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嬌,王振華,譚曉駿,谷金玲,趙志菲
肺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雖然以手術治療為主,但化療在術后及中、晚期也不失為一個重要的治療手段。以鉑類、紫杉醇類及環磷酰胺為基礎的聯合化療方案,藥物選擇性比較小,這些化療藥對增殖旺盛的口腔黏膜損害較大,常會導致口腔炎、口腔潰瘍,其發病率可達10%~40%[1-2]。口腔潰瘍既給患者帶來痛苦,還會影響患者的正常飲食,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導致化療中斷。因此,對肺癌化療患者采取積極的口腔護理,降低口腔潰瘍的發生率、縮短愈合時間,增強化療的依從性及效果非常必要。
1.1病例資料 選取我科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326例肺癌化療患者,均經過病理證實且需要系統化療,用信封法在患者入組時隨機分為實驗組(口腔潰瘍護理干預組)165例和對照組(一般護理組)161例。實驗組:男98例,女67例;年齡19~79歲,中位年齡54歲;小細胞肺癌24例,腺癌40例,鱗癌98例,其他肺部腫瘤3例。對照組:男102例,女59例;年齡21~78歲,中位年齡52歲;小細胞肺癌22例,腺癌56例,鱗癌66例,其他肺部腫瘤17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得到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患者入選標準:化療前無口腔潰瘍的表現,患者及家屬認識到化療后口腔潰瘍護理的重要性,依從性較好;了解并同意配合實施護理措施,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化療方法 非小細肺癌采用NP或DP方案,小細胞癌采用CAV方案。
1.3護理方法
1.3.1實驗組 指導患者在化療時少食餅干、巧克力等易導致菌斑堆積的食物,減少細菌的繁殖;忌食用過熱、過硬、刺激性強的食物,防治這些食物對口腔黏膜的損害。在化療前1 d開始使用漱口液進行口腔清潔,復方氯己定漱口液與碳酸氫鈉溶液交替使用,2次/d,于早晚刷牙后含漱在口腔內,使之充滿整個口腔,保留2~5 min后吐出,使用至此次化療療程結束。對已經發生口腔潰瘍的患者,給予多種維生素片,1片/d;復方氯己定漱口液進行治療性漱口,漱口液存放在在0~10 ℃冰箱內,早晚刷牙后,取該漱口液10 ml含漱,使之充滿整個口腔,頭稍后仰,使之沖洗到咽喉部,2~5 min后吐掉。疑有真菌感染,加用氟康唑局部涂抹;疼痛劇烈者用2%利多卡因、維生素B6、維生素B12含漱,以減輕痛苦,利于愈合。
1.3.2對照組 患者化療期間不做預防性護理,對發生口腔潰瘍的患者給予口服多種維生素片,用0.9%生理鹽水漱口,3次/d,方法同實驗組。
1.4口腔潰瘍分級 參照WHO抗癌藥急性及亞急性毒性反應分度標準,將口腔潰瘍依輕重程度分5度。0度:黏膜正常;Ⅰ度:黏膜紅斑、疼痛,不影響進食;Ⅱ度:黏膜紅斑明顯,疼痛加重,散在潰瘍,能進半流質飲食;Ⅲ度:黏膜潰瘍及疼痛比Ⅱ度明顯,只能進流質飲食;Ⅳ度:疼痛劇烈,潰瘍融合成大片狀,不能進食。

2.1兩組口腔潰瘍發生率的比較 實驗組165例中,發生口腔潰瘍26例,其中Ⅰ度11例,Ⅱ度10例,Ⅲ度5例,總發生率為15.76%;對照組161例中,發生口腔潰瘍68例,其中Ⅰ度8例,Ⅱ度26例,Ⅲ度25例,Ⅳ度9例,總發生率為42.24%,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發生率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見表1。

表1 兩組口腔潰瘍發生率的比較(例)
2.2兩組口腔潰瘍愈合速度比較 實驗組口腔潰瘍的愈合速度是(4.9±1.6)d,而對照組是(8.1±2.1)d,實驗組較對照組患者愈合加快(P<0.01)。
中、晚期肺癌以化療為主,化學治療以鉑類、環磷酰胺等藥物為主,不良反應明顯。化療藥物作用就是殺滅繁殖較快的細胞,所以在抑制和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更新較快的口腔黏膜組織也會產生破壞作用,從而引起口腔黏膜的改變[3]。肺癌化療方案中常用的鉑類、紫杉醇類、長春新堿及環磷酰胺等均有造成口腔潰瘍的副作用[4]。口腔黏膜由于表層無角化,固有層為疏松結締組織,黏膜下組織可以移動,故在化療藥物破壞口腔組織后容易產生潰瘍。另外,肺癌患者又是以老年為主,由于年齡大,唾液腺分泌少,口腔自潔功能降低,免疫功能下降,化療后更容易引起口腔潰瘍。口腔黏膜神經敏感,潰瘍會引起劇烈的疼痛,影響進食及休息,降低患者的抵抗力,還會引起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累及到扁桃體及呼吸道,甚至血液感染[5]。
化療患者因粒細胞減少抵抗力下降,口腔自潔作用降低。所以,化療時少食餅干、巧克力等食物,可減少細菌的繁殖;忌食用過熱、過硬、刺激性強的食物,每次進食后應漱口或軟毛刷刷牙除去食物碎屑[6-7]。漱口后不可立即飲水或直接用溫開水漱口,否則漱口液無法起到治療效果,各種不同漱口液需交替使用。
本研究實驗組預防口腔潰瘍選用的漱口液為復方氯己定漱口液與碳酸氫鈉液交替使用,因癌癥患者體內pH值偏酸,而化療期間其維持也處于偏酸狀態,調節口腔pH值,使口腔的pH值在6.6~7.1范圍,有利于發揮口腔內溶菌酶的殺菌作用,尤其是可以破壞真菌的生存環境(pH值在3.0~6.0),抑制真菌的生長,減少真菌性口腔潰瘍的發生。因此,選用偏堿性的碳酸氫鈉溶液進行口腔清潔和護理是很有必要的。有研究表明,0.5%的碳酸氫鈉生理鹽水對預防化療所致的口腔潰瘍有顯著療效,可減輕化療所致口腔潰瘍患者的痛苦[8]。
對已經發生口腔潰瘍的患者可使用其進行治療,因復方氯己定主要成分是氯己定和甲硝唑。氯己定含有陽離子表面活性成分,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可以清潔口腔,減少細菌滋生;甲硝唑對潰瘍創面有消炎作用,尤其有防治厭氧菌感染的作用。當有厭氧菌感染時,用2%過氧化氫漱口,然后用0.5%甲硝唑溶液直接涂擦于潰瘍面,4~5次/d,直到潰瘍愈合[9-10]。如口腔內出現霉菌性潰瘍,除加強碳酸氫鈉液漱口外,同時用克霉唑液含漱進行口腔護理[11]。部分患者也采用了氯己定地塞米松膜粘貼于潰瘍部位,氯己定具有消毒殺菌作用,而地塞米松有抗炎、抗過敏的作用[12]。
實驗組使用溫度0~10 ℃的漱口液,低溫可以降低局部神經末梢的興奮性,提高疼閾[13],起到鎮痛作用,還可使口腔黏膜血管收縮,降低口腔黏膜化療藥物濃度。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黏膜細胞對藥物的細胞毒作用影響減弱,減輕化療藥物對口腔黏膜的損害。杜欣[14]也證實,口含冰塊、冷水、冰凍碳酸氫鈉或硼酸的效果優于普通生理鹽水。
綜上所述,肺癌患者在化療前應采取有效的護理預防措施,將口腔潰瘍的發生率降到最低;對化療過程中已經發生潰瘍者,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減少口腔內病原菌的生長繁殖,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可促進口腔潰瘍的愈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陸艷紅,許丹,張旭輝.腫瘤患者化療所致口腔黏膜炎的預防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8):339-340.
[2] 陳杏元.癌癥放化療引起口腔并發癥的護理干預[J].中國中醫急癥,2010,19(6):1081.
[3] 湛承華.氟尿嘧啶化療患者口腔潰瘍的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7):191-192.
[4] 李瑞新,賈艷紅,王慧霜.肺癌化療致嚴重口腔潰瘍1例[J].中國藥物應用與監測,2010,7(6):386-387.
[5] 馬紅英,張秀娟.改良漱口液用于宮外孕甲氨蝶呤化療后口腔潰瘍的護理[J].中國臨床研究,2011,24(1):75-76.
[6] 劉圣鳳,劉景.晚期肺癌患者化療不良反應觀察及護理[J].實用臨床醫學,2012,13(4):111-113.
[7] 蔡榮蘭,陶翠玉,徐兵,等.口腔護理結合飲食干預對口腔潰瘍療效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08,6(7):759-760.
[8] 趙婧.碳酸氫鈉及亞葉酸鈣溶液含漱預防甲氨蝶呤致口腔潰瘍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4):367-368.
[9] 龔蘇蘇,李曉玲,代玲莉.外周血干細胞移植患者126例的口腔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12A):33-35.
[10] 周淑艷.癌癥患者化療致口腔潰瘍的治療與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5):356.
[11] 李源媛,王新文.復發性口腔潰瘍的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1):270-271.
[12] 劉廣昌,李雙齊.幾種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方法的療效比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9):1427-1428.
[13] 鄧牡紅,王丹鳴,王秀芬,等.冰制藥物治療化療引起的Ⅲ~Ⅳ度口腔潰瘍的療效觀察[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4(7):886.
[14] 杜欣.化療致口腔潰瘍的預防及護理進展[J].重慶醫學,2009,38(3):269-270.