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普祥
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人民醫院檢驗科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淺談醫院檢驗科感染管理
駱普祥
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人民醫院檢驗科 貴州 六盤水 553000
目的:分析造成醫院檢驗科感染主要原因,提高檢驗科人員對于感染的防控意識。方法回顧分析我院2010年--2013年的工作實踐與相關資料,分析目前檢驗科出現的問題,并針對性的防控感染的主要措施。結果不合理的實驗室設置、不到位的防護措施、嚴重的空氣污染、工作人員缺乏保護意識、不能嚴格的控制交叉感染是造成醫院檢驗科感染的主要原因。結論做好實驗室的環境管理、完善消毒制度與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加強工作人員管理與醫院監督管理,提高工作人員防護意識,能夠有效預防醫院檢驗科感染。
醫院;檢驗科;感染管理
醫院感染主要是指在醫院內住院病人受到的感染,因醫院感染導致的病死率與感染率高,使其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對患者生存安全與生命質量造成嚴重影響。近年來,醫院感染問題受到衛生部門的廣泛關注,相關部門也已經公布了關于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規范,但是醫院感染問題依然層出不窮,尤其是檢驗科的感染尤為突出[1]。本文通過回顧分析我院2010年--2013年的工作實踐與相關資料,探析醫院檢驗科感染的原因,并針對性的提出解決措施。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2013年間受到醫院感染的住院患者113例的臨床資料,男性52例,年齡在19~73歲之間,平均年齡(41.28±3.67)歲;女性61例,年齡在16~78歲之間,平均年齡(43.16±3.85)歲。兩組住院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回顧分析所有受到醫院感染的住院患者的臨床資料,尋找引起醫院感染的主要原因,針對性的采取相應措施有效預防。
1.2.1 醫院檢驗科感染的主要原因
1.2..1.1 不合理的實驗室布置
因資金有限等因素,醫院的用房分配不足,導致實驗室的布局缺乏規范性與合理性,污染區與清潔區相互交叉,采光與通風差;放置標本的窗口與采血窗口不能明確區分。此類因素容易導致病原傳播,使工作人員遭受感染。
1.2.1.2 嚴重的空氣污染
檢驗科頻繁的人員流動導致病菌混雜,采集或者檢測標本時,病原體可能直接或者間接的對空氣造成污染,因此醫院檢驗科的空氣污染非常嚴重。
1.2.1.3 檢驗人員缺乏防護意識
檢驗人員缺乏有關醫院感染的新動態與新知識,缺乏生物防護方面的認識,尤其缺乏排泄物、血液與體液飛濺、器皿破損造成誤傷等突發情況下的認識。有些檢驗人員缺乏消毒觀念與防護意識,這種不良習慣使醫院感染的可能增加。
1.2.1.4 未能嚴格的控制交叉感染
醫院感染多經手傳播,尤其是醫護人員的手上往往攜帶大量病菌,成為主要的醫院感染媒介。靜脈采血過程中,檢驗人員與患者直接接觸,若檢驗人員雙手未能做到及時清洗,容易導致交叉感染。檢驗報告單若收到標本的污染,而未能消毒就直接交予臨床醫生或者病人,同樣會使交叉感染的幾率增加。此外,醫療廢物處理不規范也會影響醫院正常發展。
1.2.2 醫院檢驗科感染的防范措施
1.2.2.1 加強環境管理
嚴格劃分生活區以及工作區,區分使用兩組區域的物品,避免交叉感染。禁止工作區擺放私人用品,每天徹底清掃各區環境,保證工作現場干凈整潔、無灰塵與垃圾。檢驗科內物品要擺放有序,室內整潔,對地面、物品與空氣每天進行常規消毒。
1.2.2.2 完善工作制度
首先,建立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醫院中的污染物品或者廢氣物品均需經過無害化處理,無菌物品保證在有效期內進行使用;及時消毒重復利用的醫療器具,使用84消毒液每周定期擦拭工作臺與抽血臺,嚴格檢測菌落總數。尤其重視檢驗報告單與雙手的消毒,最大程度的避免發生交叉感染。其次,健全醫療費用的管理條例。分類存放生活垃圾與醫療廢物,采用指定的垃圾袋統一收集后運送到指定地點實施無害化處理;經過試用的酶標板或者試管等一次性物品采用高溫消毒后進行廢氣處理;檢驗剩下的血液、尿液等標本經過處理后排放到下水道中。最后,健全應急處理機制。患者的分泌物、血液、排泄物等均具有傳染性,檢驗人員若接觸到此類物質應立即采取隔離措施。意外受傷之后,需在48h內報告給醫院相關部門,填寫《醫療銳器傷登記表》,并在72hn倍完成相關檢查,找專家就診,選擇預防用藥[2]。
1.2.2.3 強化人員管理
醫院應當著眼于增強檢驗人員的綜合素質,定期向全科人員宣貫醫院感染方面的知識、正確的消毒隔離措施、應急處理方法,提高檢驗人員的防護意識,高度重視醫院感染。檢驗操作過程中保證著裝規范,采集標本時必要戴手套與口罩,不再工作區吸煙或者進食,完成錯做后遵循"六步法"洗手消毒。要求檢驗科人員做好崗前培訓,考核全部及格后才能上崗。
1.2.2.4 注重監督管理
建議每月監測醫院的手術時與住院病房1次,監測血液凈化系統與醫療用品1次,及時公布監測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上報醫院部門,并且針對問題采取相應措施。檢驗科需要在技術操作與知識更新方面給予臨床科室詳細指導,以保證感染控制工作順利實施。
不合理的實驗室設置、不到位的防護措施、嚴重的空氣污染、工作人員缺乏保護意識、不能嚴格的控制交叉感染是造成醫院檢驗科感染的主要原因。
醫院感染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存安全,檢驗科是最容易發生醫院感染的科室,也是醫院需要重點監測的科室。本研究中,通過回顧分析在我院發生醫院感染的113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顯示,不合理的實驗室設置、不到位的防護措施、嚴重的空氣污染、工作人員缺乏保護意識、不能嚴格的控制交叉感染是造成醫院檢驗科感染的主要原因。通過加強實驗室的環境管理、完善消毒制度、健全廢棄物的管理、加強工作人員管理與醫院監督管理,提高工作人員防護意識,我眼檢驗科發生醫院感染的幾率明顯降低。由此表明,高度重視醫院檢驗科的感染管理,積極采取適當的預防措施與控制措施,能夠有效降低檢驗科出現醫院感染的可能,保障患者與檢驗人員的健康與安全。
[1]姜賽琳,詹亞梅,吳景芳.綜合醫院護理人員手部病原菌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34(11):109-110.
[2]劉欣躍,尤崇革,石瑞芳.臨床實驗室檢驗人員手衛生及干預策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16(03):219-220.
R194
B
1009-6019(2014)08-03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