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實現農業現代化,提高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就必須大力發展和實現農機化。只有農業生產手段現代化,才能用先進的生產工具代替落后的手工工具和人畜力為主的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業生產的勞動效率和經濟效益。然而,在新的歷史形勢下,農機化的發展又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
關鍵詞:農業化;發展途徑;生產結構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432(2014)-04-51-1
1 吉林省當前農業生產的現狀
目前,雖然吉林省的農業結構進行了大幅度調整,但是玉米還是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盡管種植玉米的收益小,但是許多農民由于多種原因還是不得不種植它,這是不可回避的現實,需要我們適應形勢,不斷探討新的項目和課題。
吉林省中西部產糧區常常是“十年九春旱”,造成農作物大幅度減產,甚至有些地塊存在絕收的現象。如何進行節水灌溉,抗旱保苗,采取哪種配套機具實施,才能達到最佳經濟效果,我們已著手解決這類問題。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粘玉米、甜玉米等深受人民喜愛的優質品種的種植面積逐年擴大,但是種植的機械化程度較低,需要農機部門進一步開發探索,切實解決育苗難、栽植難的問題。另外,還有諸如優質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的機械化精密播種技術等項目正在試驗示范和大力推廣,以便進一步提高經濟作物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盡快達到國際生產水平。
吉林省的綠色優質農產品(綠色食品)發展迅猛,舉世矚目,已形成10大系列,100個品牌,1000個品種。我們正在大力普及這些無公害、無污染農產品的生產、貯藏、加工,有更多的課題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我們去研究和探討。
隨著養殖業的擴大和發展,促進了飼料加工業的產生和發展,從而實現了糧食(主要是玉米)的轉化。正在逐步實現養殖業、飼料加工業的生產自動化、設備現代化,達到產業化,使之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就要求農機管理、科研及推廣等部門的合作,通過不斷的努力和開拓進取,才能得以完成。
在玉米深加工方面,如玉米生產淀粉、酒精、汽油、玉米油、塑料等等,把玉米轉化為更多的工業原料及其他農畜產品的深加工,都是我們正在研究、開發和利用的課題和加工項目。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去辦企業,創造新的價值。比如,可以繼續通過挖潛、改造,使老企業通過重組、改制、轉產而煥發新的活力,也可以通過招商引資或其他渠道融資等形式,引進先進技術,開發新產品,創建新型企業,擴大農產品的轉化。
2 面對機遇和挑戰,探索農機化發展的途徑
為大力發展“效益農業”,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實用價值,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我國在農業產業結構上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適當增加了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是,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也出現了新的課題,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為適應新的發展形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這里僅就農機化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強化隊伍建設,提高自身素質。過去關于機械化種植蔬菜、水果技術的研究、推廣工作一直都是一個薄弱環節,為了適應新形勢,建議要加強這方面的工作。比如:公主嶺的蔬菜生產,如大白菜、蘿卜、豆角、西瓜、大蒜保護地蔬菜等,已形成許多自然村、自然屯,具有一定規模,扣棚配套使用一些機械化技術,將會使生產得到迅速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加強學習,又要不斷開發探索,適時為農業生產戶研制出亟需的新產品、新技術,把理論運用于實踐中去,使科學技術盡快轉化為生產力。
二是建議農機、農藝推廣部門緊密結合,定期為農民開辦技術培訓班,通過發放書籍、錄音、錄像等技術資料,或采取技術研討等形式,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術水平。這就要求我們農機工作人員經常下到田間、地頭,實行走訪,調查研究,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做好產前、產中、產后的全方位技術服務,并不斷取長補短,促進生產的發展。
三是大力發展“效益農業”、“精準農業”,開發研制先進實用的農業機械,充分發揮農機化的作用,在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上下功夫,使我國糧食生產成本有明顯下降,從而提高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
四是加強培養營銷運輸專業戶。農產品只有銷售出去,才能保障農民獲得真正的利益。在實踐中經常有因為銷售問題而使農民蒙受巨大損失的現象。所以我們要重視銷售工作,只有銷路好,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才能提高,從而促進農機化事業的發展。
五是培養一批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科技管理人員。為生產和銷售提供快捷、準確的信息。我站承辦的公主嶺農業機械化信息網已經開通,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內外農產品的先進生產技術以及市場行情,進行指導生產、期貨交易和現貨交易,這將進一步促進公主嶺市農業生產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作者簡介:馬曉平,公主嶺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機化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