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晴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法醫學 湖北 孝感 410083
淺析新形勢下醫學專業的學生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高晴
中南大學基礎醫學院法醫學 湖北 孝感 410083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醫療的要求也不斷地提高,相應的,我們對醫學專業的學生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我們要求醫學專業的學生具備相應的素質和能力,以為人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通過對醫學專業學生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進行分析,我們能夠為醫學專業的學生培養提供一條科學的道路。
新形勢,醫學專業,素質,能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醫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要求醫生的專業能力不斷地進步以滿足人民發展的需要,而且要求醫生醫學相關的其他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有相應的發展,以為人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而作為醫生培養的重要陣地,醫學院對學生的培養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需要對新形勢下社會對醫學專業的學生的新要求做一個審視,進而總結出新形勢下醫學專業的學生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為醫學專業學生的培養和學生自身的發展指明道路。
(一)思想道德素質。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是指醫學專業的學生要樹立健康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能夠在工作過程中堅持以患者為本,堅持以治病救人為先。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夠促進學生在日后的工作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嚴于律己,在治療患者的過程中不斷地以高標準要求自己,不斷地進行學習,促進患者疾病的快速和高效解決。[1]同時,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還意味著醫生在治療患者的過程中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治療病患的過程中以患者獲得治療為最終目的,而非以自己獲得利益為最終目的,在治療的過程中不出現收受紅包等違規行為。
(二)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是所有專業對于學生的要求,醫院專業尤為如此。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醫護人員也處于缺乏狀態,相對于發達國家來講,我國人民的平均醫生占有率十分低,這就意味著一個醫生需要服務比發達國家醫生多幾倍的患者,意味著醫生工作量和工作壓力的大大提升,這就要求我們的醫生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來承擔繁重的醫療工作。同時,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的社會現實也使得醫生的心理壓力不斷增大。社會轉型期很多人的心理素質都處于波動狀態,在接受醫療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誤會等原因將心中的不滿發泄到醫護人員身上,這就要求我們醫學專業的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斷地在自行調節壓力,化解自身心理矛盾的基礎上安撫病患及其家屬的情緒,促使其主動地配合治療,積極樂觀地面對病魔。
(三)良好的專業素質。良好的專業素質是醫學專業學生必備的素質,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專業素質,醫學專業的學生才能夠不斷地為病患解決痛苦,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良好的專業素質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扎實的專業理論功底。扎實的醫學理論功底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知一通百,對具體的從醫實踐產生有效的指導作用。其次,熟練的操作能力。醫學專業同其他專業不盡相同的地方在于,醫學專業對于學生的操作能力要求較高,要求學生具有熟練的操作能力,能夠運用其操作能力幫助病患解決問題,并且,不容許出差錯。醫學專業學生面對的對象是人,所以對其操作能力要求更高,一旦出錯,很容易給患者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所以醫學專業對于操作能力的要求更高。所以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醫學專業的學生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培養,使其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同時,加強醫學專業學生的實踐,讓其掌握熟練的操作技巧,以促使其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夠熟練地救助病人。
(一)熟練的交流溝通能力。在新的形勢下,我們對醫學專業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醫學專業的學生不斷地對其溝通與交流能力進行訓練。首先,要求醫學專業的學生能夠與同學進行交流與溝通。與同學進行交流與溝通能夠促使醫學專業的學生人際關系的和諧,并且,在溝通與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眼界能夠不斷地開闊,性格不斷地變好。其次,醫學專業的學生需要與病患進行良好的交流與溝通。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能夠促使對患者的病情有一個準確的掌握和了解,雖然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醫院檢查各種疾病的設備不斷增多,但是,我們還是需要跟患者進行高效地溝通從而準確掌握患者病癥、準確判斷患者病情等。同時,跟患者進行有效地溝通能夠促使患者建立跟疾病對抗的信心,促使治療效果的提高。所以,我們在對醫學專業的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增加交流技巧課程,通過溝通交流技巧的培訓和不斷地練習提高同學們溝通交流的能力。[2]
(二)適應能力。隨著醫療壓力的不斷增大,社會對于醫療專業學生的適應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醫院工作本身壓力較大,需要同學們不斷地培養和增強適應能力,以適應高強度的工作帶來的壓力。在工作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調節自己,使自己能夠以最好的狀態面對工作。同時,醫院工作面對的對象是各種各樣的病患,需要同學們有較強的心理接受能力,能夠不斷地適應工作,能夠本著治病救人的原則,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地鉆研新的醫療技術,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工作需要。所以,我們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醫學專業的學生進行壓力訓練,以促進其抗壓適應能力的提高,使學生在面對復雜的環境時能夠擺正心態,沉著應對。
(三)團結協作能力。新形勢下,我們對于醫學專業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有著非常高的要求,要求醫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與他人合作,向他人學習,不斷地發展自己的能力。在從業之后,由于術業有專攻,就需要醫生能夠不斷地與在其他領域有專長的醫生進行合作,合理解決病患的問題,實現病患康復的最終目的。另外,在醫學工作中,一些手術和治療是以一人之力完全無法實現的,無論這個醫生對這個疾病有多了解都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就需要醫生進行團結協作,與其他醫生和護士等實現良好配合,不斷幫助病患解決痛苦。因此,我們需要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同學們分組完成任務,合作完成任務等方式不斷地培養同學們的團隊協作能力,促進同學們在日后的工作過程中能夠主動進行團隊協作,并且在進行團隊協作的過程中能夠主動促進各個隊員能力的發揮,實現團隊協作效果的最優化。
(四)開拓創新能力?,F代社會對于開拓創新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對于醫學專業的學生尤為如此。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很多之前的疑難雜癥都能夠輕松得到解決,但是,依然存在著一些現代醫學尚未解決的難題,需要我們醫學專業的學生,未來的醫生能夠不斷地發揮開拓創新的能力,推動這些難題的解決。所以,我們在醫學專業學生的培訓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對醫學專業的學生進行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首先,對醫學專業的學生進行培訓,然其深刻地掌握醫學理論知識。只有深刻地掌握了醫學理論知識才能夠把握醫學規律,開拓創新才能夠有基礎。[3]其次,讓醫學專業的學生熟練地進行操作。熟練地操作能力是醫學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醫學是一門實用性比較強的學科,所以,需要每個從業人員都有熟練的操作技能,能夠熟練地解決病患的問題,并且,在熟練操作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開拓創新能力,不斷地進行創新。所以,我們需要對醫學專業的學生進行操作能力的培訓,使其在此基礎上不斷地培養開拓創新的能力。最后,讓醫學專業的學生研讀案例。由于各個案例的醫療背景不同,所以,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能夠幫助學生拓展思路,不斷進行開拓創新。[4]所以,我們需要讓醫學專業的學生進行大量的案例研讀,在拓展自己間接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開拓創新。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醫療技術和社會科學的不斷發展,我們對醫學專業的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醫學專業的學生只有按照社會的需要不斷地培養和發展自己這些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才能夠不斷地適應社會的需要,才能夠不斷地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才能夠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我們堅信,只有醫療專業學生不斷培養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身體和心理素質、專業素質,并且在此基礎上不斷地培養自己的溝通交流能力、適應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開拓創新能力,才能夠不斷地為人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才能夠滿足我們社會主義社會醫療發展的需要。
[1]林志范.大學心理學[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1.
[2]卞成林.大學生就業指導[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4.
[3]曠永青.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劉曉滇,李小鵬,吳偉平,等.大學生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教程[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
G424
B
1009-6019(2014)08-0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