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杰 (長江大學荊州臨床醫學院 荊州市中心醫院黨辦,湖北 荊州434020)
荊州市中心醫院作為地市級區域醫療中心和湖北省首批三級甲等醫院,以深厚的人文底蘊、雄厚的技術力量和一流的醫療設備,時時展示著荊州醫療衛生行業的 “標桿”形象,處處散發出一座城市醫療“名片”的獨特魅力。醫院近年來圍繞 “上規模、強內涵、促發展”的工作思路,通過打造理念文化、學科文化、服務文化、公益文化、群團文化等,全方位加強醫院內涵建設,提升了醫院社會形象和綜合實力。
通過整合醫院文化資源和構建醫院文化理念,把員工的思想觀念統一到醫院發展目標上來,變成整體、自覺的行動。
文化理念的建立是我院文化建設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通過整合醫院現有的的文化,提煉出了醫院精神:大醫精誠、格物致知。醫院院訓:博愛、精醫、致和、創新。服務理念:盡力盡至、至善至美。在每年的新職工崗前培訓中,設立醫院文化教育課,參觀院史展及榮譽室,培養新職工正確的價值觀;在行為文化建設方面,制定了 《行為識別規范手冊》,人手1本,通過強化理論學習及行為情景模擬表演等形式,引導良好的行為方式;建立了視覺識別文化體系,通過對醫院形象及標示的設計,以荊醫綠為主體,規范醫院外在形象;在制度文化建設方面,將各部門各科室制度匯編成冊并每科1本,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形成制度管理日常化長效化。
工會堅持每年為職工辦理十件實事,堅持夏天為臨床送清涼、冬天為臨床送溫暖、生日為職工送祝福等實實在在的關愛活動,讓職工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激發了職工的愛崗敬業精神。
2011年底我院被確立為地市級區域醫療中心,這標志著我院將承擔著荊州近千萬百姓生命健康的呵護和引領作用,“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我們深深感到自己身上的擔子和責任,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我們以提高醫療質量為目標,全面加強內涵建設,提升整體實力,逐步形成學科品牌。
在院領導的高度重視下,經過各科室的共同努力,至2012年我院省級重點專科共有16個。急診科被評為省重癥、急診質控副組長單位,建立起規范化的急救服務體系;檢驗醫學技術達到國際標準,同時檢驗醫學部與影像中心分別掛牌成為荊州市質控中心;各專業實行精細化管理,普外科細分為6個病區,骨科細分為3個病區,兒科細分為4個病區和1個重癥監護室,學科建設正向亞專業方向發展;完成了我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建設,其中內、外、婦、兒等10個專科成為湖北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
醫院結合本身實際及病人需求,調整專業結構,拓寬業務范圍,建立了7個特色專科,即:腫瘤科、生殖醫學部、準分子激光治療中心、產前診斷中心、兒科新生兒專科病房、藥物臨床試驗機構、高壓氧科,解決了相關病種的特殊需求。
緊緊圍繞 “科學促專業發展,規范保質量安全”的工作思路,開展和強化全國優質護理服務示范重點聯系醫院、湖北省護理臨床重點專科建設,2011年我院護理專業獲首批 “湖北省臨床護理重點專科”,同時擁有急診、ICU、腫瘤、手術、PICC、傷口造口等6個湖北省專科護士培訓教學基地,已面向全省接受專科護士,開展專科培訓工作。
服務是醫院發展進程不變的主題,是全方面樹立醫院品牌的重要之舉,醫院病人服務中心及荊醫熱線 (8881888)辦的成立,使我院在服務水平上實現了跨躍式發展,建立了院前、院中、院后全程優質服務的新體系和方便快捷的服務流程,逐步形成了我院的服務品牌。
門診導醫護士熱情周到,不厭其煩,及時巡視、引導和護送病人就診,并向病人提供輪椅、擔架車、雨傘、針線、老花鏡;為門診病人分發、代寄各類化驗單和檢查報告;免費供應開水、水杯、紙巾及發放各種健康教育材料等;門診收費實行就診 “一卡通”及分層收費模式,減少了病人往返診室-收費-取藥等路程。
病人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務,負責接送入、出院病人;送住院病人至各檢查治療科室、手術室;為病人提供各項檢查報告及治療藥品的取送服務等;手術室服務更具人性化,全程陪護病人,包括給病人蓋上舒適的被單、握住病人的手、術前詳細告知安慰患者等服務細節[1];輸液室為小兒患者發紅花和蘋果等;腫瘤科為病人配置了簡易小廚房,便于病人飲食二次加工;各病區均配備了微波爐,便于病人能隨時吃到熱菜熱飯等。
荊醫熱線調查員對5d內出院病人進行回訪,了解病人基本情況及愈后,并給予健康指導,同時征詢意見或建議等等;同時根據病情在10d到20d內進行家庭康復情況了解,提出復診的時間;開辦電話及網上預約掛號,開通專用微博和QQ,為廣大群眾提供便捷的健康服務。
醫院以患者需求為出發點,開展走基層、惠民生服務,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公立醫院的公益性,逐步形成公益服務文化。
1)開展關愛活動。2012年針對留守兒童情況,我院開展了 “‘1+1心連心’關愛留守兒童暨荊醫專家健康行”和 “愛在荊醫,我和留守兒童手牽手”活動,為留守兒童捐贈圖書、衣物等5000余元,并進行了免費健康體檢,同時招募了10名 “愛心媽媽”與留守兒童結對開展愛心幫扶,10名兒童在荊醫和愛心媽媽們度過了一個有意義而愉快的 “六一”節。為 “最美妻子”高亞琴癱瘓丈夫易大濤實施免費救助,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2)開展對口幫扶工作。2013年援助最美鄉村醫生謝愛娥折合人民幣10萬元,2012年互聯共建活動中,我院為15戶貧困戶送去慰問金8000余元,為沙口村委會、村衛生所送去辦公用品及醫用物資折合人民幣22000余元。2011年援建公安毛家鋪章田村,修建村級公路一條,折合人民幣20余萬元;積極參與援疆和 “三萬”活動,我院急診科醫生袁文生在受援的新疆建設兵團農五師89團醫院表現突出,受到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及當地群眾的充分肯定。
3)開展義診活動。近兩年舉辦義診活動50余次,受益群眾達6000多人,舉辦各種健康知識培訓講座40次,培訓人員近4000人;2012年開展 “荊醫情,二醫行”系列活動,充分利用老專家及科主任的故鄉情結,分別重返周邊的公安、松滋等地追敘重游,開展義診和巡訪,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關注和熱忱歡迎。2011年與電視臺聯合開展 “專家進社區活動”15次,已走進全市15個社區,通過義診、健康教育等形式,為社區居民提供免費服務。
近兩年為貧困戶及特殊群體減免醫療費用共計860余萬元,完成了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為400例白內障患者墊資醫療費9萬余元。
醫院積極響應上級號召,組建了具有荊醫特色的 “精誠”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志愿者服務隊成立以來,各種節日活動豐富多彩。分別在學雷鋒紀念日、植樹節、端午節、兒童節、聾啞日、中秋節等節點開展了以醫療活動為特色的節日活動,受益人群5000余人,發放藥品及慰問品近萬余元。
以工會、共青團、女工委等群團組織為依托,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形成全院職工廣泛參與,群團組織密切配合,黨政工團整體共創的局面。建立了30余人的職工合唱團、20余人的靚嫂舞蹈隊、40余人的攝影協會等群眾組織,極大的豐富了職工業余生活;舉辦職工運動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比賽、書畫攝影作品展等活動,增加醫院凝聚力,并積極參加市直單位各種崗位練兵活動,個人及團體成績均名列前茅;舉辦春節聯歡晚會、護士節聯歡晚會、“三八”節才藝表演、“七一”節文藝表演、重陽節聯歡會等,活躍文化氣氛,倡導文明行為。如今我院的春節聯歡晚會,己成為每年歲末職工群體文化活動必不可少的一道風景,參與熱情之高,參與人數之多,堪稱 “央視春節晚會”。工會堅持每年為職工辦理十件實事,堅持夏天為臨床送清涼、冬天為臨床送溫暖、生日為職工送祝福等實實在在的關愛活動,讓職工真正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激發了職工的愛崗敬業精神。
我院通過多年的努力,雖然文化建設己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為一些客觀及主觀的因素,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醫院的文化建設是一個廣泛且相對抽象的概念,如果不落實在具體的措施和行動上很容易變為紙上談兵。多年來,我院一直在探索醫院文化建設,經歷了三次大的發動和資金投入工作,至目前視覺文化基本形成,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雖己形成文字,但在落實上還缺乏力度和深度,在執行過程中持久性不夠,這需要領導及職能部門的重視,需要把文字的要求轉化成可操作的措施,并深入貫徹執行。
醫院文化是醫院形象建設的重要內容,是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醫院文化能促進醫院平穩和諧發展,帶來的是隱性的經濟發展。而現實中認為醫院文化建設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同時顯效周期長,往往在漫長的實施及深入推進的過程中,因各種原因而呈現放松或是放棄的狀態,逐漸形成了經濟為重的習慣。只有根據時代發展不斷更新理念,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延伸醫院文化的內涵,醫院文化才能與時俱進,才能保證有效開展,才能促進醫院有序、健康的持續發展。
文化建設是一項綜合性強、涉及面廣的工作,滲透在醫院行政管理、醫療安全、服務質量、群團活動等方面,這種“條塊分割”的性質,在工作中協調性和整體性不足,聯動性差,導致執行效果不明顯。醫院文化建設需要各種資源和要素的有效配置,需要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共同推進文化建設。
醫院文化建設是提高醫院綜合管理水平的需要,更是建設現代化醫院的必然追求[2]。隨著醫療市場競爭的加劇和醫院管理水平的提高,醫院文化建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同時,社會整體文化的不斷推進和發展,醫院文化建設內涵也在不斷地充實和擴大,科學地運用醫院文化這一現代化的醫院管理理論,是醫院不斷發展的力量之源。
[1]文春,李晨,李莉 .打造 “金字招牌”[N].徐州日報,2006-05-17(2).
[2]劉穎,王國平,白旭斌 .新形勢下對醫院文化建設的思考 [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5):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