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想銀
【摘 要】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使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探索能力。那么在新課改下的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關鍵詞】新課程 信息技術 能力培養
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的能力。中學信息技術新課標的制定與實施,帶給教師全新的教育理念,它要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全身心地融入教學的全過程,自主探究,發現知識,創造性地運用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多進行創造性的教學活動,使課堂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沃土。那么,信息技術教師如何去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
依據信息技術課教學的需要,信息技術課教學中應盡力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促進、控制、咨詢的作用。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具體說來,就是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指導下的“任務驅動”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主動、有目的地獲取學習材料,通過不同的途徑、方法完成活動“任務”,并在這個過程中使自己的知識、思維、技能和情感得到鍛煉和熏陶。因此在設計教案時,首先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學習目標和任務都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邊聽講(或邊看書)邊上機操作”的學習過程為依據來安排教學內容,強調看書學習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比如在《Flash動畫制作初步》一課中,由于學生有了前面學習的“下載動畫”和“使用Ulead Glf Animator制作動畫”的基礎,筆者把“學會啟動Flash 8,了解其操作界面,熟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只作了簡單講解;對目的中的第二點“嘗試制作縮放變形的簡單動畫,體驗Flash動畫制作的一般步驟”,也沒有喋喋不休地去詳盡解釋,而是在略作點撥的基礎上,讓學生邊看書邊實踐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遇到困難,筆者再及時進行指導,或者讓學生互相討論解決。這樣的學習,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性,學生對所學知識和技能印象深刻。
二、開展小組學習,培養學生合作與探究學習的能力
計算機課作為操作性很強的課程,而學生的操作水平往往又參差不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同學碰到一些問題只要有人稍微指點、提示一下就可以了;但還有一部分操作水平比較低的學生,碰到問題如果沒有人能夠及時講解,就根本無法進行具體的操作,那么一節課也許什么也沒做到就下課了,幾次下來學生就有極大的挫折感,對學習也就漸漸失去興趣了。開展小組學習小組競賽,鼓勵小組同學互助學習,正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使得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小組學習是把全班按一定方式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設立一個組長,由操作能力或者組織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擔任,并主動幫助成員學習解疑、向老師反饋小組學習情況。小組學習可在一般的課堂教學和小組階段性的作品制作中體現。在平時的課堂學習中,每節課講完后,設置一定與目標一致的檢測題或相關的練習題,作為學生學習的目標。學生一般自己先獨立完成,在學習過程中有困難的,小組同學間可協助解決,如果解決不了的就及時向教師求助;同時組長要檢查本組學習情況,并向教師反饋。在小組階段性作品制作過程中,由小組自定一個主題,自選一到兩個負責人,然后進行人員分工,包括素材的選擇、采集、排版等。規定在一定時間內作完,在作品展示課中各小組派代表上去展示講解自己作品,由全班進行打分評選出較好的作品。通過小組學習,給學生創造一種相互幫助、相互協作的愉快學習環境,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與交流,用協作方式解決實際問題,既提高了教學效率,也促進了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
三、精講多練,積極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自學能力,始于積極思維和動手實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起指導、啟發、達成共識的作用,教師應給學生留有更多的思維空間,不需要面面俱到,包辦代替學生所要做的一切,應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親身體驗創新的樂趣。這不僅能深化教學內容,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向高潮,而且還有利于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用ACDSee6.0軟件講授《圖像的效果》一節時,我給學生講首先要選中圖片,并進入編輯模式,然后打開“更改”菜單選項,執行“曝光”命令,學生隨著我調整“亮度”“對比度”等命令中的滑塊,看到圖像發生了自己意想不到的變化,都發出了感嘆聲。在這種氣氛下,我就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體驗“銳化”“顏色”等菜單命令帶來的圖像效果,于是學生通過自主練習制作了很多優美的圖片。有的學生還將自己制作的某些效果的圖片保存了起來,留待以后欣賞或使用。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科學評價,激發學生創新動機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知識性和技能性相結合”的學科。如果我們用傳統教學評價方法去考核他們的學習效果,將會束縛學生的思維,削弱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難以發揮出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道路中還需要對評價方式加以改革,使信息技術教學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真正走上素質教育的軌道。我在這方面作了一些嘗試,將對學生評價的重點放在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和創新精神的體現上,給所有的學生以肯定或激勵,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鼓勵學生不斷創新。
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教師要深入理解和運用新課標中的教學理論,更新教學觀念,開放思維,進行創造性教學,在教學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一個創新學習的空間,積極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