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祥友,張國鵬
替牙早期,兒童正處于生長發育的早期階段,牙列正處于乳恒牙替換變化時期,顱面骨骼正處于快速生長改建期。如何利用此期內兒童快速生長的有利條件,簡單、方便、快捷地糾正兒童替牙早期錯合畸形,已成為眾多正畸醫生面臨的挑戰。近年來,對于處于替牙期的安氏Ⅱ類錯合畸形患者,越來越多的正畸醫生愿意選擇功能矯治器進行治療。使用功能矯治器,不但可以改善前牙覆合覆蓋,破除吮指、咬下唇等口腔不良習慣,而且還可以糾正上下頜矢狀關系不調。但臨床常用的功能矯治器,如前庭盾、唇擋、斜面導板等,均存在制作復雜、椅旁時間長、復診次數多、體積大、異物感強等缺點,替牙期未成年患者往往依從性較差。有關T4K矯治器應用于兒童替牙早期安氏Ⅱ類錯合畸形矯治的研究[1-2],顯示其臨床效果較好。
本研究選擇2012年11月~2013年3月在成都軍區機關醫院口腔正畸科就診門診病例20例(男女各10例),年齡6~10歲,按規定方法療程戴用澳大利亞MRS系列中的T4K軟硬質功能矯治器。通過矯治前及矯治5個月后模型測量值的對比分析,觀察T4K矯治器對于兒童替牙早期安氏Ⅱ類錯合畸形的矯治療效。
1.1矯治對象 選擇2012年11月~2013年3月在成都軍區機關醫院口腔正畸科就診替牙早期安氏Ⅱ類錯合畸形患者20例,男10例,女10例。納入標準:(1)年齡6~10歲;(2)為安氏Ⅱ類錯合畸形患者;(3)僅上下8顆前牙替換,其余牙尚未替換;(4)無前后牙反合。
1.2材料 MRS系列中的T4K軟硬質矯治器(Myofunctional Research公司,澳大利亞);X線頭顱定位攝片機(Cranex Tom,芬蘭)。
1.3方法 患者初診時,拍攝X線全景片、頭顱定位側位片,取記存模型和工作模型,在工作模型上測定相關數據。先戴T4K軟質矯治器,初步排齊整平牙列;覆合覆蓋減少后,換用T4K硬質矯治器,以進一步完善牙位以及牙合接觸關系的調整,最終完成矯治任務。要求矯治期間,患者每晚戴矯治器9 h,白天1 h;睡眠時戴,舌尖放置在舌尖誘導裝置上。每月復診1次。有張口呼吸習慣者,應配合耳鼻喉科診治,去除張口呼吸習慣。矯治5個月后,制取工作模型。
1.4測量指標 共6項測量指標,包括前牙覆合,前牙覆蓋,上牙弓寬度,下牙弓寬度,上牙弓擁擠度,下牙弓擁擠度,每個指標測量3次,取平均值,均由同一醫生完成。

矯治5個月后,20例患者的磨牙關系均由安氏 Ⅱ 類轉為安氏 Ⅰ 類,其中1/3凸度明顯減小,各項測量指標均有顯著變化(P<0.05,表1)。顯示T4K矯治器對于替牙早期安氏 Ⅱ 類錯合畸形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表1 患者矯治前后的模型測量值及變化(n=20)
替牙期的非暫時性錯合畸形要求早期矯治[3]。早期矯治的目標,一方面是破除口腔不良習慣這一導致錯合畸形的病因;另一方面是同時糾正異常的口周肌力,建立肌功能平衡。安氏Ⅱ類錯合畸形主要表現為深覆合、深覆蓋,軟組織側貌呈凸面型,同時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牙弓狹窄、牙列擁擠。其主要病因之一就是口腔不良習慣,如吐舌、咬下唇等不良唇舌習慣及張口呼吸習慣。研究表明[4],口腔不良習慣與錯合畸形之間有著本質上的聯系,早期消除產生不良習慣的原因,盡早破除已形成的不良習慣,對于預防錯合畸形的發生、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T4K功能矯治器是由澳大利亞正畸專家Farrell于上世界90年代初,應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并結合自己大量的正畸臨床工作經驗設計出的,在矯治過程中,通過其彈性記憶功能,發揮正畸矯治力完成矯治任務。本研究結果顯示,戴用T4K矯治器5個月后,患者的相關測量指標有顯著性變化,前牙覆合覆蓋減小,磨牙關系改善,上下頜矢狀關系得到改善,牙弓寬度也明顯增寬。
在結構上,T4K矯治器具有理想的通用型牙弓軌道,相當于固定矯治器中的標準弓形弓絲,并有中性頜定位裝置,類似于二類牽引,兩者結合,能壓低上下頜前牙,減小覆合覆蓋,同時強迫下頜前伸,矢狀關系得到改善[5]。T4K在結構上還具有唇擋、加力唇弓、舌擋、舌尖誘導裝置,用以糾正不良唇舌習慣,并強迫患者改口呼吸為鼻呼吸。以往的研究顯示,T4K還具有擴大牙弓的作用[6],主要是第一前磨牙間牙弓寬度和第一磨牙間牙弓寬度,因此,它可以用于治療因牙弓寬度發育不足而導致的牙列擁擠[7]。本研究顯示,第一磨牙間牙弓寬度增寬,上下牙弓擁擠度均有所減輕,與以往研究相符,表明T4K確有通過擴大牙弓寬度而減輕牙列擁擠的作用。研究中發現,T4K矯治器因其體積小,戴用方便舒適,夜間戴用不影響正常生活學習而受到廣大患者及家長的青睞,患者依從性好。
本研究說明,T4K矯治器對于替牙早期兒童安氏Ⅱ類錯合畸形的矯治是非常有效的,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冬梅.T4K矯治器在矯正替牙期安氏Ⅱ類錯牙合的應用[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4,20(1):123.
[2] 侯斐盈,馬冬梅.T4K矯治器早期治療安氏Ⅱ類1分類錯合的療效研究[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5,21(5):603-605.
[3] Pietil? Ⅰ,Pietil? T,Prittimemip P,et al.Orthodontists views on indications for and timing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Finnish public oral health core[J].Eur J Othod,2008,30(1):46-51.
[4] 鄭衍亮,謝景芳,鄧麗.兒童口腔不良習慣與錯頜畸形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1998,7(1):60.
[5] 張清林,聶向真.T4K矯治混合牙列期錯合畸形的臨床研究[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0,26(7):434-435.
[6] 馬冬梅,侯斐盈.T4K矯治器與肌激動器早期治療安氏Ⅱ類1分類錯合的對比研究[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9,25(1):140-142.
[7] German Ramirez-Yaez,Anatanas Sidlauskas,Eider Junior,et al.Dimensional changes in dental arches after treatment with a prefabricated functional appliance[J].The Journal of Pediatric Dentistry,2007,31(4):27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