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霞
內蒙古烏海市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 內蒙古 烏海 016000
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醫結合護理
楊海霞
內蒙古烏海市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科 內蒙古 烏海 016000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或胰膽等病變引起的出血,也包括胃空腸吻合術后的空腸病變出血。其臨床表現主要為嘔血和(或)黑便,往往伴有急性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氮質血癥、貧血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內科常見的急癥之一,屬中醫學“血證”范疇,具有起病急、病情復雜且發展迅速、涉及多系統器官等特點,病死率高達8%~13.7%,常需要緊急處理。因此在治療時必須分秒必爭,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護理措施,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護理,可明顯減輕病情、減少病死率。一定程度上,護理對其病情的預后具有決定性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中西醫;護理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上消化道出血發病突然,病情發展迅速,隨時可能危及生命[1-2]。出血量對生命體征影響重大,應仔細觀察呼吸、脈搏、體溫和血壓等生命體征。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在早初48h內病情最不穩定,也是最危險的時期,必須嚴密監測脈搏、血壓、呼吸等必要時進行心電監護,出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同時還應注意觀察患者的神情和意識變化。
觀察出血原因,鑒別嘔血和咯血:嘔血與咯血為各種臟器病變所表現出的不同癥狀,病因不同,則治療原則亦各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有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病變、肝硬變食管靜脈曲張破裂、胃癌等,出血前有上腹不適、惡心、嘔吐、疼痛等癥狀。因此,首先了解患者的病史及出血前的狀態,然后觀察嘔吐物的性質及內容物,特別是出血的色澤,還可測血之酸堿度以進一步鑒定[3-4]。
識別假性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表現為嘔血,偶合并黑便。但某些口腔、鼻、咽部出血的患者,當吞咽出血后,可能又嘔出或從大便排出,故也可出現嘔血或黑便癥狀,成為假性上消化道出血。觀察時應注意特別嘔血一般不含有食物殘渣,也不形成凝塊。此外,如出現單純黑便而潛血檢查陰性或僅弱陽性者,應詢問是否服用過生物堿、鐵劑、鉍劑藥物等。
分析出血部位: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指食道、胃、十二指腸和空腸出血。幽門以上出血的患者多為嘔血,幽門以下者易有黑便。但如出血較少,胃內血液并未引起惡心、嘔吐、則全部血液則由下排出,僅見黑便;如出血較多,雖在幽門以下出血,但血液也可流至胃而引起嘔血。因此盡快分析辨清出血部位,采取相應有效地止血方法,對病情的預后起到重要作用。
估計出血量并予以記錄:嘔血和便血量的多少,可作為臨床正確計算輸血及補液量的重要依據。
一般護理:發病期間應讓患者臥床休息,保持呼吸通暢,頭稍偏于一側,注意保暖,避免嘔血時血液進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必要采取吸氧設備。
治療護理:①快速準確止血補血:迅速建立雙靜脈通道,及時補充晶體液及膠體液,糾正低血容量休克,出血量大時應及時配血、備血、輸血,以補足血容量。輸血時主要輸注全血,若暫無全血可先輸注低分子右旋糖酐、代血漿等血液代用品,以維持膠體滲透壓,并及時使用止血劑。②正確輸液:在補充血容量過程應結合血壓、脈搏、Hb、尿量等檢查結果,嚴格控制輸液速度及輸血量,避免因輸液、輸血過快、過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腫,尤其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需要特別注意。③按醫囑應用止血藥:治療過程使用抗纖溶藥物、安絡血、止血敏、維生素K、云南白藥及三七粉等,應注意觀察藥效,待患者病情平穩后可換用中藥湯劑治療。
心理護理:突然出現嘔血、便血,可使患者及其家屬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煩躁、憂郁、絕望至瀕死感等消極情緒,易導致病情加重及出血量增加。因此要及時向患者講明情緒變化與疾病轉歸之間的密切相關,如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等道理,而保持良好的情感活動有利于失調的臟腑、氣血、陰陽恢復平衡,加快病情好轉。同時做好心理指導和安慰工作,幫助患者及家屬消除不良情緒,使其密切配合治療。
臥床及口腔護理:患者應平躺靜臥,頭側位,防止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出血過多者切勿搬動。此外嘔血者口腔內的殘留物容易滋生細菌,可使出血加重或再發生,應加強護理,保持口腔清潔,早晚漱口刷牙,嘔血后可用生理鹽水、抗菌消炎漱口液等及時漱口。
飲食護理:大量出血者宜禁食;煩躁口渴者可滴服少量冷開水;少量出血者及恢復期患者可適當進食流汁無渣的食物。飲食宜清淡、偏涼、少量多餐,同時忌煙酒,禁食辛辣、肥甘厚膩及過燙食物,以免再次出血。
中醫辨證護理:①胃熱壅盛型:吐血色澤多為紅或黯紫,常夾帶食物殘渣,脘腹脹滿,大便黑,口臭。護理應涼血止血、清胃瀉火,可暫禁食或給予少量清熱涼血的流食。代表方:瀉心湯。②肝火犯胃型:吐血色澤紅或紫暗,口苦脅痛,心煩易燥,舌紅。護理原則抑肝和胃止血,加強情志護理,消除七情刺激。保持室內舒適。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香燥之品。代表方:龍膽瀉肝湯為主,宜涼服。③脾胃虛寒型:大便下血,色黑或紫黯,或嘔吐咖啡色物,脘腹隱隱作痛,肢冷怯寒。護理應健脾益氣,溫中止血。室內溫暖。宜進健脾益氣,止血作用的食物,不宜過涼。代表方:以歸脾湯為主的中藥,宜熱服。④胃絡瘀阻型:應立即清除口腔內的血塊,避免出血物阻塞氣道而窒息,同時加強口腔護理。宜進具有活血化瘀的食物。代表方:丹參飲。⑤氣虛血脫型:便血、嘔血量較大,面青唇白或微紺,汗出肢冷,心慌氣短。護理應益氣固脫,予以平臥,且禁食、給氧、三腔管壓迫止血及護理。應嚴密觀察大出血前的征兆,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時通知并協助醫生積極的搶救處理。代表方:歸脾湯。
上消化道出血如及時進行治療護理,可快速痊愈,反之則危及生命。采用中西醫結合臨床護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取長補短,提高療效,有效縮短治療時間,減少并發癥,發揮更好的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1]程菊湘.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醫結合護理[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13(8):1093-1094.
[2]孫洪波.3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西醫結合的護理體會[J].哈爾濱醫藥,2012,32(1):65.
[3]劉艷云.上消化道出血反復發作84例中西醫結合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4):65-66.
[4]羅美文.中西醫結合護理措施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0):128-129.
R473.5
B
1009-6019(2014)08-01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