接入,隨著技術的發展,移動終端成為互聯網接入的主力軍,有調查顯示,人們使用移動終端的時間比例超過半數為休閑娛樂類應用。而電視機從走入千家萬戶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被定義為家庭的休閑娛樂中心,廣電網絡只有通過部署智能家庭網關在電視大屏上實現視頻通話、社區信息化、遠程醫療、安防監控等便民服務才能把用戶重新拉回到電視機前,實現廣電網絡的企業價值。
痛點四:廣電網絡網絡質量較差
由于廣電網絡公司沒有互聯網出口資源,在開展寬帶業務時必須租用其他運營商的出口,因此網絡質量很難得到保障,在出口資源沒有解決之前怎樣進行網絡優化,以保住用戶是廣電運營商目前發展的關鍵所在。而利用智能家庭網關的智能網絡管道,與服務提供商進行合作,通過在智能家庭網關插件應用商店下載App,就可實現對網絡的優化。目前已有公司開發出家庭網關智能操作系統,許多互聯網公司、運營商已經開始利用該操作系統發展相關業務。對廣電網絡而言,只需要在智能家庭網關上進行系統移植即可形成類似手機安卓操作系統的生態環境,通過借力互聯網企業來發展業務、優化網絡環境。
隨著三網融合試點的不斷推進,除了越來越多的城市開始運營IPTV業務之外,互聯網巨頭也以半賣半送的形式向用戶發放他們的OTT盒子。廣電網絡公司必須面對從壟斷國企到現在同質化市場競爭的嚴峻形勢,我們的優勢在哪,我們的價值體系是怎樣的?確實值得每一個廣電人深思。筆者認為,智能家庭網關產品或許可以成為廣電網絡公司不斷推進新服務的核心,在許多廣電網絡公司雙向網絡改造接近尾聲的時候,盡快完善其他配套系統的建設,緊跟互聯網智能路由器發展方向,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才能在競爭途中走出有廣電網絡特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