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慧
吉林省松原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發[2002]16號)的出臺,高等職業教育迎來了發展的春天,而學前教育專業作為一個大多數高職院校都開設的專業其發展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眾所周知,美術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本文立足于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解決對策。
為適應我國學前教育發展和社會對學前教育專業人才的需求,目前很多高職院校也設置了學前教育專業,該專業主要培養具有高等學前教育專科學歷水平、較高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水平的幼兒教師及從事幼教管理的工作者,主要開設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音樂、美術、鋼琴、舞蹈等課程。可見,美術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必修的一門課程,著重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美育素質和美術方面的綜合能力,從而為適應學前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美術基礎。
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同時仍有些問題不容回避,具體表現在:
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高等職業教育是為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服務的,而學前教育是為培養綜合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或幼兒管理工作者服務的,很多美術教師沒有深刻理解高職教育的內涵與性質,對學前教育人才培養目標也把握不準,導致了高職學前專業美術課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誤認為其是本科美術專業教育的下移。
2、教學內容的選擇忽視學生的可接受性和興趣。正因為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準,導致了很多教師選取的教學內容難、繁、冗,忽視了學生的可接受性和興趣。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基本是初中畢業生或初中未畢業的學生,大多數以女生為主,她們熱愛生活、欣賞美、追求美,因此,她們對美術課程的興趣比較濃,但是由于文化基礎差,加上沒有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偏難、繁、冗的教學內容讓她們喪失了學習興趣,原本充滿快樂的課堂變得緊張、壓抑。
3、教學手段單一,方法簡單。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主要由素描、色彩、設計藝術、兒童美術和應用美術等內容組成,很多美術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比較重,沒有樹立能力本位的教學理念,因此,課堂教學方法、手段比較單一,滿堂灌的講授式教學無法提高學生的動腦、動手的實踐能力,無法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和美術方面綜合能力。
1、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高職學前專業的美術課程是培養學生美術素質與綜合素質、以及具備較強動手能力的素質教育課程。由于學前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本課程主要的人才培養目標應定位為: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審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動手能力,從而為培養合格的學前教育工作者奠定良好的美術基礎。
2、美術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生未來的崗位需求來精心選取教學內容。高職教育是培養職業能力的教育,教學內容的選取要以社會需求為出發點,學生未來工作需要什么知識,教師就要講什么,務必避免所學非所用,所用又未學的情況出現。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能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施教。只有讓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美術的樂趣,課堂才會有吸引力。
3、美術教師要切實提高自身素質,豐富課堂教學手段,革新教學方法。有的美術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相對較低,對于教學工作敷衍了事,不思進取,不學習,不創新,不論什么教學內容千篇一律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枯燥、無趣,久而久之,使得學生失去了對美術學習的興趣。美術教師應切實提高自身素質,認真研究教育教學的新方法、新思路,讓課堂充滿活力。比如:無論是簡筆畫、透視知識,還是折紙等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都可以采取講授、示范、練習、創造、輔導、臨摹、作品欣賞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借助一定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來進行,在完成基本技法的練習中加強基礎理論的教學,既保證基礎、夠用、實用的理論知識的傳授,同時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真正通過他們自身的體驗來達到理實一體化教學。
目前由于高考的連年擴招,使得高考似乎越來越容易,因此,文化基礎中等偏上的學生到選擇了讀高中,考大學之路,職業學校的學生生源的質量就可想而知了。他們沒有端正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但他們對于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的學習還是很感興趣的,因此,高職院校學前專業的美術教師要認真分析教育對象的特點,精心選擇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樹立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才能達到預期的人才培養目標。
[1]曾瑤.高職學院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改革措施[J];華章;2010年04期
[2]郭建新.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改革[J];遼寧高職學報;2006年01期
[3]郭萌萌.芻議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J];文教資料;201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