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寧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其并發癥嚴重影響人們正常生活,需長期持續接受治療。因此,社區護理干預是糖尿病患者接受治療的便捷途徑,通過社區護理,患者可長期接受科學有效的綜合治療,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增強生活自理能力,現將研究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本院治療的4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性別:男28例,女20例;年齡:58~79歲,平均年齡:(67±4.5)歲;病程:2~24年。
1.2護理方法
1.2.1進行健康知識宣傳 ①組織專家到社區開展專題講座1次/2個月,為患者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如發病原因、癥狀、并發癥、治療等內容,增加患者對自身病情的認識。②通過在社區播放宣傳片等現代手段宣傳疾病防治知識。③組織開展糖尿病俱樂部,讓患者相互交流糖尿病防治和治療經驗。
1.2.2進行飲食指導 飲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方法。根據病程、體質、體重等情況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安排,指導患者少食多餐,多食清淡蔬菜或豆類,在控制血糖基礎上,合理補充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做到營養均衡。
1.2.3實施運動干預 根據患者體質及病情,安排適量運動,如散步、跳舞、乒乓球等活動量較小的運動,并要求定時定量、持之以恒、循序漸進。
1.2.4指導科學用藥 藥物治療是控制血糖的最直接有效方法,并且可以防止或減緩并發癥出現。指導患者選用藥物,并講解藥物的使用劑量、方法、時間、療程及不良反應等。指導患者自行注射胰島素,自行監測血糖,增強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1.2.5指導血糖監測 指導患者及其家屬自行測量血糖,1次/1~2周,記錄每次測量結果,便于對血糖控制情況進行分析,針對性制定治療方案,預防和減少并發癥發生。
1.2.6專員跟蹤病情 醫護人員定期通過電話或走訪形式,了解患者癥狀及體重、血糖等變化情況,做好記錄;了解患者飲食、用藥、運動量等基本情況;了解患者是否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密切關注患者泌尿系統、肺部、血管系統等感染或病變。
1.3觀察指標 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分析患者在接受社區護理干預1年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變化,比較患者在接受社區護理干預1年后,檢測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的血糖值差異。

社區護理干預前和干預1年后患者血糖水平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患者血糖水平
糖尿病的發生除具有一定遺傳因素外,跟人們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有關。社區護理就是針對這種疾病的特殊致病因,把生活社區作為治療場所,給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和護理服務,達到促進患者的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目標[1]。
社區護理能明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本實驗通過對糖尿病患者進行社區護理干預,使患者在接受護理干預期間遵照醫囑科學安排飲食結構,適量進行運動鍛煉,在接受護理干預1年后,患者遵醫囑服藥、自行檢測血糖能力、控制飲食能力等達標率超過90%[2]。實施社區護理,可以使患者掌握更多糖尿病相關知識,正確認識按時按量用藥、科學飲食、堅持鍛煉等對疾病治療和預防并發癥發生具有重要意義;指導患者自行檢測血糖,使其正確掌握檢測技術要領,增加血糖監測的準確性。對病情進行跟蹤,可督促患者改掉不良生活飲食習慣。
本實驗資料顯示,在接受社區護理干預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飯后2 h血糖水平均基本處于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同時患者自我保健意識明顯增強,服藥、運動、血糖檢測等自我管理能力明顯提高,進而提高了配合治療的積極性,使患者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并減緩了多種并發癥的發生[3]。
綜上所述,有效的社區護理干預,可是明顯提高糖尿病患者科學治療和預防意識,增強自我管理能力,將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廣泛推廣。
[1] 溫秀琳.糖尿病患者的社區護理策略.河北醫學,2012,12(07):1008-1010.
[2] 孫莉敏,胡永善,吳毅.社區糖尿病患者運動干預效果評價.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2,11(02):193-196.
[3] 趙學軍,杜文建,昌桂英.糖尿病社區綜合干預的做法和體會.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3,17(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