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腋臭是臭汗癥中較常見的一種,是由于腋窩處汗腺分泌物在皮膚色原性桿菌的作用下,生成的不飽和脂肪酸,并帶有特殊臭味[1]。發病不分男女,以青年女性多見,部分患者受遺傳因素影響。雖然對健康無礙,但對患者的生活、工作、社交以及患者心理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因此很多患者要求治療。目前常規的方法有外用藥、激光、手術等,射頻治療是近年逐漸應用于皮膚科臨床的新技術[2]。本項目參照《廣東省常見病基本診療規范》選取符合條件的患者60例,將所有病例隨機平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采用射頻治療和激光治療,并對兩組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具體研究結果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院自2010年5月10日~2012年3月10日根據計劃收集病例6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齡18~29歲,平均年齡20.7歲;有家族遺傳史49例,占81.67%。所有病例來源于本院皮膚科門診,均未曾接受過手術或非手術治療,排除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及腋窩局部皮膚存在細菌、真菌感染者。隨機平均分組,實驗組30例,采用射頻治療,對照組30例,采用激光治療。兩組病例性別、年齡、病情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設備參數 RF-1型射頻雙極凝固器,上海市技術監督局實驗工廠生產,技術指標:最大射頻輸出功率30W±10%,射頻頻率1.1MHz±10%,消耗功率<70VA,最大輸出電壓<36V。此設備為雙極電凝,主要應用于外科整形或腦外科手術中。H-2000型脈沖YAG激光機,華中理工大學高科技開發公司生產,技術指標:波長1064nm,光纖直徑0.6 mm,能量600 mJ,脈沖寬度200 ns,脈沖頻率1、5、10、15、20/s,整機功耗2.0kw。
1.3治療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雙上肢舉起屈肘放于頭部下面,充分顯露腋窩,將腋毛剔除,進行常規皮膚消毒,以1%利多卡因作麻醉劑在整個腋窩處做皮下局部浸潤麻醉。實驗組采用射頻法,開啟射頻機,用射頻電刀以低電流刺入腋窩皮下組織,設備設為消融模式,能量為2~3檔,深入到汗腺深度,約3 mm左右,燒灼2~3 s,清除毛囊及汗腺組織,同時不損傷真皮下血管網。每隔4 mm左右燒灼一次,將整個腋窩燒灼,共約50個燒灼點,可達到破壞大汗腺的效果。然后切換射頻為凝血模式,對出血點依次進行止血。術后以雙氧水清洗創面,以無菌紗布外敷,“8”字繃帶包扎,叮囑患者隔日清洗換藥,一周后,創面不再紅腫,創口基本愈合。對照組采用激光法,開啟YAG激光機,設備參數設置:脈沖頻率10/s,單脈沖能量600 mJ,激光發射時間間隔為0.1 s。激光針垂直對準每個毛囊孔,沿毛囊孔方向逐個發射激光,可以觀察到毛囊組織迅速氣化,深度以3 mm左右為宜,照射時間以3s左右為宜,同時有黃色渾濁液體溢出,伴有臭味,此現象表明大汗腺已被破壞[3]。術后光纖入口處涂紫藥水,以無菌紗布外敷,常規服用抗菌素一周,隔天換藥,促使創口愈合。
1.4療效評價標準 對所有接受治療的患者于術后1~3個月進行隨訪,并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其標準如下:痊愈:緊靠腋部聞不到臭味;顯效:距離腋部30 cm 以內聞及輕度臭味,較術前有明顯改善;無效:距離腋部30 cm以外聞及臭味,與術前比較無明顯改善。觀察有無過敏,局部不適,切口愈合,以及瘢痕增生攣縮等情況。
1.5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例(%)]
兩組患者療效對比如表1所示。其中實驗組有1例經二次治療后到達治療效果,一次性治愈率為96.7%;對照組有4例經二次治療后達到治療效果,一次性治愈率為86.7%。實驗組患者腋下皮膚無瘢痕;對照組患者部分腋下皮膚呈點狀瘢痕。所有患者腋毛已恢復生長,均無上肢功能障礙現象及其他不適癥狀。經統計學分析,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我國,腋臭的發病率高達6.41%[4],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職業發展。目前,國內的主要治療方法是手術、外用藥和激光法,射頻治療腋臭罕有報道。但是通過本項目的研究可以得出,射頻治療效果在激光治療之上。激光治療操作時難以把握深度和角度。照射深度過深會傷及正常組織,導致愈合時間慢,瘢痕加深加大,照射深度過淺,影響療效。若激光束不能垂直射入皮膚,則不能有效破壞大汗腺,達不到治療目的[5]。并且在徹底消除腋臭上,射頻治療方法明顯優于激光法。射頻法操作簡便,同時禁忌證少、恢復周期短、對患者創傷小,無需住院,易被廣大患者接受。更主要的是其極少遺留瘢痕,同時可以脫毛,更適合對外觀要求較高的美容治療,滿足了更多年輕女性患者的需求。綜上所述,采用射頻法治療腋臭是一種安全、有效、徹底、美觀的療法,值得廣泛的臨床推廣。而國內研究尚少,具有廣闊的應用和開發前景。
[1] 趙辨.臨床皮膚病學.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5-6.
[2] 羅樂.激光止血作用的分析與研究.應用激光,2001,21(6):428.
[3] 沈華,沈尊理,黃燮青,等.四種方法治療腋臭臨床分析.中國美容醫學,2004,13(6): 686-688.
[4] 朱立軍.微波治療腋臭32例療效的視覺模擬評分分析.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5,19(2):99-100.
[5] 樊曼云.多功能美容手術儀治療腋臭98例,中國美容醫學美容,2000,9(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