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慧
萊州市朱橋中心衛生院 山東 萊州 261400
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研究
楊立慧
萊州市朱橋中心衛生院 山東 萊州 261400
糖尿病是現在中老年人群中患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為了做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研究,通過對某地區的中老年人進行隨機抽樣調查,得出中老年人的患病情況及其患病特征,并為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提出意見。本文先對2型糖尿病進行簡單介紹,然后利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對某地區的中老年人的糖尿病情況進行分析,得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需要做的相關預防和治療任務中的結論,最后闡述了2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病情況;治療方法
2型糖尿病,全稱是成人發病型糖尿病,而且患此病的人大多數是在35歲以后發病。2型糖尿病患者并沒有完全喪失胰島素的產生能力。有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還是胰島素產生太多,但他的胰島素應有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所以胰島素對中老年人患者只能稱為相對缺少。
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多種多樣的,由遺傳、環境、年齡、種族、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引起的。就遺傳因素而言,2型糖尿病多表現為家族遺傳,有些致病基因已經知道,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從流行病學研究中可知,環境因素是2型糖尿病致病的主要因素,包括肥胖、飲食能量過高、缺乏體育鍛煉等,另外高血壓等也會增加中老年人患糖尿病的幾率。年齡也是2型糖尿病的病因之一。一般來說,人到了中老年,都可能患糖尿病。目前,種族也是致病的關鍵。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在土著美洲人、西班牙等地發病率高于黃種人。而且生活方式也大大影響2型糖尿病的發病。現在許多人生活方式不合理,吃大量高能量的食品等,導致身體發胖。胖不要緊,這病就隨之而來。胖人一般不喜歡運動,這種種原因致使糖尿病的發病率的上升。
2.1 資料與方法
2.1.1 抽樣方法
根據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指南,選擇一個地區,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抽查的人群是在此地區居住長達6年以上的人,而且樣本量要選擇合理,以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為標準定樣本量。
2.1.2 調查的內容
內容要做到全面,應該包括引起糖尿病的病因。比如調查人的基本情況(身高、體重、血壓)、家族的患糖尿病的歷史、平時體育鍛煉情況、飲食狀況、調查人是否有糖尿病以及其癥狀等,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內容。還應有相關現場的實驗,不僅要檢查空腹時的血糖,還應讓調查人口服葡萄糖在一定時間之后進行相關測定。
2.2 診斷的標準
診斷都有一定的標準。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為3.9到6.1mmol/L,飯后血糖都會有所升高,在兩個小時之后,血糖會穩定在7.8mmol/L左右。空腹的血糖如果大于7.0mmol/L,飯后血糖同樣有所升高,2小時后大于11.1mmol/L,就可以確定為此人患有糖尿病。另外早期糖尿病又與糖尿病的標準不一樣,它是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人之間的。
體重指數的判斷也是有一定標準的。體重指數等于體重與身高平方的比值,采用國際單位制。低體重的比值小于18;正常體重的比值介于18和25;超重的比值介于25和27;肥胖的比值大于27。
2.3 調查的結果
在1000名的調查樣本量中,樣本量中男女各占一半,糖尿病患者達到91人,由此可知糖尿病的發病率是9.1%。其中的男性患者達到49人,女性患者達到42人,男性糖尿病發病率為9.8%,女性發病率為8.4%。
另外年齡分布在糖尿病研究中也是尤其重要的。調查的結果是對于70歲以下的糖尿病患者,隨著年齡的增加,患者數量有明顯的增多。而在70歲以上的患者中,年齡增加時患者數量是呈現減少的趨勢。
對有家族史人員的調查結果是糖尿病患病率高達17%左右,而沒有家族史的糖尿病患病率為11%左右。
2.4 討論
該地區的糖尿病患者比較多,而且發病率比較高,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所以當前糖尿病的形勢比較嚴重,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不管是從生活方式還是飲食習慣都應該有所警示。2型糖尿病的病因是多種的,基本上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影響綜合起作用的。到目前為止,糖尿病已經成為人類的一大殺手。據有關部門統計,到2000年,世界已有1.6億糖尿病患者;到2004年,達到2.4億患者,預計到2050年會增長到3億左右。而且確實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呈增長的趨勢,到達到一定的年齡,就會有所下降,這個分界點就是70歲。男女發病率也有所不同,調查結果就很好的顯示出來了。農村比城鎮的糖尿病患病率低,這也是可想而知的。城鎮人的生活方式與農村大大不同,飲食、鍛煉等都存在巨大的區別。另外從調查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患者是通過此次調查才知道自己患有2型糖尿病,可見一部分糖尿病患者還處于隱身狀態。中老年人是患糖尿病的主要人群,從防治角度看,糖尿病的治療和控制應從中老年人著手。
其他國家針對糖尿病現有的趨勢,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糖尿病防治體系。但我國與其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糖尿病的防治工作的確是一項相當艱巨的工作。從地區的糖尿病患病情況出發,可以對預防工作作出以下一些改變。將此項工作納入社區服務工作中去,而且糖尿病的防治要做到全面,完整,最好有三道預防線。
糖尿病的治療方法是在不斷完善中的。目前有兩大類方法,一是口服降糖藥,二是用胰島素類藥物。降糖藥是多種多樣的,有大概五類。雙胍類(如二甲雙胍),這類藥主要通過降低肝臟輸出葡萄糖來達到治療糖尿病,它還可以促進一些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磺脲類(如格列美脲),這類藥的主要功能是刺激胰島細胞,讓其產生胰島素。噻唑烷二酮類、苯甲酸衍生物類、苯甲酸衍生物類的作用原理與以上兩大類的作用原理基本一樣。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如阿卡波糖),這類藥主要通過抑制吸收來降低血糖的水平,作用于飯后,抑制消化道的吸收。
使用胰島素是到萬不得已時才采取的治療方法。一般都是對于那些服用降糖藥等不能控制血糖的患者處方的。胰島素是利用相應醫學器材注射到人體的。不同的胰島素制劑有不同的效果,主要表現在作用時間的長短。胰島素的使用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注射,注射有一定的量,也有一定的注射時間。另外有些患者可以通過優先進行生活方式的改變來達到血糖的控制,據相關調查,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是通過體育鍛煉控制血糖水平的,而且效果十分的好,都不用藥物輔助。
2型糖尿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引起的,目前有些病因還有待繼續研究。2型糖尿病患病的人群是集中于中老年人的。要想對2型糖尿病有所防控,就要從中老年人的預防著手。另外目前糖尿病的治療已經取得巨大突破,不過要想徹底地對糖尿病進行治療還需要不斷地進行科學研究,相信在不久的未來,2型糖尿病的治療能走上一個新的臺階。
[1]鐘海關.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研究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1-05-10
[2]劉立亞.陳立章.少數民族2型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05-10
[3]胡東生.我國成年人群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研究[D].中國協和醫科大學.2007-10-01
[4]李枝萍.劉軍.徐婷婷.張知文肖建.肖金全.我國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及危險因素研究現狀[J].西南軍醫.2010-07-15
R587.1
B
1009-6019(2014)08-0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