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永秒 李裕和
(1.廣州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2.廣州體育學院人事處 廣東廣州 510500)
近年來,國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但是由物質生活提高帶來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身體疾病,以及抑郁、焦慮、神經衰弱等精神疾病的發生卻越來越多。為了減少這些疾病對人類的影響,除了相關的科學研究也隨之全方位的展開以外,人們也開始更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近些年,隨著個人計算機的普及以及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提高,一類能根據自己身體情況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的軟件系統應運而生了。
目前,我國的健康管理工作大多是由體檢機構和醫療機構實施,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他們的工作重心是疾病控制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健康管理。隨著計算機和手機應用的普及,現在有人開始著眼于通過運用計算機和手機軟件實時監控人體各項指標,在對健康有威脅的因素出現初期即通過合理運動來及時使身體恢復到健康狀態。運動與健康系統軟件大致可分為以下3類。
此類軟件品種較多,主要作用是對體檢結果的存儲與管理,國內具有代表性的產品主要有深圳天方達公司的“杏林七賢”系列產品[1]和北京中科恒業公司的醫院體檢管理系統。
通過分析體檢結果,根據風險評估模型產生出相關的健康報告和指導建議,這類產品的主要代表是北京耀華康業公司的知己健康管理軟件系統等。
營養管理類軟件一般都是根據用戶描述的每天的飲食狀況結合預先確定的每種食物的熱量來告訴用戶該增加飲食還是該節制飲食,這類軟件比較多,但因為難以確切測定每天的飲食熱量,所以也就難以收到較好的效果,應用范圍受到限制。
經過多年的努力,很多相關專家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研制出了一些比較系統的、完善的健康管理軟件。表1所示為一些比較典型的健康管理系統。
表1中所列的軟件系統基本都考慮到了健康管理的身體健康方面,從軟件的模塊可以看出,在一個軟件里的所有模塊中,健康體檢部分占的比例最多。這種現象也說明,在健康管理中,首要的任務是了解患者的體質狀況,這也是一類最容易量化的指標,通過體檢就可以直接了解到對方的身體狀況。對于研制一個健康管理系統軟件來說,如果與醫療體檢單位的配合,體質測評部分是比較容易完成的。但要評價一個人是否健康不只要看他的身體是否健康,不單要看其身體指標是否在健康范圍內,還需要看他的心理指標是否維持在健康水平。在現有的大部分健康管理軟件中大都缺少心理健康評價相關模塊,造成這一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現有的健康管理系統軟件的營銷模式有關[2]。體檢管理信息系統可以為健康體檢服務,體檢同時又是各健康管理單位的贏利點,而體檢后的健康指導則是次要部分,在研制健康管理系統時,研究者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心理健康管理部分。在張偉健等研制的健康管理軟件中雖然有心理健康測評模塊,但是,在最后的運動處方中并沒有很好的給予相關的解決方案。另外,在相當數量的健康管理系統軟件中都涉及到營養管理,而飲食中所含熱量及各營養素的量很難實際測定,因此營養管理很難收到成效。健康管理系統軟件最重要的一個模塊就是運動處方,健康管理的手段就是通過了解患者的健康信息,然后通過有計劃的運動干預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在運動與健康管理中,如果運動處方開的不好那么之前所有的工作都只能算作是一個調查或是數據手機存儲,不能給使用者提供良好的運動干預,甚至可能會引起惡性變化。在熊妹珍等的全民處方軟件中擁有一個包含100多個項目和2000多條處方內容的數據庫,給受試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隨著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普及,基于Android系統的各種手機健康管理系統軟件也蓬勃發展,但由于硬件設施的限制,手機健康管理系統軟件大都停留于輸入個人體檢信息然后反饋出個人健康狀況或者是增加醫院預約服務功能,對于健康管理的作用并不明顯[3-4]。
在互聯網云計算技術和各種硬件設施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出現了一些利用物聯網云技術的設備體系,即一個健康管理系統里包含有各種生物探測儀器系統、無線信號發射與接收系統、終端數據處理系統、后臺數據庫儲存處理系統等各種子系統,使用者可以在C/S和B/S模式下通過自己的終端機器對服務器上的數據進行添加、修改、刪除,同時也可以獲得后臺服務器反饋給終端的分析結果和運動干預計劃[5-6],使用者可以按照計劃進行鍛煉,同時生物探測系統又會將鍛煉過程中的數據傳送到后臺服務器,進一步指導運動鍛煉。

表1 幾種現有的主要健康管理系統軟件對照
我國目前正在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比例上升,慢性病的發生率也在逐年上升,而由于社會工作壓力大,近幾年開始出現了多例年輕人工作中猝死的事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盡快建立一個科學可靠的人體健康數據庫,涵蓋不同年齡層、不同職業種類,內容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方面各項指標,與先進的移動終端設備和相對應的軟件系統結合起來,利用物聯網技術把整個家庭,或者整個單位的成員整合在一個網絡系統內,通過建立這種綜合性的健康管理平臺,加強對單位和個人的健康監管,可以大大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健康管理系統軟件的設計實現是一項涉及多學科的綜合性工作,同時也要有相應的硬件技術支撐才能完善其功能。近幾年出現的物聯網云技術給健康管理系統軟件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舞臺[7]。利用物聯網云技術,軟件系統可以通過綜合管理平臺上架設的終端檢測設備直接獲取相關數據,避免了用戶輸入數據時的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能實時監測,及時調整相關反饋信息。用戶或遠程健康管理者使用一個完善的物聯網云計算系統時無論身在何地,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物聯網、云技術等技術手段獲知與之相連的檢測設備所監測到的人體健康狀況數據,同時可將數據傳輸到后臺云計算服務器,后臺系統或健康管理者會分析檢測數據并能給用戶反饋出健康評估結果和提供適當的運動處方或生活中的提醒、飲食結構建議等。如果更完善的話可以把便攜式或可佩戴式的檢測系統植入常用的電子設備中,例如一部裝載有運動與健康管理系統軟件和生物檢測設備的手機,同一臺設備既可以滿足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又可以達到健康監管的作用。
由于人體某一個身體指標的改變涉及的健康相關因素很多,所以利用運動與健康管理系統軟件管理人們的健康,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軟件系統的科學性、適用性問題。目前的健康管理系統存在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不夠智能化,一個好的健康管理系統要能夠在接收到相關數據以后準確分析出影響健康的因素所在,然后根據分析結果自動篩選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而且還要能在后續的持續監測中自動調整、優化方案。
我國的健康管理起步時間較晚,就目前而言,國內健康管理系統軟件的應用范圍還很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軟件本身的功能不完善,難以滿足用戶需求。前幾年,由于物聯網云技術尚未得到發展,健康管理系統只存在于計算機網絡之中,而且系統功能結構較為簡單,用戶體驗較差,所以難以得到有效推廣。另一方面就是一些軟件制作者的服務意識弱,過多的注重軟件帶來的經濟效益而沒有考慮到人們對軟件的真正需求。
但隨著智能手機、互聯網、云計算、生物探測技術等的發展,運動與健康管理軟件的發展也越來越人性化和實用化,相信不久的將來健康管理軟件一定會給人們的健康和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
[1] 朱超,緱文海,王福義,等.醫院體檢信息系統的設計與應用效果分析[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2(3):55-57.
[2] 霍慧萍.試論健康管理的走向與發展模式[J].中國當代醫藥,2010(9):119.
[3] 張新明,張偉,王煥民.基于Android平臺的健康管理軟件的設計與實現[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3(4):103-105,109.
[4] 楊文君,楊波,王保強.智能手機的運動量干預軟件的研制[J].中國醫療器械雜志,2012(4):244-247.
[5] 田小康.醫療物聯網智能健康管理模型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2.
[6] 巫國貴,劉定一.學生體質測量與健康評價網絡管理系統設計與開發[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1):88-92.
[7] 陸大江.基于云健康的生活方式遠程監控[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2(1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