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雪
【摘 要】隨著高校擴招,高校畢業生逐年增多,所以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焦點問題之一。法律保障是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環境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法律對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起引導、指導和規范作用,在大學生就業和創業實踐中存在優惠政策難以兌現、創業法律保護意識不強等問題的存在。
【關鍵詞】法律教育 就業和創業 導向作用
一、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在就業和創業中的意義
1. 從學生管理要求來說
高校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努力提高大學生的法制素質,培養和塑造大學生的法制意識,是引導和保障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尤其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作為高校教育培養大學生的重要陣地,是實施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有效載體。
2. 從社會發展趨勢來說
要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略目標,當務之急是加強公民的法制素質,使法治觀念深入人心。當代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有針對性地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促進大學生法制素質得到提高,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更是具有重要意義。
二、法律導向作用在大學生就業和創業中的必要性
1. 提升大學畢業生就業和創業競爭力
一方面高校對大學生進行就業和創業法律教育是就業和創業法律保障的重要內容之一,這樣可樹立就業和創業法律意識,諾守合同的就業和創業者。另外,為大學畢業生提供融資擔保法律保障,是各國促進大學生創業的根本經驗。
2. 為實現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就業崗位
外國十分重視對促進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法律制度建設。創業環境是創業成功的土壤,就業離不開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因此,法律保障構成大學畢業生就業和創業宏觀環境的必要因素。
3. 保障大學畢業生創業權益
就業權是法定權利,涉及公民的基本人權。勞動法上的經濟權是指社會中從事財富生產,進行經濟活動的勞動者所享有的權利,其中包括就業權。創業有利于帶動就業,大學畢業生在創業過程中,創業法律可以為大學生特殊創業群體提供穩定化、制度化的法律保障。
三、法律缺失的表現及研究的必要性
當前中國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法律缺失主要表現為:
1. 就業與創業法律教育的不足
從大學開設的課程體系看,少有法律類課程設置,法律教育及相關課程設置沒有提到應有的地位。
2. 相關國家法律政策的匹配力度不足
《民法》方面對就業與創業學生的年齡的限制可能會影響部分少年天才創業者等等。
3. 大學生就業與創業者存在著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不足的現象
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法律政策掌控力尚待加強,不能有效的依法妥善解決糾紛,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所以為促進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順利開展,對大學生創業中的法律缺失進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四、大學生法制教育在就業創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 從國家和社會層面上考察
首先,大學生就業與創業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法規扶持以及社會各界力量的支持。但是,政府針對為大學生就業與創業服務的相關職能設置還相對滯后,沒有專門為大學生創業者提供創業法律咨詢和服務的機構。
2. 教育形式需要進一步多樣化
目前,在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大學生法制教育主要局限在校園之中和課堂之內,并且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而學生管理部門在指導大學生就業創業過程中,由于在日常工作中沒有做好與課堂教學的有效銜接,最終造成大學生法制教育手段單調,教育方式缺乏靈活多樣。
3. 大學生就業與創業的個人法律知識準備不足
第一、就業和創業者法律政策掌控力不強,不懂得如何利用國家的優惠政策。只有了解國家政策,才能走好就業和創業的第一步。但實踐中許多就業和創業者根本不知道或知道但不知如何利用這些優惠政策。
第二、就業和創業者利用法律和政策來防范風險、化解風險的能力差。其中也包括各種法律風險,然而很少有大學生在就業和創業前認真了解與創業相關的法律內容,在遭遇風險時束手無策。
第三、就業和創業者在實踐中運用法律維權的能力尚待加強。在實踐中,對訴訟法、仲裁法等程序法有基本的了解的就業和創業者不多,利用法律解決爭議協商和解、調解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的能力有待加強。
4. 教育實效需要進一步突出
法制教育是一個實踐性非常強的教育形式,教育實效非常重要。但是,我們目前的法制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和制約,法制教育實效不是很突出。所以,在大學生就業創業和社會交往中時常做出損人利己的行為,甚至抱著無知、僥幸等心理以身試法,違法犯罪。
五、大學就業和創業法律保障制度的構建
1. 提升促進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的立法層次,制定《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創業促進法》。為此,我國政府應堅持以創業促進就業,實現經濟增長與就業增長良性互動為原則,以保護大學畢業生創業權益、實現擴大就業為目標,制定專門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創業促進法》,為大學畢業生創業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2. 明確促進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法律保障原則。以法律手段促進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明確大學生就業和創業中各相關主體權利和義務,對處于相對弱勢地位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權利給予特別保護。為此,構建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和創業法律制度,應堅持以保障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權益原則、自主就業和創業原則,相關部門各司其職、互相配合原則等。
3. 促進大學生就業和創業具體法律保障制度構建。在具體構建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法律保障制度時,應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促進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的專門法律制度。二是促進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的相關法律制度。三是促進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的配套法律制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