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志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為臨床常見疾病,常伴有呼吸衰竭癥狀,病死率較高,據有關統計居當前全世界死亡原因的第四位,給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河南省靈寶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對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重度COPD患者給予低分子肝素治療,收到明顯療效,現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120例重度COPD患者均為本科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002年)診斷標準和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隨機將120例重度COPD患者分成研究組和常規組。常規組給予常規治療,研究組在常規組基礎上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療。其中,研究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齡51~79歲,平均年齡(63.1±8.5)歲,平均病程18年。常規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齡49~81歲,平均年齡(62.9±10.6)歲,平均病程19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構成比、病程、臨床癥狀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研究組和常規組均采用氧療、抗感染、解痙平喘、祛痰及對癥治療,維持水電解和酸堿平衡,必要時予以綜合治療,如加用利尿劑、呼吸興奮劑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低分子肝素4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靜脈滴注1.6 mg納絡酮+500 ml生理鹽水,1個療程10 d。
1.3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分別進行血氣分析和肺功能檢測;檢測臨床癥狀改善的時間及住院天數,以及病情加重需要轉入重癥監護室、死亡率等等。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研究組和常規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為90.0%和65.0%,研究組顯著優于常規組,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種以氣道、肺實質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癥為特征的疾病,涉及多種炎癥細胞和炎癥介質[1],為呼吸系統的常見病,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國占較高比例。目前在全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已高居各種疾病死因的第4位。由于長期慢性持續性缺氧,出現繼發性紅細胞大量增加,導致COPD患者紅細胞順應性下降,血容量增多,血粘滯度增高,形成血流高粘、高聚、高凝癥狀,血液黏稠進一步加重。相關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發作期的死亡患者中,出現肺細小動脈原位血栓癥狀的占70%。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療重度COPD患者,能有效降低血液黏稠度,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使患者微循環得以改善,防止血栓形成,還具有抗過敏、抗炎和利尿作用[2]。另外,低分子肝素能抑制內皮素釋放,具有降低肺血管阻力的作用。本文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和常規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0.0%和65.0%,研究組顯著優于常規組,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治療重度COPD的關鍵在于改善患者的腦部缺血缺氧癥狀,促進患者腦部血液循環。說明加用低分子肝素鈉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可以明顯提高療效,降低病死率、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生存質量、減輕患者痛苦等,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 胡杰英,鄒少清. 156例低分子肝素鈣治療AECOPD的臨床分析. 臨床醫學工程,2012,19(2):259-260.
[2] 劉靜. 肝素與納洛酮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對比分析.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7(31):2444-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