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稻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現已成為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水稻的栽培管理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水稻的產量,要獲得高產,達到優質的生產目的,必須加強水稻細節上的管理,抓好水稻生長的各個環節,確保水稻生長環境優化,實現高產優質。
關鍵詞:生育期;播期;水肥管理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04-43-1
1 水稻生育期的劃分
水稻的生長,按栽培的管理過程,可以分為秧苗期、生育前期、生育中期和生育后期,一般在育苗階段被稱為秧苗期;插秧移栽后到分蘗結束這段時期為生育前期;從分蘗終止期至抽出幼穗這段時期為生育中期;生育后期則是從頂葉長出的孕穗期開始至成熟這段時期。
2 決定水稻產量的要素
水稻的產量多少,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一是單位面積內的穗數,當然是指有效的穗數,二是每個稻穗的稻谷粒數,三是每粒稻谷的重量。這三方面的綜合指數決定了水稻的產量。穗數、粒數、粒重與水稻品種、土質條件、肥、水、氣候條件都有直接的關系,所以要促進水稻高產,必須要加強這三方面的指標,手段便是改善土質、加強營養、控肥控水控溫,改善品種,再有就是調整種植方式。
3 水稻的栽培技術要點
水稻產量的三個決定因素之間,是相互關聯、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要達到高產的目的,必須要做到協調好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綜合調配才能實現高產目標。
3.1 目標產量的確定
要根據品種特性、地塊肥力、土壤結構確定種植結構和方式。據數據統計,水稻產量的主要決定條件是地力的好壞,其實是施肥的輔助作用,所以要確定產量目標,必須先掌握地力情況,好的地塊,土壤耕層深厚、有機質豐富,土質是粘壤土的可以定的高些,相反,可以定得低一些。
3.2 合理安排播、插期
播種時期和插秧時期對水稻的生長有很大的影響,一定要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選擇合理的播種時期和插秧移栽時間,確保水稻在適合的氣候條件下生長,奪高產促優質,不宜過早也不能太晚,過早氣溫太低易使秧苗害病,太晚了,會使秧苗錯過最佳分蘗時間,影響結穗。
3.3 培育適齡壯秧
軟盤育秧的,應選擇土壤肥沃的水田或旱地作秧田,地力差的每畝秧田應施農家肥500公斤,或復合肥25公斤作基肥。灌盤的泥漿或泥粉應采用有機質豐富的塘泥或土雜泥粉(漿)。秧苗移植葉齡3.5片左右,要求秧苗矮壯青綠不發黃,如葉片黃的要在3葉前噴施稀釋尿水或2%復合肥溶液。
水田育秧和旱育秧的,秧田要全層施足有機質肥,并提高磷、鉀肥的施肥比例。中等地力的秧田,每畝秧田施純氮7.5公斤(相當于尿素17.5公斤),氮、磷、鉀的比例1∶0.5∶1.2。要求秧苗帶蘗率80%以上,中、遲熟品種移植時葉齡5.5~7片葉。秧苗各階段的施肥比例是:秧苗基肥占總施肥量40%,秧苗追肥占60%。秧苗追肥要施好秧針肥、斷乳肥(2.5葉施)、送嫁肥(插前4~5天),其中秧針肥與送嫁肥各占秧苗追肥總量的30%,斷乳肥占秧苗追肥的40%。
3.4 水稻各生育階段的施肥比例
水稻的回青期、始蘗期、夠苗期、幼穗分化1~2期、幼穗分化4期、始穗期是施肥效益最高的時期,但上述的各個施肥時期和造別對肥料的需求比例有很大的差別。
早稻前期施氮量占全生育期總量80%,其中基肥占前期肥量40%,回青肥占前期肥量30%,始蘗肥占前期肥量30%。中期施氮量占全生育期總量20%,其中夠苗肥占中期肥量40%,幼穗分化1~2期占中期肥量60%。后期一般不施肥。
晚造前期施氮量占全生育期總量的70%,中期施氮量占全生育期總量25%,后期施氮量占全生育期總量5%。前、中期各時段施肥比例與早造相同,后期肥在劍葉抽出至始穗期施。
磷肥的施用方法:按氮、磷的比例計算出的磷肥施用總量,全部作基肥施用,或將一半在前期追肥中與氮鉀肥混合施。
鉀肥的施用方法:按氮、鉀的比例計算出全生育期應施鉀肥的總量后,減去基肥中的有機質鉀量,然后將這一數值作為總量,在追肥中分4個時期施。其中始蘗肥占20%,夠苗肥占30%,幼穗發育1~2期占30%,幼穗發育4~5期占20%。
各生育階段施肥的時間指標是:回青肥早造拋(插)后3~4天施,晚造拋(插)后2~3天施。分蘗肥早造拋(插)后8~10天施,晚造拋(插)后7~8天施。夠苗肥早造拋(插)后18~20天施,晚造拋(插)后15~18天施。幼穗分化1~2期肥,中、遲熟品種早造拋(插)后36~40天施,晚造拋(插)后33~36天施。幼穗分化4期肥可通過剝葉觀察幼穗長度,當幼穗長度在0.5~1厘米長時,即可施幼穗分化4期肥。
4 水的管理
秧苗期秧田灌溝水,保持秧畦濕潤。返青期深水回青,分蘗期淺水勤灌,夠苗后排水露曬田,幼穗發育期淺水保胎,抽穗后干濕排灌,黃熟期不能斷水過早,收割前7天要灌一次跑馬水。
5 病、蟲、草、鼠害防治
播秧前統一組織毒殺田鼠(選用殺鼠迷或敵鼠鈉鹽毒谷)。拋(插)秧后結合第一次追肥施除草劑(可用丁草胺)。分蘗盛期以后施井岡霉素防紋枯病,并抓好鉆蛀性螟蟲(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等)、稻縱卷葉蟲、葉瘟的防治。破口抽穗期均要噴藥防治穗莖瘟、紋枯病、鉆蛀性螟蟲,并要注意防治各個時段的稻飛虱。紋枯病可選用井岡霉素、苯甲·丙環唑;稻瘟病可選用春雷霉素、三環唑;稻飛虱可選用噻嗪酮、噻蟲嗪;鉆蛀性螟蟲、稻縱卷葉蟲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阿維菌素、殺蟲雙、毒死蜱。
作者簡介:楊志國,磐石市農民科技教育中心,研究方向:農業技術及農民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