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近年來,業內對于光伏產業的發展較多的關注在其電站建設的投資渠道問題上,在這一方面,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這一問題會得到多大的改善?
答:如何將光伏和資本聯系在一起是業界一直在探索的問題。互聯網能夠把千家萬戶的老百姓聯系在一起,那么,互聯網能不能把光伏產業和老百姓結合在一起呢?
大家可以看到,互聯網金融,像余額寶一下子就可以在短時間內上升到4000多億元的高度。老百姓的儲蓄一共是將近幾十萬億,這當中的一點點對于整個光伏產業來說都是巨大的資金。光伏產業一年的體量約為1400億元,整個數字對于互聯網金融來說還是很小的,并不大。
互聯網金融面臨著一個導向的問題,如果說互聯網金融沒有落到實體經濟,我相信互聯網金融的路相對來說走的比較窄一點,所有的金融我想最終一個都是為了實體經濟而服務的。
互聯網金融會讓我們的融資成本越來越低,要不然就不需要有互聯網金融,我們也希望互聯網金融能夠真正的給我們國家的實體經濟帶來很多創新的手段。
把互聯網金融的資金引到實體經濟或者引到更加進一步的綠色實體經濟上,這是國家所希望看到的,我相信也是監管部門最希望看到的。
全球第一個兆瓦級分布式太陽能電站項目,將通過互聯網眾籌平臺,眾籌網以眾籌的模式向公眾募集資金,開發1MW的光伏電站。未來,因為不同的地方光照情況不同,我們會根據每一個電站不同的地理位置、光照情況、屋頂的具體情況制定電站的模型。
目前試點的電站用的是股權眾籌,享受的是股權對應的權利,在中國股權有專門的法律保護。下一個或者是第三批的電站可能還會有更加創新的模式。
在投資領域,大家最關心的無疑就是風險的問題。有關風險問題,北大法學院和清華大學都參與了試點項目的設計,專門做了法律意見。而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國家電力公司在內的一系列大企業都參與了資金投入。這樣做的最主要目的是能夠讓數量眾多的中小投資者們將對風險的擔憂降到最低。
@中國光伏行業網-ChinaPv:央行確定了今年信貸政策,當中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增強響應力,抓好科技文化金融政策措施落實工作,開發適合高新技術企業需求特點的融資產品,支持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等。
@王福重:美國準備對中國光伏展開第二輪雙反調查。光伏產業成了過街老鼠。河北、江蘇、江西等光伏大省,大量圈地搞光伏產業園,污染環境,騙取大量銀行貸款和財政補貼。這都源于發改委的新興產業振興計劃,應該果斷結束光伏產業大躍進及類似鬧劇,追究發改委的瀆職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